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者與學報

2015-03-19 19:37吳一鳴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稿源學者學報

* 吳一鳴,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本文系作者于2015年6月25日在《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百期慶祝座談會上的總結發言。

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做總結發言。我一直在糾結該以何種立場來做這個總結,是站在與會者的角度對大家的發言進行梳理,還是作為一名責任編輯站在學報的角度來做一個總結?上午李老師在致辭中為這次會議定下了“年輕、溫馨、平等”的基調后,我頓時感到了釋然,我突然意識到其實并不存在立場的區分,今天沒有你們和我們,有的只是一個學術共同體。

今天在座的許多人都與學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譬如上午朱芒老師說,《學報》創刊的那一年正是他重新回到華政的那一年;譬如林彥教授、解錕博士,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取得了卓著的成績,而以前都曾擔任學報的編輯;王沛老師和我在上午聊到,當他第一次聽到學報時,才讀大二,而我當時正在法院工作,他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有一天要在那里發一篇文章,我的第一反應是要讓單位給我訂一份學報,而今天我們坐在一起紀念學報百期。還有,在座的很多老師都是學報的資深作者,譬如宋華琳教授,他在學術生涯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在學報發過文章;王帥一老師雖然據他自己說找不出和學報的聯系,今天也還是找到了一個理由來學報串個門;還有,今天一直有很多學者借著發言的機會在不遺余力的推薦他們期刊的微信公眾號,這種完全不拿自己當外人的做法,當然是學報所歡迎的,另外也讓我再次意識到,立場的區分實在是毫無必要。

今天與其說我們在紀念學報百期,不如說是在紀念作為這個學術共同體成員的學者和期刊,彼此間不斷加深理解與認同的過程。這一點已經在學報的工作中體現了出來,許多作者在學報發表文章后,受邀成為了學報的審稿人,這一群體的人數業已過百。這一令人欣慰的現象,來自于彼此的努力與誠意。

從期刊的角度,比如說章劍生教授主持的《公法研究》愿意拿出很大的篇幅發表優秀碩士論文,劉剛老師談到《中外法學》也發了很多博士生的文章,蘇建軍老師也表示其所在期刊發文不看身份,這種支持青年學者成長的態度,也是學報一直堅持的。雖然王申老師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質疑,但我想這只是表述的分歧。學術期刊對于年輕學者的支持并不是說要因為他們的身份而給予特別優待,而是要避免因為學術地位或學術影響等這些文章以外的因素擠壓了年輕學者的空間。根據陳越峰老師提到的統計數據,在實行完全的雙向匿名審稿后,最終通過審稿的文章有70%來自年輕學者。所以,支持年輕學者,恰恰是要淡化身份。

而從學者的角度,陸宇峰老師的“把好文章投給學報”的呼吁就是一種直白的誠意表述。收到高質量的投稿,是包括學報在內的所有學術期刊的愿望,而且事實上這是一個雙向成長的過程。當然,下午劉松山老師直接將作者定位為“弱勢群體”,使得后續發言的幾位老師不自覺地把自己歸入了弱勢群體。但是,不瞞大家,我曾向今天在座的幾位學者多次當面約稿,至今尚未成功。如果說愿望不能馬上實現就是弱勢群體,那么我想我們學報也是??赡芎芏嗟牟焕斫饩蛠碜詼贤ú怀浞?,比如華師大學報的周萍老師說她們也發法學文章,也非常希望收到高質量的稿源,很多老師未必注意到這一點?,F在我們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交流溝通,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是我們學報百期紀念活動給我們的一個啟示。

當然,我們的學術共同體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評價和束縛,但正如徐永康等老師們在學報初創期面臨稿源短缺一樣,一代人總會有一代人的困境,關鍵是我們不能放棄自身的努力。就像何勤華校長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說的,在中國的法治化進程過程中,我們華政的法律人從來都不是法治的圍觀者。同樣,在學術生態健康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學術共同體的每一個人也一樣不會是旁觀者,將來我們會迎來學報的二百期或三百期,相信那時候的人們一定會像我們今天感謝我們的前人那樣感謝我們的堅持和努力!

猜你喜歡
稿源學者學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聲 明
高職內刊學報發展路徑調查研究
致敬學報40年
新時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問題的探討
學者介紹
學報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