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擁堵擔憂不斷上升

2015-05-30 10:48央視市場研究供稿
品牌傳播 2015年7期
關鍵詞:私家車城市居民道德經

央視市場研究供稿

老子在《道德經》中曾寫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正因為有“惡”與“不善”的對比,方能凸顯“美”與“善”的真實。

老子在《道德經》中曾寫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正因為有“惡”與“不善”的對比,方能凸顯“美”與“善”的真實。

當霧霾天成為一種常態,當新鮮空氣、干凈水質成為奢侈品,公眾方才切身地體會到環保的急迫性。然而即使經過多年環保宣傳的浸潤,即使切身感受到環保與生活的密切關聯,公眾的環保意識是否就此得以加強?CTR中國城市居民調查(CNRS-TGI)通過連續多年對全國60城市9萬樣本量進行調查顯示,從2010年到2014年,老百姓對環境的擔憂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般有著顯著提升。

盡管對交通擁堵的擔憂在不斷上升,但私家車出行的比例仍然在急速上升。CNRS-TGI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48%的城市居民表示“汽車對環境的污染和交通擁堵令我擔心”,4年后,這一擔憂在持續,比例增長至55%。但與此同時,每周至少乘坐一次私家車出行的比例從2010年的8%增長至2014年的33%。盡管意識到汽車對環境的影響,但大家似乎并不愿意為此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環保雖重要,但涉及生活的舒適性時,環保行動便后退為一個無落地的概念。從2010年到2014年,環境污染在加重,但CNRS-TGI的調查結果卻顯示,“為了保護環境,愿意改變我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居民比例變動幅度并不大。以購車時看重的技術指標為例,汽車預購者對排氣量的考量遠落后于對安全性、舒適性和操控性的考量。

公眾在為環境污染買單,且寄望于政府挑起環保的重擔。在CTR中國城市居民調查早前的研究中發現,受霧霾影響,空氣凈化器的預購率從2011年到2014年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并成為國人最想購買的小家電。其他諸如凈水器、環保家居飾品等應對環境污染的產品消費也在上升。

老百姓在積極地應對環境污染給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但令人糾結的是,在治理環境、控制污染的源頭時,大多數公眾還是缺乏“匹夫有責”的擔當。當然這里面有諸多的原因,一方面,在實踐環保理念的過程中,相應的配套設施、服務并沒有及時跟進;另一方面,市場上的環保產品價格往往比普通產品高出許多,無法有效轉化為“日常消費”。

然而,若想環保真正實行起來,也離不開個體的積極作為,只有政府、社會、個人共同行動,積極配合,才能讓環保行動真正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中,沒有個體的努力參與,環保理念最終也將止步于紙面,無法接地氣。

猜你喜歡
私家車城市居民道德經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乘坐私家車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對城市居民行為影響的效果
圖說
私家車將逐漸消失
城市居民低碳意識與行為調查分析——以烏魯木齊市為例
北京城市居民的娛樂生活(1949—1966)
關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議案
《道德經》中的領導智慧
《道德經》“雞犬之聲相聞”與《桃花源記》“雞犬相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