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出汗”

2015-05-30 10:48王貞虎
聰明泉·少兒版 2015年9期
關鍵詞:汗珠葉尖汗腺

王貞虎

我們知道,人或動物在高溫的環境下或進行劇烈運動后,都會出汗。人通過體表的汗腺排出汗污,耕牛趾間的皮膚和口、鼻的汗腺是它們散熱的部位,狗、豬、貓等動物沒有汗腺,靠舌頭排出體內多余的熱量。兔子散熱靠的是兩只長長的大耳朵。那么植物呢?在炎炎的夏季,它們也會排汗嗎?答案是:植物也會“出汗”。

春末至秋初的清晨,正是氣候潮濕、氣溫涼爽、空氣清新的時刻,如果你來到大自然晨練,會發現一種奇妙的現象:許多植物如櫟樹、苦楝樹、黃果樹、樟樹等高大喬木,水稻、高梁、玉米等禾本農作物,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夏士蓮,滴水觀音等觀賞類植物,它們都會從葉尖或葉緣淌下一滴滴“汗珠”來。這些“汗珠”一閃一閃的,猶如夏夜里的群星。

許多人會問,難道這不是露珠嗎?怎么能把露珠當汗珠呢?

其實不然,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物體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風的夜晚出現。再看,那些植物葉子上冒出來的,它們掉落后馬上又會冒出新的,如此反復,顯然不是露珠。況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會蓋滿整張葉片的表面,而不會從葉尖滴落。

很明顯,我們所見到的水滴,就是從植物體內流出來的“汗水”有科學家做了化驗,發現這些“汗水”里含有少量的無機鹽和其他物質,就跟人類的汗水一樣。

那么,植物為什么會在涼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那么“怕熱”而“汗如雨下”呢?

原來,植物通過根部大量吸水,是需要排出體外的。白天,它們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葉面上的氣孔張開著,大量的水分就通過這些氣孔蒸發掉了,所以我們肉眼看不到它“流汗”??傻搅送砩?,氣孔全部關閉,而根卻源源不斷地在吸水。這樣,植物體內的水分就會過剩,就會膨脹,就會尋找出口,于是葉尖、葉緣上的“水孔”就成了它們的“閘口”。這些水孔位于葉片的尖緣,與植物體內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導管相通。

植物生理學上,科學家們把植物的“出汗”稱為“吐水”。據觀測,芋頭的一片幼葉,在適合的條件下一夜可“吐”出150滴左右的水,一片老葉更能“吐”出190滴左右的水,水稻、小麥等吐水量也很大。

透過“吐水”現象,我們發現:植物“吐水”越多,吸收的水分和養分也越多,根系也越發達。這說明,“吐水”是植物健壯的標志,是農作物高產和樹木繁茂的基礎。對于移栽不久的農作物,如果開始“吐水”了,說明它們也就成活了。

說來也奇怪,許多植物的“汗水”里竟然含有特定物質,如白樺、糖槭、棕櫚樹含糖,一般通過“排汗”的方式排出來。這些“汗水”香甜味美,早在遠古時候就被人們用來釀酒、熬糖。白樺樹每年春季一株“排汗”150升,一株糖槭可排汗360升,一株金邊龍舌蘭能排汗1000升,1萬平方米檜樹每年釋放出揮發油達30千克,l萬平方米白蘚能分泌濃烈的揮發油達數百千克……

某些療養院還利用植物的“汗水”為病人服務。如松樹的揮發性分泌物可治療肺結核,五味子對減輕疲勞、增強視力、養脾安神等有功效,云杉、白樺、椴樹的葉片有殺傷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所以,在城鄉人口密集處,多種這些樹有益于人的健康。

此外,植物的“汗水”還有利于植物的繁衍。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襲人,常引誘某些昆蟲前來授粉、釀蜜。人們根據不同植物“汗水”相親相克的特性,還為植物問作、套種找到依據。如冬小麥行間播種豌豆、棉花,可以增產;小麥的“汗水”對馬鈴薯晚疫病有預防作用,所以馬鈴薯可以種在收割了的小麥地上;相反,小麥的“汗水”對大麻、亞麻、薺菜有抑制作用,它們不宜間種;馬鈴薯與茴香,冬油菜與豌豆,芹菜與菜豆,洋蔥、韭菜與萵苣,它們的“汗水”不相容,不宜搭配;向日葵旁種豌豆,則兩敗俱傷;桑樹下種煙草,將同歸于盡……

有些果蔬在塑料薄膜密閉冷藏的過程中,由于溫度的變化,會引起薄膜內側和產品表面出現水珠。這種現象不利于果蔬的貯藏,果蔬呼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會溶于水中,產生弱酸,破壞產品。

猜你喜歡
汗珠葉尖汗腺
大掃除
足部小汗腺汗管纖維腺瘤1例并文獻復習
汗藏哪兒了
汗珠表情連連看
尋找小汗珠
凹槽葉尖對雙級渦輪氣動性能的影響
清晨的夢
軸流風機葉尖泄漏流動的大渦模擬
腋臭患者腋區頂泌汗腺的分布特點
小切口汗腺層反轉剪除法聯合打包固定治療腋臭的臨床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