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來安:醫藥采購領域商業賄賂犯罪分析

2015-04-09 12:56齊廣才
社會治理理論 2015年6期
關鍵詞:職務犯罪醫藥醫務人員

齊廣才

安徽來安:醫藥采購領域商業賄賂犯罪分析

齊廣才

多年來,藥品價格虛高,看病難、看病貴困擾著人們,也引發了許多的社會矛盾。特別是醫藥采購領域商業賄賂行為推升了藥價的虛高,國家對此進行了多方面的綜合治理,對藥品進行了多輪降價,并實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防止藥品回扣之風的蔓延。但各地收受醫藥回扣的職務犯罪案件仍現高發態勢,半年內,安徽省來安縣人民檢察院立案查處了縣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案件五件五人,均發生在醫藥采購領域。通過這些案件的查辦,發現醫藥采購領域這些職務犯罪案件有著明顯的共同點,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醫藥采購領域商業賄賂犯罪的特點

易發犯罪的崗位集中。醫藥采購領域商業賄賂犯罪的主體多為醫院領導、部門負責人和財務人員,他們擁有人、財、物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如果把權力擅變為謀取私利的工具,進行權錢交易,就會淪為罪犯。來安縣院今年查處的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案件,涉案的五人全部握有采購藥品的權力,其中三人為鄉鎮衛生院的院長,兩人為醫院藥房主任,具體負責藥品的采購。

收受賄賂多集中在醫藥采購后。醫藥代理商事先與擁有醫藥采購權的人員商議好,在藥品、醫療器械或耗材采購后,醫療系統將貨款付給醫藥公司或廠家,醫藥代理商從廠家獲得傭金,將其中的一部分按照事先的約定付給有關人員。

收受醫藥回扣具有長期性和固定性。由于醫院要不斷補充新藥,而藥品代理商給有關人員的回扣,都是事先講好或約定俗成的一定比例數額,只要該醫院使用此種藥品,就一定有固定的回扣。如來安縣一鄉鎮衛生院的藥房主任,收受醫藥代理商梁某的回扣,從梁某代理的藥品進入這個醫院到該藥房主任被查處,梁某每月一次付給該藥房主任回扣,從未間斷。

串案、窩案情況突出。醫療衛生系統的業務部門較多,涉及面較廣,行賄受賄雙方人數多且交叉,容易形成串案。有的負責網上采購的人員,為了獲得藥品的回扣,讓普通醫生開有回扣的藥品,把收受的賄賂分給普通醫生一部分。在辦理案件時,我們發現一個醫藥代理商往往給多個醫院的相關人員行賄,更有甚者,只要有他代理藥品的地方,就有賄賂行為的發生。醫療機構相關人員獲得賄賂的多少,與該院使用藥品的數量有關。擁有藥品網上采購權的藥房主任為了增加藥品的使用量,讓醫生多開某種藥品,有時要把自己收受的賄賂按有處方權的醫生開藥量付給醫生部分回扣。

職務犯罪造成過度醫療,加重患者負擔。由于有回扣的藥品都是價格虛高的藥品,回扣的數額又是按照用藥量給的,一些有處方權的醫生為獲得高額回扣,往往避開經濟適用的藥品,而超標超量開有回扣的藥,造成過度用藥?;颊咭虼吮池撨^度的經濟負擔、精神壓力,還要承受不合理用藥可能對健康的損害。

二、醫藥采購領域商業賄賂犯罪屢禁不止的原因

“以藥養醫”制度的影響,一時難以根除。我國以藥養醫制度誕生于計劃經濟時代,旨在解決國家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不足和醫療服務價格過低的問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改革開放引入市場機制后公費醫療體制的瓦解,以藥養醫制度弊端逐步凸顯,國家從制度層面廢除了以藥養醫制度,但“以藥養醫”的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一時難以根除。由于基層醫務人員收入偏低,收些藥品回扣,就成為一部分人增加收入的手段。相關部門明明知道這不合法,但在監管時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規范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及網上采購,成為滋生腐敗的土壤。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構想初衷是為應對傳統采購方式的種種不足,預防商業賄賂,但在實踐操作中不盡如人意,未能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甚至集中招標后,權力更加集中,醫藥生產廠家公關的對象由原來的眾多采購員變為少數負責集中采購、招標的人員,“小腐敗”演變為“大腐敗”,腐敗成本轉嫁到藥品上,導致少數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后價格上漲。同樣為了阻隔藥品生產廠家及銷售公司與醫療人員的直接接觸,減少醫藥采購領域賄賂犯罪的發生,2010年起,來安縣鄉鎮衛生院全面實行了藥品網上采購、零差價銷售的政策,負責藥品網上采購的人員就成為了被公關的對象。

醫藥生產、銷售廠家的不正當競爭,是引發商業賄賂發生的重要因素。人們常說黃金有價藥無價,由于藥品利潤高,所以醫藥生產廠家紛紛上馬,導致藥品的銷售供大于求。一些藥品經銷單位在經銷過程中,靠的不是質優價廉的藥品,不是誠實守信的經營取得市場的優勢,而是以高額回扣開路,誘惑醫院負責人以及藥品采購人員。實行藥品網上統一采購的目的,就是防止生產廠家及業務員與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的直接接觸,遏制藥品采購領域的回扣風。但從我們查處的案件來看,效果并不明顯?,F在藥品雖然統一網上采購了,但生產廠家為了促銷,讓利于藥品代理商,默許藥品代理商行賄于藥品網上采購人員。

制度執行不力、監督機制不完善。制定制度的目的,重在執行。通過案件的辦理,我們發現每家醫院都成立了藥事委員會,有嚴格的藥品采購程序、規范藥品臨床使用的規定,有的醫院甚至對病區、科室用藥費用都有嚴格的控制,嚴禁醫生收受醫藥回扣。來安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對各衛生院臨床用藥的采購情況也實施了網上監控。但由于執行不力,這些制度實際上形同虛設。如縣新農合管理中心發現我縣一家衛生院藥品采購的不正?,F象,發出了預警信號,但沒有后續的措施,效果不佳。此外,醫院本身成立的監督機構,組成人員多數是單位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身兼決策、操作、監督為一體,既影響了監督的力度,又無人監督“監督者”,容易導致賄賂行為的發生。

涉案人員法律意識不強,僥幸心理作祟。醫藥生產、銷售廠家為了促進銷售,實現經濟效益,雖然藥品已進入招標采購平臺,但依然在各地確定藥品代理人員,讓利于這些藥品代理人員。而這些藥品代理人員,多為社會無業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唯利是圖。他們以“賄賂”為開路利器,以所謂市場的“潛規則”來誘惑醫務人員。有些醫務人員對法律知識了解甚少,許多醫務人員以為收受藥品回扣沒有什么,沒有意識到會構成犯罪;有些雖然意識到了,但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大家都在收,不會查到自己,就是查到了,也是法不責眾。

三、醫藥采購領域商業賄賂犯罪的預防對策建議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和法制教育。我們要對醫務人員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樹立起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加強對醫療衛生系統中領導干部和重要崗位人員的警示教育,通過預防職務犯罪講座使醫務人員明白收受回扣數額較大也是犯罪行為,使他們深刻認識職務犯罪的重大危害,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加強對醫療系統干部職工的教育力度,并結合本單位、本行業的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開展警示教育,切實增強醫務工作人員的法制觀念及自覺抵御不正之風和預防職務犯罪的能力。

強化外部監督制約機制。醫療衛生系統要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臨床用藥的監督和管理。醫院的藥事委員會要真正發揮作用,對醫生處方進行動態監控,對處方的用藥是否合理進行評價。

針對內部藥品采購容易出現問題的關鍵環節和關鍵人員,制訂切實可行又可操作的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防范機制,對容易滋生收受醫藥回扣問題的管權、管錢、管事、管人重點科室和關鍵崗位的人員,要定期輪崗;對已經進入藥品及醫療設備集中招標采購的,應切實加強監督,制訂相關防范制度和措施。

還要加強外部監督制約機制,完善對醫生的考核評價機制。針對醫院重業務培訓、輕思想教育,重業務考核、輕醫德評價的現狀,完善醫療機構職業評價標準。堅決改變將為病人開了多少藥,完成多少業務額,為醫院掙了多少錢,作為醫務人員業績評價和收入分配的主要標準,要形成以考核醫德、醫風為核心內容的醫療質量和數量相結合的考評體系,把醫德、醫風的職業評價標準納入醫院的目標管理中,與業務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上級主管部門要及時監控各醫療機構,定期公布各醫療機構的用藥情況,發現用量異常的及時進行核實,作出必要處理;還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進行監督,聘請義務監督員或通過直接征詢患者、住院病人等明察暗訪醫療服務質量、是否有收受“紅包”的情況。

堅持打防并舉,努力遏制醫藥采購領域職務犯罪的發生。我們在對醫務人員進行法制教育的同時,還要注重對犯罪行為的打擊。當然,打擊不是目的,打擊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預防,是為了少打擊。要嚴肅查辦醫務人員的違法違紀案件,對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檢察機關查處。醫療機構紀檢、監察部門要積極配合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決不姑息縱容。查處案件必須堅持原則,敢于碰硬,敢抓敢管,不管涉及什么部門、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有案必查,一查到底,讓“高壓線”真正帶上“高壓電”,以打消一些人的僥幸心理。

我們不僅要加大對構成職務犯罪的處罰力度,也要加大對違紀行為的處罰力度。對于輕微的賄賂行為,雖然不構成犯罪,但行政處罰力度要跟上。對雖不構成犯罪但較嚴重的賄賂行為,也要按規定吊銷相關人員的執業資格,甚至是終身吊銷醫生執業執照。要建立收受賄賂醫生的禁入制度,一旦發生與醫療有關的職務犯罪,就規定一定期限不得從醫,并且在全國醫療機構統一執行,防止在此地犯罪到他地行醫。只有加大打擊力度,使人們對黨紀國法心存敬畏、心存顧忌,才能更好地預防職務犯罪。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

猜你喜歡
職務犯罪醫藥醫務人員
淺議醫療糾紛中對醫務人員的法律保護
抗疫中殉職的醫務人員
傳統醫藥類非遺
當前村干部職務犯罪高發的思考
醫藥下一個十年 創新為王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在預防職務犯罪上動真格促實效
《中國當代醫藥》來稿要求
《中國當代醫藥》來稿要求
提升醫務人員職業幸福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