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兩性敘事差異:女人啰嗦?

2015-03-17 22:39張鐿瓊
傳媒國際評論 2015年1期
關鍵詞:子君兩性男女

張鐿瓊

?

男女兩性敘事差異:女人啰嗦?

張鐿瓊

生活中,“啰嗦”是女性揮之不去的標簽。然而,有證據表明,男性的交談時間更長、頻率更高。筆者以為男女兩性的敘事差異是造成上述“誤讀”現象的重要原因:男性以線性結構敘事,直截了當;女性不重視敘事邏輯,重視細節傳達,強調情感共鳴。如果兩性之間多一些對彼此敘事差異的了解,將會少一些對彼此的指責。

敘事 敘事差異 啰嗦現象

張鐿瓊,女,漢族,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2013級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綜藝節目《非誠勿擾》自開播以來,憑借其展露出的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而備受關注,它推出了“寧可在寶馬車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車上笑”的馬諾,“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的薛璐等,到場的男女嘉賓和主持人們,見解獨到,語言犀利,他們總是讓觀眾印象深刻,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在歷屆節目中,有一期節目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那期節目是《非誠勿擾》欄目組專程飛到法國拍攝的《非誠勿擾之法國專場》,其中一位男嘉賓在相親現場,熱情大方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擇偶標準,他反復強調的是“女生一定不要啰嗦!”。大家一再追問他什么樣才算得上是滔滔不絕,什么樣才算得上是“不啰嗦”,他便舉出前女友的聊天狀態,他說他前女友可以在他完全不插話的情況下,連續說兩三個小時,甚至完全剝奪了他表達觀點的機會。在描述她前女友在表達上的情景時,他眉頭緊皺,撇嘴搖頭,仿佛是在回憶一種讓他痛苦不堪的經歷,他的非言語傳播符號,如搖頭、撇嘴等表情清晰地向觀眾表達了他內心深切的感受。以此為引子,大家討論了女性在言語表達方面的令人不快的特點,并得出了全體嘉賓、主持人等大致認可的結論:女人說話啰哩啰嗦,毫無重點,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然而,事實真的如《非誠勿擾》男女嘉賓和主持人得出的結論嗎?男性和女性相比,究竟誰說的話更多?女性被貼上“啰嗦”、“無重點”的標簽是否有“冤屈”?根據美國社會學家Austin, Salehi和Leffer的研究,雖然有很多的幽默故事諷刺女人多嘴多舌,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男性交談的時間更長久、頻率更高。這種傾向雖然在嬰兒期沒什么表現,但是在學齡前兒童的身上就已經表現得很明顯了。根據Aries在1987年的研究和Crowston & Kammeres 在1998年的研究,與女性相比,無論是面對面的人際傳播,還是使用各種媒介的傳播,男性交談的頻率都高于女性,持續的時間也比女性長久。

社會科學家們已經用強有力的定量數據告訴我們,實際上,不管是否使用媒介,嬰兒期以后的男性都要比女性說話的時間更長久、頻率更高。而現實似乎與專家們得出的定量結果相違背,生活中,是女性而不是男性被貼上“啰嗦”的標簽。

男女兩性差異鮮明的敘事結構是導致出現上述現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所謂敘事,按照修辭學家伯杰所說,敘事即講一個故事,并且故事講述發生的或者正在發生的與人們、動物,以及來自外太空的外星人等有關的事情。換句話說,一個故事包含著一連串的事件,這意味著事件發生在某段時間之內,或者超越某段時間。伯杰進一步補充說,敘事既是推理,也是陳述的方式。所謂敘事結構,就是人們表述的框架結構,在此基礎上,故事或者說敘事的順序和風格被展現給聽者。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最早提出敘事結構的概念,提及敘事結構時,往往涉及很多結構元素,而口語交流中,人們使用的敘事方式更為隨意。但是,隨意中,男性和女性這兩類文化群體有明顯的敘事差異。

根據荷蘭學者Wood的研究,男性言語往往采用線性模式,也就是說,男性在敘事時,往往直接將故事的要點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出來,最終達到故事的高潮,而且談話往往直截了當,并不提及太多的細節。而女性則與之完全不同,女性在講述一件故事的時候往往竭盡全力再現故事的全部情境,她們往往濃墨重彩地表述故事的細節,以使聽者能夠全身心地感受她們當時的感受和情緒,簡言之,細節翔實,但是順序傾向于混亂。這種不同表述特點往往造成傳播隔閡,男性常常覺得女性的表述啰啰嗦嗦、嘮嘮叨叨、磨磨唧唧,而且不著邊際。與之相反,男性講故事的風格可能讓女性覺得所有有趣的情節都被省略掉了,故事講得毫無生機。女性想要講述的細節總是比男性想聽的要多;而男性感興趣的細節總是比女性想說的要少。這也就導致了女性被貼上啰嗦的標簽。

魯迅著名作品《傷逝》描述了在封建社會末期,兩個覺悟較高的知識分子涓生和子君為反抗父母包辦婚姻,勇敢地沖破門第觀念,追求自由美好的愛情的故事,兩個年輕人頂著來自家人的不理解以及社會習俗的不容忍,走到了一起,兩人居住在一個混雜的四合院中,最初體驗著愛情甜蜜美好,但是后來,由于涓生失業,兩人的生活陷入窘境,加之涓生個人的性格缺陷,和街坊鄰居的詆毀排擠,涓生拋棄了子君,將子君送入絕路,自己也承受了無垠的悔恨和痛苦。這篇聞名遐邇的長篇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并在教學中放映,電影中渲染了一個子君和涓生在養狗上的紛爭,以下分別是一個男性觀眾和女性觀眾對這部分情節的表述:首先,男性的表述大致如下:子君想要養狗,而涓生不希望養狗,并悄悄地把狗送走了,子君很生氣。男性以簡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敘述了這個情節,用了不到三十字。而女性觀眾對這件事的描述如下:子君和涓生撿了一條流浪狗,當涓生出去工作,只有子君一人獨守空房的時候,是這只可愛的小狗陪伴著她,給她單調乏味的生活帶來色彩和生機(強調狗和人的感情鏈接)。然而,當涓生失業后,糊口成為壓在兩個人肩頭的頭等大事,這樣,小狗的飲食就成了問題,因為他們沒有多余的糧食來豢養一只小狗,涓生想要拋棄這只小狗,子君雖然不舍,但是迫于生活的壓力和對涓生的疼惜也就默許了(詳述細節,強調子君內心的情感糾結)。此外,他們的鄰居是一個地主婆,從子君和涓生兩人住進四合院的那一刻起就處處刁難,這次看到子君和涓生生活陷入困境,更來勁,馬力更足地對子君冷嘲熱諷,諷刺他們根本養不起狗,還死要面子,假扮“上層社會”。子君認為地主婆太傷自己尊嚴,可是又爭吵不過她,只好忍氣吞聲,在為了生計拋棄小狗和為了尊嚴養活小狗之間猶豫不決。在這種情景下,涓生竟然背著子君一聲不吭地將小狗遺棄荒野。得知事情后,子君極其生氣,氣涓生在做決定的時候不和她商量;氣涓生不尊重她的意見;氣他違背親密無間的諾言??傊?,涓生的所作所為極其嚴重地傷害了子君的感情,子君很是生氣。這就是一個女性觀影者對這件事的描述。從男性觀影者和女性觀影者對這件事不同的表述方式上,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兩者的差異:男性敘事往往采用線性結構,以時間或者其他為順序,及其簡潔地表述事情的經過,并且直截了當地給出結果。而女性則不同,她們不厭其煩地描述事情的細節,她們的描述跌宕起伏,傳遞了豐富的情感。和男性相比,女性在這一件事的表述上用時更長、用詞更多?;蛟S這促使女性形成啰嗦的印象,男性或許會吶喊“你干嗎不簡潔些?”同時,女性不理解男性,一個多么生動的故事,被描述得了無生趣。

實際上,除了在敘事結構上的差異外,男女兩性在語言傳播上還有很多的差異,這些差異也是造成女性被貼上“啰嗦”“嘮叨”的標簽的重要因素。例如:Campbell,Hall與Langellier認為,女性言語的一大特征是個性化和具體化。典型的女性交談細節是不可回避的,女性的交談往往涉及個人隱私、趣聞軼事等,這些特征營造了一種神秘氣氛,將交流的雙方緊密聯系在一起,以實現共情,即分享共同的情感體驗。Messner認為男性的言語往往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男性的交談有四個目的:表達個人觀點、意見和身份;利用交談取得成功,如解決問題或指定策略;利用交談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并保持這一狀態;利用交談競爭表現機會。展示自己的過人之處,使他人相形見絀,成為注意力的中心。因此,男性和女性之間因為雙方對這種信息的工具性缺乏一致意見而導致雙方交談受挫。女性認為男性冷血,不關心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將故事講述得了無生趣,甚至說男性不關心自己的感受;而男性認為女性極其啰嗦,敘事毫無重點、毫無目的。

生物學家、神經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等紛紛從各自的領域出發,給出了上述現象的種種解釋。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女嬰一般比男嬰的語言能力發展得早。有研究者分別對男性和女性的大腦進行掃描后發現,女性的說話及言語能力占了大腦的大部分區域。一天中,女性可以毫不費力地說出六千到八千個單詞,而男性一天最多只能說出兩千到四千個單詞。還有統計資料表明,職業男性在下班回家之前,已經把該說的單詞數說完,而女性還有四千到五千個單詞沒有說。Veniegas,Peplau,Winbush與Yildirim的研究認為,女性用交流來建立和鞏固情感。女性分享彼此的情感、經歷、恐懼和面臨的問題,從而達到了解和被了解。通過交流彼此生活中的種種細節,女性感到她們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辶铡ぐ乜藢⑦@種友誼描述為“不斷發展的對話”。兩個本不相干的世界在對話中交織成一個共同的世界,連續不斷的交流是親密關系的核心,女性朋友的共同世界正是從這種交流中發展而來的。為了深入了解對方,為了更加細膩地關心對方,交流是女性必不可少的活動。另外,丹尼爾·瑪爾梓和魯斯·波克認為男孩和女孩童年時代不同的游戲規則決定了兩性成年后在言語上的差異。與男孩所做的游戲(如足球、棒球等)相比,女孩玩的游戲(如過家家、跳繩等)需要更多的交談,以“過家家”為例,在玩“過家家”的時候,在決定誰扮演“爸爸”“媽媽”等的職責時,需要商談。并且“過家家”沒有明確的目的,與之相對的男孩間的游戲如踢球,目的明確,每個人的分工和職責也是明確的。女孩童年的游戲培養了她們的交往技能和溝通能力。羅賓·拉克福則認為,在大部分情況下,女性的活動空間比男性小,因而往往以說話的方式代替行動。而男性則迫使自己通過行動來改變處境,達到目標。男性行動的急迫性限制了男性的語言運用,男性的較高侵犯性并不利于和藹可親,而女性的天生柔弱和文化對其侵犯性有較多的壓抑,則使她們更加易于交談。

從理論的高度認識到了男女兩性在表述上的差異及其原因,使我們更為理解和尊重現實生活中男女兩性在表述上的差異。在男性看來,女性的表述啰里啰嗦、磨磨唧唧、嘮嘮叨叨,在女性看來,男性的表述了無生趣、毫無感情色彩,甚至冷血無情,表述方式的不同,造成兩性理解彼此上的巨大沖突。這種沖突見于男女同事之間,基于工作的關系,特征迥異的男女兩性相處,如果不能了解兩性在表述上的基本差異,可能嚴重阻礙兩性的合作,男性嫌棄女人嘮叨,不愿意和女性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這不僅不利于工作中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甚至會影響女性在工作上的發展,妨礙女性實現其自我價值。在工作中如此,在生活中,如果我們無法稍微了解男性和女性在表述上以及其他方面的基本差異,或許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家庭問題。我們??吹缴踔劣H身經歷過,男女在討論某件家庭瑣事的時候,女性滔滔不絕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女性綿綿不絕的說話方式嚴重降低了男性繼續交流的熱情,當兩者的意見出現分歧時,女性嘗試說服男性接受自己的觀點的時候,而男性沉默寡言,不贊同但是也不激烈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以維持家庭關系的和諧。男性的沉默是一種忍耐,但女性的邏輯不清、感情強烈、滔滔不絕的表述方式或許會觸及男性忍耐的極限,引起一定的沖突,導致家庭的不和諧。倘若男女兩性對雙方在表述上的差異有所了解,男性不再是粗魯地將“啰嗦”、“無重點”、“邏輯混亂”、“感情用事”等標簽貼到女性的頭上,而是認識到女性及其具體化和情景化的表述實際上只是為了更好地引起自己的情感共鳴,是交心談論的表現;如果女性不再強迫男性描述故事的細節,不再追問男性的想法,那么男女兩性的相處將更為和諧,家庭更加溫暖,而社會也將更將和諧穩定。理解和尊重差異,意味著我們不能根據自己的觀點急于做出判斷,而應該更為周到地考慮他人的想法。要理解和尊重兩性在言語傳播上的不同,我們務必要了解相關的知識,并努力從他/她的立場出發去理解他/她的話語。最初這么做的時候或許會很艱辛,因為我們必須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才能從他人的立場出發去理解別人,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能夠樂于求知、勤于思考,就不難做到。

[1]茱莉亞·T,伍德.性別化的人生:傳播、性別與文化[M].徐俊,尚文鵬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2]程錫麟.敘事理論概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99(8).

[3]錢偉.男女兩性語言差異比較[J].中國西部科技,2010(30).

[4]郭海霞.兩性用語差異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09(9).

[5]王愛霞.兩性語言特色初探[J].成功(教育),2010(10).

猜你喜歡
子君兩性男女
男女有別
新老讀者與《商界》的故事
男女交往最忌諱什么
感覺那時男女很平等
DMC-IA-AM兩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廢紙漿抄紙
兩性羊的診斷與防治方法
DADMAC-AA兩性共聚物的合成及應用
子君的錯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
子君的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