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泰語專業學生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學習動機和激勵策略研究
——以西南林業大學為例

2015-03-02 01:27印凡刀國新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泰語學習動機外語

印凡 刀國新

(西南林業大學 云南 昆明 650224)

非泰語專業學生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學習動機和激勵策略研究
——以西南林業大學為例

印凡 刀國新

(西南林業大學 云南 昆明 650224)

學習動機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努力程度和學業成就,是學生在學習外語過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在分析總結了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學習動機類型的基礎上,提出了激發和培養學習動機的策略,以期能促進學生學習,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非泰語專業大學生選修泰語學習動機策略

一、非泰語專業學生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的學習現狀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和橋頭堡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與泰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不斷深化,為順應趨勢,各地各高校也紛紛開設小語種課程,重視小語種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研究。在廣西和云南兩省,有不少高校除了開設泰語專業外,還為非泰語專業學生開設了泰語選修課程,泰語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多樣化。

我校于2007年開設了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的培養模式,這一模式的開設受到了很多學生的重視和歡迎。在幾年的泰語教學中,筆者發現這些學生在學習泰語之初,大多都是懷著好奇之心來學習的,學習興趣較濃,學習動機較強,學生能為之付出努力,泰語學習成績較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學習內容的不斷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減退,有的學生上課總是無精打采,甚至經常缺課或期末缺考,泰語學習動機的減弱已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學業和教學質量的評估。

二、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學生的學習動機類型

學習動機指引起、維持學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學習行為的動力傾向,它是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就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之一,對學習產生促進作用。加拿大心理學家Gardner把外語學習動機定義為:“動機是指學習某種語言的愿望及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對學習某種語言所持良好態度的綜合?!彼侵苯油苿油庹Z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因,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就不可能為之付出努力,也不可能學好任何一門語言。

學習動機有不同類型,最經典的主要有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工具型動機和融合型動機。

內在動機是由學習者自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內部動力,不在任何外力的利誘、迫使的情況下產生。內在動機是外語學習者內在的學習動力,學習活動本身就是學習者所追求的目的,如:求知欲、好奇、興趣、愛好等。他們學習外語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外語知識,對學習外語有濃厚的興趣,學習外語能使他們感到快樂和滿足,并能在這種動機的驅使下付出努力,積極參與到學習和相關的外語活動中。

外在動機是指外語學習者受到外力的激發和影響,而不是發自內心的主觀意愿而產生的動機。如學外語是為了文憑、高分、升學、晉級、獎勵、表揚和壓力等,它是由外語學習者以外的父母、教師或其他人提出的。因為外部動機不是出自學生本身意愿的,因此對學習外語的興趣就不濃,學習成績也不會太理想。

融入型動機指持有這種動機的外語學習者想融合到第二外語的社團中,并希望能和第二語言社團成員進行交際,融入到社團的社會生活中,成為這個社團的成員。持有這類動機的外語學習者除了要掌握外語知識外,還對學習第二語言國家的文化有強烈的學習動機。

工具型動機強調外語學習者是為了實現某一特殊目的才進行外語學習的。如:可以通過學習語言獲得某些職業,能夠閱讀有關文獻,能進行相關領域的翻譯等。

雖然有人認為融入型動機就是內部動機,工具型動機就是外部動機,但是這并不完全對應。外語學習者可能對目的語本身產生興趣,即有內在動機,但也許并沒有想融入到目的語的社團生活中,即融入型動機。因此,這些外語學習動機的類型既獨立又互有聯系,而且是可以轉化的。

經筆者調查和訪談發現,我校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學生的學習動機的強度依次是外在動機、內在動機、融入型動機、工具型動機,其中外在動機的學生人數比例最大,大概是65%,內在型動機的學生比例為25%,融入型動機的學生一般是持有內在動機的學生,他們對參加泰語角、泰國文化節等相關泰語的活動或社團感興趣。工具型動機的學生大約為10%。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1.學生英語成績不理想。來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的學生大部分英語成績都不太理想,他們對在大學里學好英語缺乏信心和興趣,為了能擺脫繼續學習英語和過英語四六級的命運,最終能修完學分順利畢業,才選修泰語的,這是出于學習壓力的無奈選擇。加上泰語的學習是零起點,他們在選修這門課程時大多都是有決心或信心認為能學好泰語的,學習泰語的預期效果至少是要好于學英語的。這些是造成具有外在動機學生所占比例最大的主要原因。2.少部分學生對泰語本身感興趣。這部分學生有的英語成績本身就比較好,他們認為已經基本掌握了英語這門語言,想再多學另一門外語。這部分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對泰語有好奇心,加之近年來中泰的合作交流頻繁,使得他們對泰國文化有一定了解,因此對學習泰語產生了興趣。3.極少部分學生認為以后會從事與泰語有關的工作。這部分學生選修泰語是為了能掌握泰語的基本語音知識和日常生活用語,以便日后能從事邊境貿易、到泰國或給國內泰國留學生教授漢語等。

不同的學習動機類型對學習努力程度的影響作用也不同,一般來說,內在型動機的外語學習者,努力程度高,學習效果是最好的。而外部型動機的學習者是受到了外部某些因素的激發、推動和影響才選擇此類學習的,因此學習缺乏主動性,努力程度不夠,學習效果不太理想。在融入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上,心理學家認為,融入型動機所取得的學習效果要好于工具型學習動機所取得的效果。但有時也并非如此,具有工具型學習動機的學生也能學得很好。例如外語學習者中的工具型動機學習者,他們學習外語的目的就是利用外語工具去尋找工作,改善自己的社會地位或資格等,他們特別強調語言的實用性,目的性特別強,因此愿意付出努力,學習效果有時比融入型動機的學習者要好。

學習動機作為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決定著學習的方向和進程。因此,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學生的泰語學習動機存在個體呈現多種動機和動機的相互轉化這種情況。為了能讓學生朝學習動機強的類型轉換,保持或激發泰語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我們應該重視激發和培養選修泰語學生的學習的動機。

三、如何激發與培養選修泰語學生的學習動機

1.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方法多樣化

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基本上以教師講授語言知識為主,學生練習為輔,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教師所輸出的知識內容和學生所得到的往往不成正比。這種模式下的外語教學,往往會產生教師上課感到疲憊而學生興趣不高的局面。而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調整教學模式,使教學方法多樣化。1.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泰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例如,上輔音時,教師不要只是單純教發音,這樣顯得枯燥無味,可以下載播放泰語輔音字母歌,并教學生學唱。這樣可以寓教于樂,學生在掌握輔音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一首泰語歌。通過視頻、錄像、電影、掛圖片、ppt等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充滿活力,有利于激活枯燥無味的課堂,激發和促進學生學習泰語的興趣。2.注重啟發式教學。學習語言不僅僅只是學習語言本身,還要注重了解和學習與之相關的文化或與之相近的其它語言。例如在學習“泰國的飲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給予啟發,先介紹泰國的地理環境,然后要求學生根據地理環境的不同總結泰國各部的飲食特點,并集中強化記憶有關飲食的詞匯,這樣就把相關文化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也了解到了文化。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相關民族、國家、語言文化的對比或類比進行啟發式教學,如把泰語、壯語、傣語、漢語等進行簡單比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研究。把泰國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融入到泰語教學中,進行啟發式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的泰語學習動機進一步加強。

2.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內外活動,提高學生的目標定位

外語教學要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活動充分結合,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主題模擬日常生活情境,要求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語言表達形式參與到活動中?;顒拥男问娇梢允嵌喾N,如分組翻譯、討論、角色朗讀、角色表演或再創表演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調動他們學習泰語的熱情。此外,教師和學校應鼓勵并創造條件讓學習泰語的學生積極參加相關泰語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機會把在課堂上學到的泰語基礎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營造充滿活力、積極向上氣氛的課外學習活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泰語的動機。我校在2012年曾與泰國孔敬大學組辦了云南省大學生第一屆“孔敬杯”泰語演講大賽,給全省學習泰語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學業成就的機會。此次比賽分為專業組和非專業組,在比賽中我校非泰語專業學生獲得了優異的成績。通過參加比賽學生獲得了學習泰語的成就感,并能和其他選手做比較,取長補短,增加自信。除了大型的演講比賽,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泰語角、泰國文化節、水燈節、泰語話劇表演、泰國文化講座等活動。通過參加活動,學生能結交到泰國朋友和其他泰語專業或非專業的學生,有機會進行實際的日常語言交流,這樣學生會覺得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通過課堂內外的泰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泰語的積極性,能幫助學生認識到選修泰語的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考試及格,修夠學分,能順利畢業而已,學泰語還可以通過參加各類活動拿獎,給自己在評獎評優的時候加分,能有機會結交泰國朋友,能讓泰語真正發揮交際作用,學得好甚至還可以修雙學位等,改變學生對學習泰語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選修泰語的目標定位。

3.注重學生學習結果的信息反饋,進行及時恰當的評價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學習者的學習結果進行信息反饋,對學習效果有明顯影響。無論是課堂內的練習、活動還是課外的作業和活動,教師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參與這些作業和活動的表現和結果給予及時的反饋,并給予恰當的評價。學生能從教師的信息反饋和評價中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剖析,發現缺點和錯誤并及時改正,從而調整學習策略。同時信息的反饋和恰當的評價,能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對于學習上有缺點的同學,如果老師及時給予反饋和中肯的評價并提出解決辦法,學生會覺得老師還是重視自己的,因此會更加努力改正缺點和錯誤,改進學習方法,認真學習。而對于學習過程中表現好的同學,如果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或獎勵,那么學習的熱情就會更高,更愿意付出加倍的努力搞好學習。因此,對學生學習泰語的各種練習、作業、考試、活動和表現的結果,教師都要給學生一個及時的信息反饋和恰當的評價,讓學生既知道自己的不足又能體驗到學習泰語的小成就,以提高他們的存在感、自信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4.與學生建立融洽關系,創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一門課程的熱愛,除了對這門課程本身感興趣外,對教師的偏愛和和敬佩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真心、愛心和耐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與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習好的同學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而對于學習差的同學也要耐心的進行勸導和幫助,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真情和期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因為教師有親和力,學生愿意在課堂上表現,特別是對于外語教學來說,鼓勵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講話,練習發音,不怕說不好,說不準,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學生建立好民主、融洽的關系。只有教師把自己的“威嚴”放下,把以權威的長者或智者自居的狀態放下,真心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學生才敢于表現,參與到課堂討論、分角色表演、情景對話、演講等教學活動中來。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比在嚴肅、拘謹的環境中學習的情緒更高,學習的效果更好。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學效果很大程序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情緒高昂,則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收效甚微?!币虼?,在泰語教學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造愉快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激起學生學習泰語的欲望,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

5.完善該課程的學生考核評估辦法

5.1 提高平時成績分值的比例,強調平時表現的重要性。平時成績可提高到占期末總評成績的40%。主要內容包括:學生上課出勤率占10%,課堂表現、活動占15%,課后作業10%,參加課外活動、比賽占5%。2.學校強調或強制泰語AB級過級考試。泰語AB級考試是近幾年才開始的,對于非泰語專業的學生建議考B級,專業學生考A級。我校從這個考試在云南省實行以來,就一直組織學生積極報名參加考試。對于泰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幾乎是全體報名,并且考試通過率非常高。但對于非泰語專業的學生,尤其是選修泰語替代大學英語的學生來說,報名考試的人很少。對于參加泰語AB級考試,我們可以大力宣傳,因為它一方面不僅可以檢測學生的泰語水平,同時對于考試獲得75分以上的同學,云南省教育廳還會給予1000元人民幣的獎勵,這何樂而不為呢?因此,筆者認為,學校應該強制學生參加泰語AB級考試,并且和拿畢業證掛鉤,就像不過英語四級就拿不到畢業證一樣。通過這樣的考核評估辦法,相信學生一定會更重視這門課程的學習和學業成績,給學生施加一定程度的壓力,有助于提高學生泰語的學習動機。

結語

由于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又是復雜多變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及時客觀地了解學生的泰語學習動機,并根據具體情況,通過以上手段和方法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學有所成,提高教學質量。

[1]潘菽.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高一虹,程英,趙媛,等.英語學習動機類型與動機強度的關系——對大學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語研究,2003

[3]王振宏,劉萍.動機因素、學習策略、智力水平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0

[4]湯聞勵.動機因素影響英語口語學習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2005

猜你喜歡
泰語學習動機外語
大學生學習動機功利性傾向調查
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
如何激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高校泰語演講賽在廣西民族大學舉行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大山教你學外語
淺析提高泰語閱讀技能之我見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的相關研究
淺談《泰語聽力》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課程《泰語聽力》系列論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