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評析

2015-03-02 00:19安徽巢湖市教育局教研室238000葉曉明
小學教學參考 2015年20期
關鍵詞:新知評析正方體

安徽巢湖市教育局教研室(238000) 葉曉明

【教學內容】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2~33頁。

【教學重難點】

1.注意結合觀察與操作,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

2.培養學生經歷活動后能有條理地進行觀察,有根據地作出判斷,能結合觀察和操作進行簡單的直觀推理,并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鏈接生活,引入新知

引導學生觀察、欣賞課件所出示的校園風景圖。

師:你們看到的景色美嗎?(生:美。)課件中出示的幾幅校園風景圖是我們在學校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視角所拍攝的???,我們的校園多么的美麗!你們平時對這些美麗的景色留心觀察了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觀察物體。

【評析:以校園的風景圖片入題,學生感到熟悉而又親切,從而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就在生活之中,這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環境”。通過設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巧妙地揭示了課題,這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動因”?!?/p>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認真審題,理解題意。

師:我們身邊的物體豐富多彩、各式各樣,而從不同角度去看這些物體時,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形狀。這節課我們就先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長方體。(板書:觀察物體)

引導思考:可以從哪些方向去觀察物體呢?(正面、側面、上面)

1.觀察有明顯特征的物體

活動A:認知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①師展示教具——圖書柜:你們說一說它的正面、側面還有上面,然后用手指一指、摸一摸,好不好?(生指認)

師:他所指認的面對嗎?他說出了幾個側面?(生:兩個)真棒!通常物體有門的那個面是正面……

②教師隨意指一指書柜不同的面,請學生判斷所指的面是書柜的正面、側面,還是上面。

③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等著我們去觀察它、去認識它。(課件展示:洗衣機)說說它的正面、側面、上面的樣子。

④師(課件展示:電冰箱):你們一定知道它的正面、側面、上面了吧,請畫出來。(分小組畫)

小組交流后展示作品,生生之間進行交流、評價。

【評析:通過觀察具有明顯特征的物體,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它們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并使之明白,何為正面、上面和側面。再通過學生的說、畫、交流、評價等具體活動,加強實踐、鞏固認知,使得學生學在其中,動在其中,樂在其中。學生不僅認識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更身臨其境地體會到觀察物體時,所處的位置決定著觀察的結果,為后面的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p>

2.觀察沒有明顯特征的物體

活動B:觀察長方體的各個面。

師(出示長方體教具,引導學生觀察):你能說出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顏色的嗎?

教師隨意轉動長方體,再引導學生說出它正面的顏色。

師(設疑):為什么正面的顏色不一樣了呢?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加以小結):觀察沒有明顯標志的物體時,通常把正對著我們的面叫做正面。

【評析:先通過觀察靜態長方體,認識其正面、側面和上面,再通過轉動長方體教具,讓學生從各個面顏色的變化中,感知到正對自己的面的變化情況,從而使之在操作中感受到只有當那個面正對自己時,這個面才是正面,有機地滲透了辯證思想。數學的概念、命題力求準確、完整和精辟,因此讓學生跟著課件學習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使學生養成用規范的數學語言表達的良好習慣?!?/p>

3.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面不一樣

活動C: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面可能是不一樣的。

(1)小測試。

師:下面看看同學們誰的反應最快,誰的眼力最好。

測試1:這個圖書柜是老師從哪個班借來的?

測試2:這個圖書柜里面有多少冊圖書?

測試3:這個圖書柜是由哪位同學來保管的?

分別讓坐在教室左右兩面的學生回答,并讓他們說說為什么。

坐在教室中間的一組學生因為正對圖書柜所以看不到兩個側面。

探究觀察結果: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物體的面可能不一樣。

(2)實踐感知,合作探究。

教師拿出相機,準備給圖書柜拍照。

提出要求:(1)只能拍到圖書柜的正面;(2)只能拍到圖書柜的正面和左側面;(3)圖書柜的正面、右側面和上面都要拍到。

請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完成拍照。主要讓學生說說如何拍到第三張。

師(小結):再一次說明了觀察物體時,隨著觀察的方向、角度不同,看到的面也可能不同。

【評析:利用圖書柜這一現成的生活資源,讓學生借測試(巧妙設問,產生疑惑)和拍照(瞬間定格)等實踐活動,從不定格的想象到一看了之,再到定格的“永恒”圖片,清晰地闡釋了“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面不一樣”這一知識點,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使學生養成用規范的數學語言表達的良好習慣。這一多彩的學習和探究活動,使得課堂的學習氣氛輕松起來,所呈現的知識也變得淺顯起來?!?/p>

三、觀察思考,運用新知

師(設疑):剛才我們都是正對一個物體的某一個面來觀察這一物體的,如果隨意觀察一個長方體,你覺得一次最多能看見幾個面呢?現在就以觀察一個長方體為例,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明確觀察活動要求:坐在座位上不動,讓學生說說看到長方體幾個面。

師(小結):從不同位置觀察長方體,有時只能看到一個面,有時也能看到兩個面,但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評析:課程標準提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這一教學理念,有效地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統一起來。學生觀察得很充分,體會和感受也很深刻,明白了從不同角度觀察長方體最多看到3個面?!?/p>

四、拓展練習,內化新知

1.找一找

師:你們表現得非常出色,老師送給每個小組一個禮物(兩個正方體),藏在抽屜里,請大家找一找。

(1)先看一個正方體,說說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分別是什么圖形?(正方形)

(2)如果把兩個正方體橫著拼在一起,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分別是什么圖形?課件出示:

(3)如果把兩個正方體疊起來拼,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分別是什么圖形?和第(2)問有什么區別呢?

2.猜一猜

師: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猜猜看。

(1)從一個面、兩個面、三個面去觀察;(筆記本電腦)

(2)換個角度去觀察;(馬頭)

(3)考眼力。(兩個老人頭像、一個杯子、一個持琴人、一個頂物者)

師(小結):看來只有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我們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更加具體。

【評析:本環節教學活動,通過設置懸念,讓學生找一找、猜一猜,緊緊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同時也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看問題要全面。在學生知道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基礎上,又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要全面地了解一個物體各個面的特征,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p>

六、總結升華,梳理新知

師:通過今天觀察長方體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你是怎樣學會這些知識的呢?讓我們做個有心人,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在觀察中多多思考,從而發現更多的奧秘。

【評析:“談收獲”關注了學生學習的結果,“談怎樣學會這些知識的”更是關注了學生探索的過程。這樣做有意識地把學生當成了知識構建的主體,從而使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也為整節課教學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p>

【總評】本節課的教學起著重要的承前啟后的作用,它以二年級觀察實物為基礎,這也是學生進一步觀察多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的前提。教學這一內容時,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物體的方法,同時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從具體到抽象。教學時從學生熟悉的圖書柜開始觀察,抽象到一般的長方體,認識了正面、側面和上面。從具有明顯特征的物體到沒有明顯特征的物體,讓學生在指指、認認、說說等活動中實現認識的轉化,符合學生的認知坡度。

2.重視觀察方法的指導。觀察物體不是簡單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體的要求。教師在學生已經初步積累一定的觀察物體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這是十分必要的。

3.圍繞幾何體與其他視圖相互轉化而設計練習。要求學生先觀察1個正方體,明白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的,再增加到2個,橫著與豎著都擺成了長方體,注重比較從這兩個長方體的側面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學生在體會這些相同與不同時,空間觀念得到了發展。

總之,整堂課中,教師充分發揮課件與自制教具的教學功能,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整堂課都處在“好奇”、“好學”的高昂學習情緒中,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索問題,發現規律。

猜你喜歡
新知評析正方體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張名河詞作評析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評析復數創新題
給正方體涂色
多少個小正方體
數小正方體
拼正方體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與完善評析
新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