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出別樣的數學——例談閱讀融于小學數學教學

2015-03-02 00:19潘曉艷
小學教學參考 2015年20期
關鍵詞:筆筒分配律乘法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5)20-050

在小學階段,閱讀和數學看似關聯不大,實則關系密切,對學生學好數學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倘若小學生欠缺閱讀能力,就不能準確讀懂題目要求,難以快速獲得解題思路,更無法體驗成功,進而失去學習信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閱讀進入課堂,融于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讀”出別樣的數學,感受其中的奧秘與魅力,進而喜歡數學、喜歡閱讀。

一、巧用策略,點燃閱讀熱情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主動閱讀的學生并不多,他們往往感興趣時才愿意閱讀,才會主動探究、獲取知識。如果缺乏閱讀興趣,閱讀效率較低,對數學知識也就理解不透、遺忘率高。因此,教師要立足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優選閱讀素材,優化閱讀活動與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好奇心理,促其由不愿讀到主動讀、樂于讀,進而做到讀中思、讀中學。

例如,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平均數”這一知識點時,引導學生先獨立閱讀圖文并茂的數學素材,然后解決問題:3個筆筒中裝有數量不同的筆,想想怎樣移動可以讓每一個筆筒中有相同數量的筆?通過問題情境,驅動學生閱讀,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們紛紛操作或畫圖起來,最終探尋到“移多補少”的解決方案。同時,通過閱讀操作,讓學生讀懂題目,讀懂解題過程,形成新的認知沖突:如果筆筒數目更多時,是否有更簡便的方法?這樣,學生的思維也被激活了。另外,教師還可適當穿插數學故事、數學幽默笑話、名題欣賞等,以拓寬學生知識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從而更喜歡數學閱讀與學習。

二、適機貫穿,培養閱讀習慣

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其中就包括數學閱讀能力培養。另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需要以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能力為前提。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閱讀寓于各教學環節之中,將數學文本閱讀與思維活動有機結合,逐步強化學生的閱讀習慣。

首先,圍繞教學內容,布置一些課前預習任務,并明確預習要求與范圍,或設計有關新知的趣味練習或懸念性思考問題等,促使學生課前主動閱讀,并注意讀出知識要點、知識疑點或難點。課堂上,教師進行預習檢查、總結反饋,督促學生養成預習習慣,在預習中自然形成自主閱讀習慣。其次,將數學閱讀與質疑、討論、比較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基于自主探究進行反復閱讀,由知識表面深入內涵。這樣,學生在加深知識認識的同時,也強化了自主閱讀的意識與習慣。

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時,首先引導學生實踐研究,初步認識乘法分配律,而后提問促讀:怎樣更清楚全面地表述你所理解的乘法分配律?現在,先看看教材是怎樣定義乘法分配律的。這時,學生紛紛打開書本,認真閱讀起來。學生閱讀后,再詢問他們是否有新的理解與認識。這時,有學生提出疑惑:乘法分配律是不是必須得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教師及時捕捉該生的思維靈感,引導其他學生一起探討,暢所欲言,大膽表述自己對閱讀材料的獨特認識,碰撞出思維火花,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乘法分配律,感受閱讀與思考帶來的快樂,進而養成在閱讀中思考與質疑的良好習慣。

三、指導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在小學階段,教師既要開展閱讀活動,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如何閱讀,這樣學生才能自主克服難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有意識地強化閱讀方法指導,如“咬文嚼字”,發現本質,探尋關鍵,弄懂題意;圈點勾畫,即標符號、寫評注等,由“機械閱讀”轉化成“意義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時,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推敲:①分數的基本性質中“同時”這兩個字有何含義?去掉“同時”后,結論是否依舊成立?②倘若同時除以或乘以不一樣的數,分數大小有變化嗎?如果同時減去或者加上一樣的數,結果又會怎樣?③為何0除外?這樣,圍繞書本結論,誘導學生“咬文嚼字”,既加深知識理解,也使學生學會了咀嚼文字、仔細推敲的閱讀方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閱讀訓練,有意識地進行閱讀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后,他們的數學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也會有所強化,從而更輕松地應對數學問題,更有信心、更有熱情地投入數學學習中。

(責編 黃春香)

猜你喜歡
筆筒分配律乘法
算乘法
運用乘法分配律簡算
我們一起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乘法分配律的運用
自制筆筒
《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鞏固練習
“鼠來寶”筆筒
把加法變成乘法
做一只怪魚筆筒
除法也有分配律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