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英語自主閱讀的培養
——淺談培養學生形成有效的英語閱讀策略

2015-03-02 01:27劉慧東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學習策略學習者閱讀教學

劉慧東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七中學 吉林 松原 131400)

高中生英語自主閱讀的培養
——淺談培養學生形成有效的英語閱讀策略

劉慧東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七中學 吉林 松原 131400)

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高中生應形成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英語學習策略,并能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英語閱讀是獲得信息和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鞏固和擴大英語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學習者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閱讀學習策略,教師應鼓勵學習者嘗試適當的閱讀策略來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的效率,并運用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對閱讀策略的掌握和運用。培養學生形成有效的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策略。

培養閱讀策略改善閱讀習慣發展閱讀能力

在我國傳統英語教學中,閱讀一直是最受重視的。這是因為英語閱讀是獲得信息和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鞏固和擴大英語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的實踐。所以無論是在過去傳統的教學中,還是在現在新課程的環境下,閱讀能力一直是外語教學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

閱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過程是一個主動的,有目的的,有創造性的心理過程。讀者在閱讀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不斷對視覺信息進行譯碼、加工和處理,但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不知道用什么樣的閱讀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識的遷移,并使學生終身受益”??梢?,平常教師對學生閱讀策略方面的點撥和指導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種閱讀策略之后,他才能成為一個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個體。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有效的學習者。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而且能夠大面積的提高教育質量。研究英語學習策略并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是當今英語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已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按照英語課程分級目標結構的要求,普通高中畢業時(八級)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要求中,對閱讀技能的目標描述是: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度;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電子讀物或網絡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的處理;除教科書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6萬字以上。

首先,我國高中現在正在使用的新教材的內容大部分都涉及了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教師既要把握教材的內容,也要跳出教材的框框,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學生面對的這套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請來自英、美、澳、加等國的外籍專家與中國的專家合作編寫而成的。這種中西合作的模式不僅能切實地保證《標準》理念的貫徹,也使得教材不但能反映目的語國家及其他國家的文化,而且能盡量反映我國文化的民族特點,體現了教材的開放性。教材中真實、地道的英語與學生所不熟悉的文化緊密相聯。要充分理解所讀材料的內容,不僅要具備足夠的語言知識,還要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宗教等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跨越閱讀過程中的文化障礙,增加文化積累。在閱讀教學中,要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習者是知識的建構者,他們的知識建構活動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因此他們是學習過程的主人。教師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給學生傳遞知識,而在于如何引發和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活動,教師的每個教學決策都要以學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動為基礎,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經驗世界出發,達到新經驗的建構,而不是從教師、從課本出發,在這種意義上,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埃利斯(R.Ellis,1991)說過:“沒能給學習者提供自然交際機會的教學活動,將會使學習者失去接觸語言材料的主要來源,進而阻止習得的進行?!边@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打破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而以學習者為中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為此,我們可以采用討論的形式來開展閱讀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討論可分為師生之間、學生二人組或四人組進行。討論的形式分為閱讀前或閱讀后。閱讀以前,教師主要通過課本的圖片、標題或單元第一課的對話進行討論。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融入到教材的文化內容中,對西方國家的社會制度、歷史、民族習性以及價值觀等文化現象有一個較為系統全面的了解,并對目的語國家或其它國家現存的典型社會問題獲得初步的認識。只有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文化信息,才能使語言和文化學習真正情景化、語境化,提高學生鑒別與鑒賞異國文化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分析的能力。

其次,盡管新教材包括一些真實的閱讀材料和策略指導,但光靠課本是不行的,還要選取一些適合課外閱讀的材料。材料的來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報刊,雜志,書籍或者網絡,教師的任務是要格外注重閱讀材料的選取,第一要選難度適當的材料。難度適當的標準是所選材料在閱讀時很少需要查字典,這樣,閱讀起來就不止于厭倦。第二要選取熟悉話題的材料。因為熟悉的話題使人們更容易猜測不熟悉的詞匯,從而彌補語言知識的欠缺。第三要選取感興趣的材料。如果對材料感興趣,你就更愿意繼續讀下去,這實際上就是閱讀成功了一半了。報紙和雜志對培養閱讀能力是很有用的。教師經常從網絡選取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時文和啟迪心智的美文來上閱讀課,譬如,對于世博會的盛況,來自兩會的新時事,日本地震引起的海嘯等等。這些原汁原味的來自Special English和VOA English,學生對于這類文章總是很感興趣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其實閱讀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老師經常這樣去做的話,勢能激發學生求知欲,會主動拓寬英語學習的渠道;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的。

最后,教師應充分注意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沒有好的閱讀習慣,沒有堅持閱讀的恒心,即使有好的教材,好的課外閱讀材料也是枉然。學生一旦開始閱讀就要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其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真正起到鼓勵并監督的作用。要求學生即使每天只讀10分鐘也要堅持下去。任何人的學習都是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正如英語中的一句諺語所說“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成功并非一日努力得來,正如故事中所講述的:一點一滴的努力,才能塑造一個精美的雕像。而世上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是靠這種恒心和努力才能夠得以實現。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F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英語閱讀不但要訓練學生讀懂文章的主旨大意,依據語篇情景正確理解句子和詞匯的含義也是閱讀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閱讀教學既教學語言基礎知識,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雙重教學目標。閱讀課教學雖然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但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教師只有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精心設計閱讀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英語閱讀課教學才能煥發活力,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1]施曉偉.2010.Towards Autonomy:Studies o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浙江大學出版社

[2]程曉堂鄭敏2003.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孫平華.2007.聚焦英語教育中的教學與科研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江蘇教育出版社

[4]王篤勤.2003.《英語教學策略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歡
學習策略學習者閱讀教學
應用型本科層次大學生網絡在線學習策略及實踐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青年干部要當好新思想的學習者、宣講者、踐行者
高校學習者對慕課認知情況的實證研究
初中化學學習策略的運用現狀及因果研究
多媒體教學條件下學習策略剖析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讀與寫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