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教學法課堂控制環節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2015-03-02 01:27裴巖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活頁環節教學法

裴巖

(山西省運城市運城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項目教學法課堂控制環節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裴巖

(山西省運城市運城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本文選取了項目教學法中最重要的課堂控制環境作為研究對象,對該環節常見的幾種問題進行了合理分析,并給出相應解決方法,且對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合理化分析,每個方法之間又相輔相成、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課堂管理體系,同時也融入了諸多現代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理念,使得課堂中心始終保持在學生一方,指導教師更好的完成"引導者"的角色。

職業技術教育項目教學法課堂管理教學活頁分組答辯學生小組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目前公認的最適合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之一。近些年,教育部主持并開展了多次以項目教學法為中心的各類研討和培訓,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項目教學法教學效果的肯定。

項目教學法各環節要求分析

目前,國內外對項目教學法實施的研究多如牛毛,但總體來說,可以把一個完整的項目教學單元分為如下四個環節。1、項目導入環節;2、課堂控制環節;3、項目驗收環節;4、其他環節(一般多為課后學習類的環節)。其各個環節對教師能力的要求各有側重,一般情況下,項目導入環節比較側重看教師設計編排是否巧妙,能否著重體現“新奇”的特性,從而成功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控制環節要求教師擁有豐富的課內外知識,強大的課堂掌控能力和引導能力,在逐步引導的過程中,還要求教師對所教課程的每個教學單元學生如何逐步的接受知識有較深的了解,以及一定的隨機應變的能力;項目驗收環節更多要求教師能否根據學生特點制定出合理的、有學生參與的考核評價機制;而課后學習類的環節因為教師與學生直接面對面情況比較少,對機制的要求多于對教師能力的要求。

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本校是一所新建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多為高校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一些退休返聘的高工、教授們組成,對項目教學法的“不適應感”尤為明顯,本人從五年前建校之初逐步開始使用項目教學法到現在積累了不少自己的經驗,結合學院近兩年在推行項目教學法過程中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總結出了一些在課堂控制環節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排除教師“不適應感”的方法,總結如下:

一、為加強教師課堂控制能力,進行教學單元的中期管理

在項目教學使用的初期,往往出現一旦進入到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教師就顯得無事可做的情況,這種情況正是教師缺乏課堂掌控能力的表現,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對項目教學法的興趣,一旦有部分學生開始在這個時間段無所事事、開始趴下睡覺、開始玩手機,會激發更多學生性格中懶惰的一面,讓課堂變得更加難以控制,從而將項目教學法拉入失敗的方向。

為了應付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問題答案的這個環節加入中期管理以確保教學效果,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1.問題收集

對每個學生小組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并選擇一部分問題當面回答。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教師把握本項目的共性問題(共性問題一般是知識的難點,但也可能是項目設置的問題),另一方面為之后的學生答辯階段提供一定的支持,因為之后答辯環節、非答辯組的學生小組至少需準備一個問題,所以教師對問題的收集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學生參與入教學過程之中。

2.階段目標分化

在該鐵路橋連續梁的施工過程中,溫差和掛籃是該連續梁橋施工中的難點。溫差對于連續橋梁的影響,通常突出體現在其能夠影響橋梁內部結構,從而導致橋梁出現變形現象。連續梁施工過程中,由于箱梁頂面與底面散熱較快,導致溫度下降較快,而連續箱梁內部由于空氣不流通,散熱速度慢,溫度也相對較高,導致連續箱梁內外部溫度差較大,箱內因溫度過高而發生膨脹,箱外因溫度過低而發生收縮,最終導致連續梁變形。

將項目目標分化成多個由宜入難的階段目標,讓學生逐步完成(各階段目標之間要環環相扣,同時體現項目教學的引導性)。因為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各個學生小組之間也存在差異,所以如果整個一個課次90分鐘只給出一個最終項目完成目標的話,會存在項目難易程度很難設置的情況,過難則大部分小組難以完成,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過易則很多學生大部分時間無所事事,浪費時間。設置成階段目標之后,再配合合理的難度設置,可以使課堂80%以上的時間所有學生都能輕松參與,剩余部分目標就算課堂內無法解決,也可以作為課下拓展,由之后的課堂活頁體現出來,從而提高項目教學法課堂的效率。

二、為保證教學效果惠及每個學生,引入課堂活頁

項目教學法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學生小組的設置,學生小組就是一個個基本的學習單元,項目教學法的各個環節都由這些基本學習單元來保證,但在項目教學法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小組往往會成為一些學生逃避學習的“掩體”。項目教學法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充滿著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的聲音,而且各個學生小組都是“圓桌會議”式的討論,考慮到組間互助和資料的共享,也不存在固定座位的概念,傳統的教師以紀律控制達到讓每個學生“認真聽講”的方法被顛覆,因此,很多使用項目教學法的老師反映出一個問題:在一些學生小組中,有些學生根本沒有參與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但小組最終依然順利的完成了項目目標,更嚴重的時候甚至出現每個項目都是那幾個表現好的學生在積極完成,而大部分學生坐享其成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惠及到每一個學生,我引入了“活頁”這個課堂元素?;铐撌侵冈陧椖拷虒W整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填寫的紙質資料,在項目最終完成之后上交至教師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監督、評價的作用。教學活頁分教師使用的“教學活頁”和學生使用的“學習活頁”兩種版本。

教師的教學活頁類似于傳統教案并具備學習活頁全部內容,但更注重預測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對方法,以及對各教學環節時間的控制。

學生的學習活頁應該體現本項目對知識、技能、能力、職業素養等的培養目標;項目重、難點;項目階段目標和最終目標;完成度評價細則等,并空出位置給學生填寫。而課堂活頁的編制上還需要注意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體現引導性特點

目標的設定要對應中期管理中階段性目標的特點,讓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完成大部分的填寫,對于一些合適的項目設置開放性高的題目,體現項目教學法的引導性特點,同時讓學生在逐步完成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2.體現組內分工特點

學生的學習活頁可以在設置上體現出學生小組組內分工的特點,例如并不要求每個學生都填寫活頁上的全部問題,最終上交活頁時,每個小組活頁裝訂在一起,首個活頁為小組本項目負責人,主要填寫每個組員的分工和項目最終成果。其余各組員活頁只填寫各自負責的部分即可。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自己負責之外的知識部分,從而具備對本單元知識體系有完整的了解,則由之后的答辯環節來保障。

三、為保證知識體系的完整,設立分組答辯環節

在項目教學法的進行過程中,分組的設定是其重要特點之一,小組內討論、小組內合理分工、組間互助及組間技能競賽等各種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無不是基于小組的設定。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項目小組的設定往往與傳統知識體系的完整難以兼得,例如小組分工是鍛煉學生團隊配合精神、模擬職場情況、提高職業素養的最有效手段,但每個學生負責一部分知識的整理和收集卻與盡可能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相違背,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中加入了答辯環節,即在項目進行的中期隨機抽取2~4個小組作為本項目的答辯組(不在前期是防止沒被抽到的小組偷懶),其他小組則作為提問組,具體環節如下:

1.項目成果展示

由答辯組依次上臺向大家展示本組的項目成果,并對活頁上提出的問題給出本組的答案或展示本組收集到的資料。

2.問題的提出

在答辯組展示成果的整個過程中,提問組隨時可以就知識進行提問或補充,每個提問組至少提出一個問題(其他答辯組也可以提問)。

3.解答與答辯

答辯組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如果解答不上來,任何其他小組都可以加入到解答中來(解答也可以算進行過提問),如果對解答并不滿意可以給出自己的答案,從而起到辯論的效果。

在整個答辯環節中,教師記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點,引導學生的答辯不要太過偏離知識體系,也可以就一些簡單的問題直接給出自己答案供學生參考。答辯記錄結合之前中期管理中預先收集的問題,使得學生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和知識盲點便可以一目了然,然后在收尾工作時有的放矢的就這些問題給學生進行講解,用以鞏固項目教學成果。而整個過程中因為活頁包含引導性階段目標設定、和教師本身的引導,使得答辯環節如同一根糖葫蘆的棍一樣,幫助學生將零碎的知識“串”在了一起,有效的保證了每個學生知識體系的完整。

結語

其實,在項目教學法快速普及的過程中,每個學校、每個教師都有著一套適合本校學生情況和自己課程的方法,正如李克強總理在談論市場經濟時的那句“法無禁止即可為”一樣,項目教學過程中,只要不違反黨紀、國法以及職業教育教學規律,任何方法!只要能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就是好方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大膽創新,不斷嘗試,努力適應社會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遵循現代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理念,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猜你喜歡
活頁環節教學法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高等職業院?;铐摻滩拈_發路徑研究
高職院校新型活頁式教材建設研究
基于“1+X”證書的活頁式教材開發設計——以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為例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在農民需求迫切的環節上『深耕』
高中數學實踐教學法的創新策略探討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頂崗實習環節
巧用“活頁習題” 融匯音樂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