?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

2015-02-28 14:11孫麗君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大眾化教師隊伍馬克思主義

孫麗君

(北華大學師范分院馬列教研室 吉林 132013)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

孫麗君

(北華大學師范分院馬列教研室 吉林 132013)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對馬克思主義給出不同的詮釋,嚴格來講馬克思主義體系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者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不可分割。馬克思主義為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當代大學生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是十分關鍵和必要的。在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過程當中,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快,本文主要針對建設和提高教師隊伍,加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展開了探討。建設一支出類拔萃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宣傳、普及的理論隊伍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不可或缺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也是我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寶貴的歷史經驗。

馬克思主義 教師隊伍 大眾化進程

伴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不斷開展,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如何讓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一步推進,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進一步通俗化、具體化、生活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深入體會并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是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關鍵,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當中,大學生是主要著力點之一,而馬克思主義教師團隊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高低,不但決定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展也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產生一定的影響。

可以說高校的教師是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的主要力量,各高校要致力于發揮他們在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的橋梁作用。筆者認為一名合格馬克思主義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教師首先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熱愛并終于自己的職業;二是開展馬克思主義教學必須認清當前形勢,轉變教育思想和方法,客觀的認識當代大學生的特點;三是積極、主動深入研讀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并結合實際把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傳遞給學生;四是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同感,鞏固大學生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一、教師首先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熱愛并終于自己的職業

要使學生相信馬克思主義,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教師必須首先對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堅定的信仰。只有堅定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才會有永遠追求真理,為真理而奮斗的精神。所以要想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馬克思主義的教師隊伍,首先教師本身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以身作則,形成榜樣的作用。以馬克思主義為信仰的教師才能熱愛自己的職業,終于教育事業,樂于將教育教學作為終身追求的事業,才能把自我價值溶于社會價值,增強從事教學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讓學生從教師的堅定信念中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真諦,信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現實意義。

二、開展馬克思主義教學必須認清當前形勢,轉變教育思想和方法,客觀的認識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不同于以往,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變化巨大,經濟和社會迅猛發展,可以說當代大學生是改革的受益者,針對當前時代背景之下,如何結合實際開展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教育教學乃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師的主要落腳點。所以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思想,客觀的認識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特點和成長規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評價他們,辯證的認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成長規律,從而有針對性的在大學生中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和普及教育活動。

三、積極、主動深入研讀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并結合實際把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傳遞給學生

一名合格的馬克思主義教師要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也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與人們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尤其是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當代大學生由于所處的時代和環境的影響,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缺乏正確的認識,這就必須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精通馬克思主義理論并且能很好的把馬克思主義以通俗明白的語言傳達給學生的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興趣,才能是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從而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

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讓馬克思主義的深奧的原理能為廣大的群眾尤其是廣大的學生所接受和掌握,必須充分發揮高校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深入研讀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作品解釋深奧的道理。正如列寧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理論通俗化是理論得以大眾化的首要條件,但通俗化不等于簡單化和庸俗化。

四、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同感,鞏固大學生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要重視思想理論課的課堂教學,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大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課堂教學要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這是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關鍵環節,必須不斷地加強和創新課堂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從而提高大學生對理論的認同。對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宣傳教育活動的實效性、針對性有重要的作用。內容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用發展著的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努力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科學內涵和要求貫穿到青年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必須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空洞的說教只能引起大學生的反感,理論聯系實際才是受大學生歡迎的大眾化方向。

[1]孫文營,何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與高校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

[2]馬彬彬,秦宏毅.論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途徑建設——以桂林理工大學為例[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0(01)

[3]曠毓君.“以學生為中心”提高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J].當代經濟.2009(13)

[4]曲烽.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實路徑研究 [J].理論界. 2010(04)

[5]柴樺,李東坡.建設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先鋒隊——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思考[J].文學界(理論版).2010(05)

[6]張陟遙,周敏.大學生思想認知特點與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03)

猜你喜歡
大眾化教師隊伍馬克思主義
實施精準園本培訓 建強培優教師隊伍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思考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朗讀者》: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的大眾化探索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互動式』是理論宣講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