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常項目結構性分析——基于跨期最優消費模型的實證研究

2015-04-09 03:47王瑜
當代經濟 2015年4期
關鍵詞:順差逆差消費行為

○王瑜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 201600)

一、引言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國加入WTO組織后,對外經貿交往發展快速,且表現出大量的貿易順差。事實上,從1994年起,我國已連續19年保持經常項目順差,且總體呈加速增長趨勢。2000年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例僅1.6%,到2004年很快上升為3.4%;2005年更是急劇上升,增速達到歷年最大;2006年甚至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經常項目順差國;盡管2007年以后經常項目順差有所回落,但中國依然處于全球最大順差國的位置,順差額遠遠高于其他國家。2011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2017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2.8%。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因此,近年來,我國學者廣泛研究中國貿易持續順差的根本原因,把握中國經常項目問題的主要矛盾,以此預計未來經常項目的趨勢,為中國實施恰當的宏觀經濟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參考。

二、文獻綜述

在動態變化的經濟環境中,經常項目的變動已不再是行為在某一時點的靜態均衡,傳統的靜態分析理論和方法已不能適應開放宏觀經濟的動態系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學者在經常項目分析理論中逐漸引入時間偏好、理性預期和跨期動態模擬對傳統的經常項目決定理論進行修正和擴展,從居民的儲蓄、消費和投資動態行為解釋經常項目的變動,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經常項目跨期最優均衡理論。Sachs(1982)最先將這個方法引入經常項目分析,在跨期最優消費決策的約束方程中給出經常項目的隱式表達式,并突出按照動機不同將消費分解為偏好消費和平滑消費。隨后,Campbell(1987)檢驗永久性收入的假說,得出消費者儲蓄決定于消費者對未來收入變動現值之和,消費決定于收入和儲蓄之差。Campbell and Shiller(1987)在Campbell(1987)的基礎上,說明在永久性收入理論的前提下,個人的儲蓄行為和消費行為僅與預期未來收入變化有關。

隨著理論的改進,經常項目跨期分析法逐漸演變成經常項目現值模型(PVMCA)。鑒于跨時最優模型對現實的解釋力不足,西方學者放松了模型的若干假設條件,對跨時最優現值模型進行了修正。Obstfeld and Rogoff(1994)基于Sachs(1982)的研究認為除平滑消費外,還存在傾斜消費,通過引進消費傾斜系數,將傾斜消費因素從實際經常項目中分離出來,得到平滑消費所產生的經常項目。Ghosh and Ostry(1995)運用跨期消費平滑模型對多個國家的經常項目與凈收入變動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均滿足跨期消費平滑模型。

國內學者運用跨時均衡理論對經常項目進行研究的成果不多。甘小芳、許少強(2010)基于跨期最優消費模型,研究經常項目受消費者行為和經濟沖擊的影響,發現傾斜消費對經常項目的順差效果超過平滑消費引起的逆差影響,從而形成實際經常項目順差。周亞軍、陳建華(2012)運用消費習慣擴展的經常項目現值模型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居民的消費習慣在中國經常項目的差額波動路徑中起重要作用,其跨時消費決策的結果則是儲蓄大于投資。

總結國內外學者對經常項目跨期均衡理論的研究成果,不難發現已有的實證文獻主要以發達國家為研究對象,且絕大部分關注經常項目的逆差問題,僅有少量研究涉及到順差持續性問題,這些理論不一定適合中國這種處于經濟轉軌時期的國家。因此,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引入跨期消費模型,將實際經常項目分解為平滑性經常項目和傾斜性經常項目,研究消費行為和凈產出對經常項目的影響。

三、理論模型

經常項目跨期最優均衡理論的核心思想是消費平滑化,認為在國際資本充分流動和存在國際借貸的條件下,居民跨期消費的結果使一國的儲蓄不必等于投資,從而使經常項目存在余額。當儲蓄大于投資,即經常項目順差時,會導致該國對外貸款的增加,意味著居民偏好延時消費;反之,當儲蓄小于投資,居民偏好超前消費。

假設條件:無限期界,且每個人都可以永遠活下去;個人消費偏好一致,且消費決策基于對未來的完全預期;即期效用函數不變;世界利率水平為常數,不隨時間變化。

1、目標函數

代表性個體的消費和儲蓄決策依賴于跨期效用現值的最大化,即:

其中β是折現系數,表示在不同時間內消費主觀偏好對比,用以測度個人消費在前后期選擇的耐心程度;Ut表示跨期效用現值函數,Ct表示第t期的消費,u(·)表示單期效用函數,且u'(·)>0,u''(·)<0。

2、預算約束

經常項目恒等式,即:

其中B為國外凈資產余額,Y表示國內生產總值,C為消費,I為投資,G為政府支出,世界利率為r。

3、最優消費水平

已知生產函數Yt=AtF(Kt),投資It=Kt+1-Kt,代入約束條件(2),可得到消費:Ct=(1+r)Bt-Bt+1+Yt-It-Gt=(1+r)Bt-Bt+1+AtF(Kt)-(Kt+1-Kt)-Gt(3)

再將消費Ct的表達式(3)代入目標函數(1),然后分別對Bt+1,Kt+1求一階導,可得效用最大化的一階條件:

變換約束條件,將Ct+k的表達式(6)代入,得到各期的最優消費水平為:當 0<(1+r)σ-1βσ<1時,

由最優消費的表達式(7)可看出,在利率水平給定的條件下,最優消費與兩類變量有關。一類是收入變量,即凈產出(Y-G-I)和國外凈資產余額(B),表現為平滑消費;另一類是偏好變量,即β或θ,表現為傾斜消費,與收入變量無關,是影響消費行為的非收入性因素。本文基于Obstfeld and Rogoff(1994)對跨期消費理論的擴展,將最優消費分解為平滑消費Csm和傾斜消費Ctr,則得到:

由于傾斜消費Ctr與收入變量無關,則,由歐拉方程(4)可得平滑消費的邊際效用關系為:

由式(9)可知,當 0<(1+r)β<1,即 θ>1時,平滑消費的邊際效用隨時間遞增,則平滑消費路徑向下,消費者偏好超前型平滑消費;同理,當(1+r)β>1,即 0<θ<1時,平滑消費路徑向上,消費者偏好延遲型平滑消費;當(1+r)β=1,即θ=1時,平滑性消費路徑水平,消費既不超前也不延遲。

4、平滑性經常項目與傾斜性經常項目

最優消費可分為平滑消費與傾斜消費,對應的經常項目也可分為平滑性經常項目與傾斜性經常項目,其中平滑性經常項目僅與收入因素有關,傾斜性經常項目與傾斜性因素β(或者θ)有關。

為了從經常項目中分解出平滑性經常項目,需要去掉傾斜性因素β(或者θ)對經常項目的影響,所以定義平滑性經常項目

其中,稱Zt=Yt-It-Gt為凈產出。因為不包含傾斜性因素,只與收入因素有關,因此為平滑性經常項目。

平滑性經常項目是未來各期凈產出的現值之和,包含的經濟意義為:平滑性經常項目順差表示微觀經濟個體預期未來凈產出將減少;平滑性經常項目逆差則表示預期未來的凈產出將增加。

傾斜性經常項目可表達為:

由式(12)可知,當θ>1時,傾斜性經常項目為順差,表明傾斜消費路徑向上,即傾斜因素(非收入因素)導致消費者偏好延遲型傾斜消費;同理,當0<θ<1時,傾斜性經常項目逆差,表明傾斜消費路徑向下,即傾斜因素導致消費者偏好超前型傾斜消費。

綜上,跨期最優消費理論的消費行為可分解為平滑消費行為和傾斜消費行為。當θ>1時,表現為超前型平滑消費和延遲型傾斜消費;當0<θ<1時,表現為延遲型平滑消費和超前型傾斜消費。

5、平滑性經常項目與凈產出

假設當j>0時,消費者對△Zt+i、CAsmt+j的預測是以向量自回歸(VAR)模型為基礎的,以一階VAR模型為例:

其中,ε1、ε2是條件均值為零的誤差項,△Z、CAsm則表示非條件均值的偏差數。

四、實證分析

本文從中經網統計數據庫、國際金融數據庫中選取了中國1982—2011年的相關數據,涉及變量有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經常項目、政府支出、投資、消費、GDP平減指數和人民幣匯率。為消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對時間序列數據以GDP平減指數進行處理,轉化為實際數據,并用人民幣匯率統一數據單位。為方便表示,實證分析中的Z、GN、CP、CA分別表示凈產出、國民凈收入、消費和經常項目的實際數據。

本文的實證檢驗步驟為:第一步,通過協整檢驗,計算出傾斜消費系數θ,并估計平滑性經常項目和傾斜性經常項目;第二步,運用格蘭杰因果檢驗、向量自回歸模型驗證經常項目與凈產出之間的關系,并預測經常項目。

1、平滑性經常項目和傾斜性經常項目的估計

(1)平穩性檢驗。為檢驗Z、GN、CP、CA四個變量的平穩性,本文運用單位根檢驗法進行平穩性檢驗,最佳滯后期以AIC準則確定。結果見表1。

表1 序列Z、G N、CP、CA的AD F單位根檢驗的結果

從表1匯總的檢驗結果看,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四個變量的原始序列都不平穩。但是一階差分后,T值都小于5%臨界值,且p值遠小于0.05,從而拒絕原假設,表明時間序列Z、GN、CP、CA一階差分后均是平穩的。

(2)消費傾斜系數θ的估計。序列GN和CP均為一階平穩序列,使用EG兩步法對其進行協整檢驗,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為0.9735,擬合效果很好,且殘差序列平穩(在95%的置信水平下,殘差單位根檢驗的t值為-2.1592,落在拒絕域內)。因此,變量GN和CP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協整方程公式如下:

由回歸方程(14)可知,消費傾斜系數d茲為1.0712。θ>1,這表明平滑消費路徑向下,消費者偏好超前型平滑消費,而傾斜消費路徑向上,存在延遲型傾斜消費。

(3)平滑性經常項目和傾斜性經常項目的估計。由理論模型中的式(10)、式(12)可知,

將θ=1.0712代入,可以得到平滑性經常項目CAsm,繼而得到傾斜性經常項目CAtr。

從圖1中可看出,我國自1994年以來,連續18年保持經常項目順差,并且從2005—2008年經常項目順差呈不斷擴大趨勢。整體上看,傾斜性經常項目表現為持續順差;而平滑性經常項目在2005年以前保持逆差,但呈不斷縮小的趨勢,到2005年以后表現為順差,之后突然大幅下降。具體來看,2005年以后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呈現擴大趨勢主要是由平滑性經常項目順差驟然上升導致的;而2008年以后隨著平滑性經常項目的下降,我國實際經常項目順差也有所下降。

圖1 實際經常項目、平滑性經常項目與傾斜性經常項目的對比圖

平滑性經常項目的順差或逆差與消費者的預期收入有關。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戰略,國民經濟發展迅速,保持良好勢頭,因此消費者對經濟的發展態勢持樂觀態度,預期收入增加,形成平滑性經常項目逆差。1997年我國平滑性經常項目的逆差有較大幅度的縮小,可能是受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消費者預期收入會有所減少。隨后,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平滑性經常項目由逆差逐漸轉變為順差。2005年以后平滑性經常項目順差持續擴大,說明人們預期未來收入會減少,這與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現實相違背。本文認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盡管近幾十年來中國消費者的名義收入呈增長趨勢,但由于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等因素,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增長相對緩慢,預期未來收入沒有達到理想水平。二是經濟危機影響。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緊接著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給消費者未來的收入添加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使得消費者在預期未來收入時顯得格外謹慎和保守。三是國內災難頻發。2008年我國接連發生雪災和地震,某些產業和地區受到嚴重沖擊,國內經濟前景堪憂,因此消費者對收入預期顯得悲觀。

傾斜性經常項目的順差與消費者的主觀偏好有關。傾斜性經常項目順差意味著消費者偏好延遲型傾斜消費,這種消費行為的內在原因是龐大的預期支出壓力。一方面,中國人的消費觀念保守,消費行為偏向于追求財富的積累,因而偏好儲蓄大于投資;另一方面,最具有消費能力的成年人不僅要承擔當前的花費,還要為將來可預見的家庭支出和不可預見的疾病、災禍做好準備,這就造成消費者在當期消費時較為謹慎,從而引起傾斜性經常項目順差。

2、平滑性經常項目和凈產出變動之間的關系

(1)平滑性經常項目和凈產出變動的格蘭杰因果檢驗。根據理論模型中,可知平滑性經常項目逆差是對未來凈產出增長的預示。為檢驗平滑性經常項目與凈產出變動之間是否存在這種關系,本文對二者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

首先運用單位根檢驗法對這兩個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變量CASM、△Z的AD F單位根檢驗的結果

由單位根檢驗結果(表2)可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兩個變量的T值均落在拒絕域內,從而拒絕原假設,表明平滑性經常項目和凈產出變動序列都是平穩的。因此,二者可以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結果

從因果檢驗結果(表3)可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當零假設是平滑性經常項目不是凈產出變動的格蘭杰原因時,p值小于0.05,從而拒絕原假設,因此有充分理由認為平滑性經常項目與凈產出變動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且平滑性經常項目是凈產出變動的格蘭杰原因。

(2)平滑性經常項目的預測。根據理論模型中的式(14),為預測平滑性經常項目,由因果關系檢驗的結果可知,本文可用向量自回歸模型來擬合平滑性經常項目和凈產出變動之間的動態關系,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平滑性經常項目與凈產出變動的V A R模型系數估計

下面本文使用靜態預測法對平滑性經常項目進行預測,將得到的預測值與實際值進行比較,結果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由凈產出變動預測得到的平滑性經常項目與實際平滑性經常項目差異不大,預測效果較好。因此,本文認為用凈產出變動來預測經常項目是合理的。

五、結論

本文基于跨期最優消費模型,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研究消費行為和凈產出對經常項目的影響,認為跨期消費模式主要由收入性因素和預防性因素決定。

收入性因素是驅動消費行為的基本動力,因而是平滑消費的主要原因。理性的消費者不僅會根據當前收入,而且會根據預期的未來收入等信息來選擇一生的消費,以期達到長期效用最大化。當預期未來收入增加,消費者會適當增加當前消費,使得平滑性經常項目逆差加大;同理,當預期未來收入減少,消費者會相應減少當前消費。實證結果表明,平滑性經常項目由逆差逐漸轉變為順差,且呈現順差持續擴大的趨勢,與國內宏觀經濟局勢造成消費者對未來收入預期減少有關。

圖2 平滑性經常項目的實際值與預測值的對比圖

預防性因素,也稱為傾斜性因素,是從消費者偏好出發研究消費行為對經常項目的影響,其變化決定著傾斜性經常項目的大小。當消費者偏好于超前傾斜消費,則傾斜性經常項目逆差;反之,當消費者偏好于延遲傾斜消費,則傾斜性經常項目順差。研究顯示中國消費傾斜系數大于1,傾斜性經常項目順差,表明消費者偏好延遲傾斜消費,這是由于消費者預期支出壓力大而保守消費。

實際經常項目順差是延遲傾斜消費導致的傾斜性經常項目順差程度大于超前平滑消費形成的平滑性經常項目逆差的結果。內在原因可能是剛性支出預期大于未來收入預期,使得實際消費行為偏好延遲型消費。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經常項目順差持續擴大的趨勢卻是由平滑性經常項目轉變為順差引起的。其隱含的政策啟示是應當降低剛性支出預期,增加居民的實際消費能力,從而有效減少經常項目順差。

[1]甘小芳、許少強:中國儲蓄投資缺口結構對經常項目順差的影響[J].世界經濟研究,2011(1).

[2]余永定、覃東海:中國的雙順差:性質、根源和解決辦法[J].世界經濟,2006(3).

[3]許少強、甘小芳:消費者行為與經濟沖擊對中國經常項目的影響[J].金融研究,2010(10).

[4]李曉峰、朱九錦:我國經常項目失衡與收入變動的關系:基于跨期消費平滑模型和我國的數據[J].國際貿易問題,2010(6).

[5]周亞軍、陳建華:消費習慣與中國經常項目差額波動研究[J].經濟數學,2012(4).

[6]O b stfeld,M and R o g off,K:The Intertemporal Approach to the Current Account[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 esearch(NBE R),W or k in g Paper,1994.

[7]Sachs,J:The current account in the macroeconomic ad j ustment proces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84,1982.

[8]Camp b ell,J.Y.and R.J.Shiller:Cointe g ration and tests of present value model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5,1987.

[9]Camp b ell,J.Y:Does savin g anticipate declinin g la b or income?An alternative test of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J].Econometrica,No.6,1987.

[10]G hosh,A.R,and Ostry,G.D:The Current Account in Developin g Countries:A Perspective from the Consumption-smoothin g Approach[J].The W orld Ban k Economic R eview,1995.

猜你喜歡
順差逆差消費行為
1—8月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收窄,結構進一步優化
“九零后”大學生消費行為誤區和疏導方法
關于消費者對蘋果消費行為分析
形成我國經常賬戶順差的原因分析
淺析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
基于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團購網站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