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V感染合并妊娠母嬰阻斷22例效果分析

2015-03-19 07:57
衛生軟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寧洱月齡母嬰

張 琳

(寧洱縣婦幼保健院,云南 普洱 665199)

HIV感染合并妊娠母嬰阻斷22例效果分析

張 琳

(寧洱縣婦幼保健院,云南 普洱 665199)

回顧性分析寧洱縣2007年1月-2014年6月分娩的22例HIV感染合并妊娠行母嬰阻斷及產科處理的臨床資料,對母嬰阻斷效果進行了分析。

艾滋??;妊娠;產科處理;母嬰阻斷

艾滋病的傳播和流行已經影響到一個國家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趨勢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男性感染為主轉向女性感染為主[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合并妊娠正逐年增加[1],通過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的嬰兒越來越多,增加了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筆者對2007年1月-2014年6月在寧洱縣住院分娩的22例HIV感染合并妊娠母嬰阻斷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7年1月-2014年6月在寧洱縣住院分娩的22例HIV感染合并妊娠的孕產婦。22例感染者均按照《寧洱縣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方案》進行HIV抗體確認陽性結果告知及檢測后咨詢。在充分告知孕產婦及家屬母嬰傳播風險的前提下,對希望繼續妊娠者給予預防性治療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進行母嬰阻斷治療。服藥時孕周為13~41周。方案1(AZT+3TC)阻斷10例,方案2(NVP)阻斷2例,抗病毒治療(AZT+3TC+LPV/r)10例。

1.2 分娩方式

孕婦入院后,嚴格掌握有剖宮產手術指征,對有手術指征者行剖宮產終止妊娠,無明顯剖宮產指征者給予陰道試產。22例中剖宮產4例,陰道分娩18例。

1.3 嬰兒保健隨訪

新生兒出生后及時分兩段(相隔約5cm)結扎臍帶,斷端消毒后盡快用流動的溫水洗凈被感染母親血液污染的皮膚、頭發及外生殖器,擦干保暖,輕輕擦試鼻腔,再進行常規臍帶處理。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及生長發育監測。出生后42天、3月齡進行早期診斷及12、18月齡檢測HIV抗體。

1.4 嬰兒喂養方式

所有嬰兒充分評估及詳細咨詢后,產婦及家屬均愿意進行人工喂養。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分娩22例,4例剖宮產,18例順產;出生活產22例(早產2例,出生后8天死亡1例),無出生缺陷,體重1850 g~3500 g,平均2858 g。所有嬰兒均給予人工喂養。18月齡陰性結案14例,12~17月齡1例(早期診斷及HIV抗體檢測均陰性),<12月齡4例(早期診斷結果陰性4例),失訪1例,轉介2例。所有阻斷治療的孕產婦及嬰兒,在治療時及治療后均未出現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

2.2 兩種分娩方式在母嬰阻斷效果中的影響

4例剖宮產及18例陰道順產產婦的HIV陽性的產婦阻斷效果無差別,其出生嬰兒12月齡HIV抗體檢測均為陰性。

2.3 不同阻斷方案對母嬰阻斷效果的影響

在18例>12月齡應訪嬰兒中,8例在28~34周用AZT+NVP方案進行母嬰阻斷,新生兒服藥1周(其中新生兒8天死亡1例,產后1月轉介2例,失訪1例);2例在36+4周用AZT+NVP方案進行母嬰阻斷,孕期服藥<4周,新生兒給服藥4周(其中失訪1例);2例為臨床時給NVP方案阻斷,新生兒服NVP1次;6例在14周用AZT+3TC+LPV/r進行母嬰阻斷,嬰兒服藥4~6周。采用不同阻斷方案出生的嬰兒,12月齡HIV抗體檢測均為陰性。

3 討論

艾滋病主要是通過性、血液和母嬰傳播。HIV陽性母親在孕期、分娩和產后哺乳等過程中都會將病毒傳染給胎兒或嬰兒[2]。HIV陽性孕產婦約15%~50%會發生母嬰傳播,嬰兒和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約90%是通過母嬰傳播而獲得的[3]。

有文獻報告,在發達國家,由于綜合干預措施的有效實施,HIV母嬰傳播的概率下降至1%~2%[4]。

3.1 抗病毒藥物聯合應用

HIV陽性母親在通過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能有效降低母嬰傳播幾率。筆者對12~18月齡的18例嬰兒隨訪中,AZT+NVP方案阻斷10例,NVP阻斷2例,兩種阻斷方案均未檢出HIV陽性抗體。筆者認為,健康教育是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通過婚檢、產前保健、計劃生育手術時對育齡婦女進行宣教,主動把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危害等信息告知她們,讓育齡婦女主動進行HIV抗體檢測,及早發現HIV感染者,及早進行有效的母嬰阻斷。

3.2 產科處理

分娩過程中的損傷性操作都會增加胎嬰兒暴露,同時也增加了感染風險。規范的產科處理,如不進行人工破膜、會陰側切、產鉗或胎頭吸引器助產等侵襲性操作,可避免新生兒過多接觸污染的血液、羊水及分泌物,可降低母嬰傳播的風險。調查結果顯示,對出生12月齡嬰兒隨訪18例,陰道分娩15例,占分娩人數的83.33%,無一例新生兒感染。

3.3 人工喂養

HIV陽性的母親乳汁中艾滋病病毒的檢出率高達58%,母乳是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1],當產婦患有乳腺疾病時母嬰傳播的風險將明顯增加。人工喂養是最安全的喂養方式。

隨著感染艾滋病的育齡婦女越來越多,母嬰傳播艾滋病的風險不斷增加,嚴重威脅著兒童健康,增加了家庭及社會的經濟負擔。因此預防育齡婦女感染艾滋病,阻斷HIV母嬰傳播工作任務越來越嚴峻?,F行采取的阻斷措施雖然未檢測出陽性病例,但本研究樣本較少,且有部分失防、轉介及<12月齡的嬰兒尚未檢測,其效果還需繼續觀察。

[1] 王臨虹.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第一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 豐有吉,沈 鏗.婦產科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3] 衛生部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司,中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中心.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C].2003.

[4] 流利容,劉 民.HIV母嬰傳播的研究進展[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7,13(4):393.

[5] 楊志娟,黃書亮.24例HIV孕產婦的母嬰阻斷措施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新醫學,2009,2(9):902-904.

(本文編輯:何慶節)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n 22 cases mother-to-child block of HIV-infected pregnant women

ZHANG Lin
(Ninger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Center, Puer Yunnan 665199, China)

Retrospective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22 cases mother-to-child block of HIV-infected pregnant women who deliveried from Jan. 2007 to Jun.2014 in Ninger county. Analy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mother-to-child block.

AIDS, pregnant, obstetrics treatment, mother-to-child block

R512.71

:A

:1003-2800(2015)02-0125-02

2014-09-09

張 琳(1974-),女,云南寧洱人,本科,中級醫師,主要從事婦產科及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工作。

猜你喜歡
寧洱月齡母嬰
寧洱縣咖啡產業發展及對策研究
寧洱縣10500人次皮膚病患者情況分析
湖州33月齡男童不慎9樓墜落上海九院對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點亮嬰兒房,母嬰燈具搜集
提高育肥豬出欄率合理的飼養密度
喜憂參半的母嬰產品“海淘熱”
寧洱縣錄制洞經音樂
不同月齡嬰兒ABR正常值分析
尿布師:只賣紙尿褲的母嬰電商
母嬰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