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政治課插上"美"的翅膀,增強學科德育的實效性

2015-03-02 01:27夏同云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政治課禮儀實效性

夏同云

(開封市體育運動學校 河南 開封 475000)

為政治課插上"美"的翅膀,增強學科德育的實效性

夏同云

(開封市體育運動學校 河南 開封 475000)

中學思想政治課以德育為主,提升德育的實效性成為該學科的重要課題。德育的對象是具有復雜情感的人,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成功的教學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美能激發人的情感,喚起人的熱情,給人帶來歡欣與鼓舞,堅持三貼近理念下的政治教學,如果再引進"美"這一情感的活性催化劑,德育的效果該是以怎樣的速度突飛猛進呢?

德育美育德育優勢

中學思想政治課以德育為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常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但其教學和德育的對象畢竟是具有復雜情感的人,這就不能忽視情感的因素,在以理服人的同時,還要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成功的教學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美能激發人的情感,喚起人的熱情,給人帶來歡欣和鼓舞,這就為將美育引入思想政治課堂提供了可行性。

結合教學實踐,筆者探索出在德育中貫穿美育以提升德育實效性的若干途徑。

一、引領學生發現美、欣賞美

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美需要依附于一定的形象,否則美感教育就無從談起。在學習《情系祖國》時,播放幻燈片:白雪皚皚、森林疊嶂的塞北;小橋流水、白墻灰瓦的江南;蜿蜒盤旋、氣勢恢宏的古長城;四通八達、星羅密布的交通網;翠綠欲滴、錯落有致的壩上梯田;遼闊無垠、草茂羊肥的內蒙古草原……在祖國風光切換中,學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內心充滿憧憬,美的情愫瞬時產生,愛國主義情感也悄然增長。

二、引領學生感受美、領悟美

音樂是其他美育手段無法替代的,它或催人奮進,鼓舞人心;或激發情感,引發共鳴;或使人寧靜,陶冶情操。在學習《正確對待金錢》時,播放網絡流行歌曲《我要人民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在學習《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時,和同學們一起歌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高亢的歌聲中,同學們的愛黨愛國之情油然而生,并在歌詞中領會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所以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三、引領學生領略美、回味美

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人類生活一要素,或者還是各種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內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或者活不成。人若能從日常生活中用心領略美、回味美,那么,人們的生活也將因此更加美好、更有意義。在學習《人生多彩》時,引導學生發現身邊不同人生的美:孩童天真無邪的美,青年活力張揚的美,老人歲月遲暮的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之美,“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果敢之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之美等等,激起學生們對美好童年的回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他用心去領會、用情去領悟人生之美時,他的內心怎不被人生之多彩所打動,怎不油然而生一種熱愛美麗人生、締造幸福人生的激情!

四、引導學生表達美、評價美

學生在被動地觀察美、聆聽美、感知美的同時,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我們還應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審美觀,提升其識別美、判斷美的能力,這就需要創造條件,給其練習美、表達美、評價美的機會。讓學生去練習、去表達、去評判,這正是當前德育所缺失的,也是應該加以強化和普及的。在南京就有這樣一所特別愛美的學校---六合雙語小學,課程設置上盡顯美的特色,有《學生禮儀》、《演講與口才》、《名曲欣賞》、《書畫鑒賞》等校本課程,見面禮儀、說話禮儀、餐桌禮儀、交往禮儀、集會禮儀等日常行為都做專門訓練,教育評價上實行“美育特色教育評分制”,根據學生行為來評判學生的表現“美不美”,目的是通過自評和他評讓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發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意識和能力。

五、引領學生體驗美、創造美

勞動創造了美,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放學生的雙手,組織豐富多樣的活動,以培養學生積極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幫助其養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保護勞動的良好習慣。例如,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時,通過開展剪紙、書法、繪畫、茶道、花藝、雕塑等活動,讓學生在創造過程中,領會知識,掌握技能,陶冶性情,發展個性,挖掘潛能,開闊視野,拓展思維,領略文化魅力,發展創造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在勞動中創造美的熱情。

以上五種途徑按照看、聽、想、說和做的邏輯順序,循序漸進,在學生觀察美、認識美的基礎上,做到理解美、熱愛美,進而學會欣賞美、評價美和創造美。前三種側重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認識和欣賞,后兩種則力求強化個體對美的認識,促進學生自我生成正確的審美觀和相應的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科學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最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自覺反思工作中的不足與問題,積極探索嘗試有益的方法,真正承擔起教書育人職責。我們只要能切實肩負起這一使命,將美育進行到底,就一定能使政治課堂成為充滿美、創造美的課堂,既能對學生進行美育,引導其創造幸福美麗人生,又能高效地完成政治課的主要任務,為全面提高國民素養做貢獻。

[1].吳丹.豐子愷與中國現代美育研究[G].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4

[2].金雅,聶振斌.蔡元培梁啟超與中國現代美育[G].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4.6

[3].張正江.新中國美育發展研究[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4].黃衛星.審美價值觀的傳播與建構:當代美育中的對話與交往[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5].譚好哲,劉彥順.美育的意義:中國現代美育思想發展史論[G].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7

猜你喜歡
政治課禮儀實效性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課的“四維一體”法初探
筷子禮儀
禮儀篇(下)
巧設導入,精彩課堂——淺析政治課導入的幾點見解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課
協商民主的實效性
老少互動 提升關工委工作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