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問題設置 提升學習質量

2015-05-25 00:42胡照琴
中學課程資源 2015年2期
關鍵詞:問題設置學習質量課堂教學

胡照琴

摘 要:優化問題設置,讓學生陷入“思維陷阱”中,產生的認知沖突使得新思維火花迸發,從而提升學習質量。本文根據課堂教學中問題設置的理論依據和原則,結合教學實踐,對優化問題設置的策略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問題設置 課堂教學 學習質量

陶行知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敝祆湔f:“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睂W習就是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決定學習的方向和深度。優化問題設置,讓學生陷入“思維陷阱”中,產生的認知沖突使得新思維火花迸發,從而提升學習質量。本文根據課堂教學中問題設置的理論依據和原則,結合教學實踐,對優化問題設置的策略進行初步探討。

一、問題設置的理論依據

問題設置以“ARCS動機設計理論”為基礎,通過教師引導,設置問題組,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ARCS動機設計理論是美國心理學教授J.M.Keller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因素有:注意力(Attention)、相關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滿足感(Satisfaction),簡稱ARCS模型。

1.注意力

注意力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前提條件,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改變幻燈片呈現方式只會引起無意注意,而使學生面對有趣的問題則會引起有意注意。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多利用學生的有意注意來吸引學生,使之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

2.相關性

相關性就是將問題設置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起來。如利用學生已有的概念來解釋新概念,告訴學生新的知識在將來的用途等。

3.自信心

自信來自于有意義的成功,有意義的成功來自于戰勝困難后的心理感受。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選擇不同難度的問題,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每一個進步都要給予表揚,使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

4.滿足感

提供給學生真實的問題解決情境,讓他們應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了解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使學生感受到滿足感。

以上四個因素是一個整體,缺少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使學生的學習動機缺失。因此,課堂教學中問題設置要系統地考慮這四個因素。

二、問題設置的原則

從思維方向來看,應設置具有一定開放性的問題;從思維力度來看,應設置學生通過深入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因此,課堂教學中問題設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1.系統性原則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界定了學生的科學素養范疇和層次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時要考慮課堂教學目標的統一,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2.主體性原則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闭n堂教學中問題設置應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充滿自信,并獲得滿足感。

3.層次性原則

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產生的問題最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最具有啟發性,最能有效地驅動學生有目的地積極探索。課堂教學中,問題設置應具有合適的梯度,用組合、鋪墊或設臺階等方法來提高問題的整體效益,即用層次性的問題組來逐步引導學生思考。

4.導向性原則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此進行教學?!笨梢哉f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這一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講授新知識之前,應先設置導向性問題,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主動尋求問題的答案,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

5.具體性原則

我國著名數學家、教育家華羅庚曾說過:“數缺形而少直觀,形缺數難入微?!毖院喴赓W地解釋了數形結合的思想,這點在理科學習上尤為重要。問題設置一定要明確具體,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和抽象性思維能力。

6.趣味性原則

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笨涿兰~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課堂教學中問題設置要有一定的層次和內涵,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產生一定的興趣。

三、優化問題設置的策略

1.利用資料組合設置問題

任何知識中都蘊涵著問題,教師可根據生活實踐、化工原理及前瞻性化學問題,利用資料組合設置問題,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因此,教師要精心、合理設計梯度問題,在學生有疑難和不懂的地方給予點撥和指導,培養學生的邏輯認知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方式。

如“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教學設計問題組:(1)播放“龍門石窟”視頻,引發問題:造成龍門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SO2是怎樣形成酸雨的?如何防治酸雨?(2)推測SO2在形成酸雨的過程中,表現出SO2具有哪些性質?(3)展示一個礦泉水瓶已收集滿SO2,引發問題:如何設計實驗證明SO2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如何證明?(4)請同學根據自己所見所聞小結SO2的物理性質。引發問題:SO2的水溶液呈酸性,說明什么問題?(5)從物質分類角度來看,SO2作為酸性氧化物具有哪些通性?(提示:將SO2與CO2類比)(6)從化合價角度來看,SO2還可能具有哪些化學性質?師生通過實驗和對話加以探究和歸納。(7)根據SO2的性質解釋酸雨的形成和防治。(8)展示SO2用途圖片,性質決定用途,說明SO2還具有漂白性,引發問題:SO2和HClO的漂白性有何不同?最后以問題作為課堂小結:如何鑒別SO2和CO2?如何證明SO2中含CO2?課堂氣氛活躍,師生共同探究完成學習任務。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莫里斯比格說過:“在可能的時候,教師的任務是通過課堂民主氣氛的影響,去幫助誘導學生親身介入?!边@種民主氣氛的影響,可以通過課堂教學過程中優化問題設置達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課件設置預置性問題。但在智慧的課堂教學中,要追求動態生成,使學生參與問題設置中。

如“鋁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教學設計問題組:(1)怎樣用AlCl3制備Al(OH)3?(2)在以上制備Al(OH)3的實驗中,怎樣使Al3+沉淀完全?(3)據Al(OH)3■AlO2-+H++H2O,AlO2-的大量生成是由于H+減少引起的,若在NaAlO2溶液中加入H+,猜想可能發生怎樣的變化?(4)若在NaAlO2溶液中加入過量鹽酸,則會有何現象?(5)根據以上學習,你能歸納出Al3+、Al(OH)3、AlO2-三者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嗎?(6)據上分析,你認為Al3+、AlO2-存在的介質環境有何不同?(7)Al3+存在于強酸性環境中,而AlO2-存在于強堿性環境中,若將AlCl3溶液與NaAlO2溶液混合,兩種環境都將受到破壞,則會有什么現象?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產生一些“錦上添花”的問題。如制備Al(OH)3是用NaOH溶液還是氨水?明礬凈水的原理如何?Al(OH)3是沉淀還是膠體?等等。師生一起將疑點一個個擊破,不僅完成了學習任務,還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

3.根據教學要求設置問題

根據教學要求設置問題,并在教學檢查和教學邏輯中生成問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學生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變成一種習慣,成為一種需要。在教學檢查過程中,對于學生易錯的題型舉一反三,多次面批直至學生掌握該知識點。

如“物質的量”教學設計問題組:(1)展示一瓶550 mL(即550 g)的礦泉水,引發問題:水是由什么微粒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什么微粒組成的?(2)550 g水中有多少個水分子?有多少個氫原子和氧原子?(3)1971年第14次國際計量大會中,確定了七個基本物理量,其中一個就是用來衡量微粒的物理量。假設你作為一名科學家出席這次會議,你應該做哪些事情?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需完成三件事情:一是給這個物理量取名;二是給這個物理量定單位;三是給這個單位定一個標準。設置這樣的問題,不僅把本節課的重點呈現給學生,而且讓學生以一個科學家的身份置于學習情境中,會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

“問是為了更好的答,答是為了引出更好的問?!闭n堂上建立起一種尊敬、質疑和探索的學習氛圍,這就是問題設置的奧秘。問題設置能否最優化,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師充分運用智慧引發教學契機,動態生成問題。分析問題時學生能提出不同的觀點,而不是全體一致、眾口一詞。而獲得答案后教師的回應,因人而異,“從心里發出來的,打到心的深處”。

參考文獻

[1]王磊.化學教學研究與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張發新.課堂教學“問題生成”三環節[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7.

猜你喜歡
問題設置學習質量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教學探究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設問技巧的思考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質量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高中物理“少教多學”模式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問題化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