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生態做法 摒棄非生態現象

2015-05-30 18:16李永明張穎陳彤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業務學習生態化研討

李永明 張穎 陳彤

自2013年在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教育局與南關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共同倡導下,長春市南關區東長小學確立“課堂教學中生態與非生態現象的研究”的生態課堂研究課題后,在近兩年的研究過程中,始終秉承著“教研結合 實理結合”的原則,堅持不屈不撓、始終如一的研究態度,嘗試通過排查—發現—放大—摒棄—改變—積淀這樣一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研究過程,對課堂教學進行了生態化建設。

一、常規聽課,了解生態現狀

在研究初期,為了了解學校課堂教學中的生態與非生態現狀,領導班子帶領中層主任和學科組長等進行了排查式、隨機式聽課,了解了基本現狀后,又對教師進行跟蹤聽課,組織教師開展互動式、研討式聽課,分析、整理教師們課堂教學中的生態與非生態現象,尋找生態課堂研究的切入點,為課堂生態化研究提供了研究素材。

二、聽后匯總,掌握研究材料

每次聽課后,參與的領導與教師都會進行匯總,并通過全體教師業務學習、領導個別談心等形式進行有的放矢地指導。同時,參與聽課的領導和老師,分別將聽課中的一小段生態或非生態現象記錄下來,進行簡單評論,編寫成文。每學期下來,三位校級領導合計聽課都能達到百余節,大家撰寫的有關生態課堂的文章也積累了百余篇。學校已將部分優秀的第一手資料編輯成集(已完成撰編三集),以待日后再研究、再借鑒、再提升。

三、完善設施,提供生態條件

通過常規聽課發現,學校滯后的信息化教學設備阻礙了生態化教育目標實現的腳步,所以校領導抓住均衡發展這一契機,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在2014年不僅為18個教學班配備了電子白板,實現了班班通,而且改建了現代化的語音室、音樂室、圖書室、微機室、美術室、科普園地、科技拓展室、電子備課室等各功能教室,為生態課堂的有效實施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變換形式,夯實生態理論

1. 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主題式集體備課。學校集體備課仍延續主題式理念,但形式上有所調整,把更多的時間還給了學年組和教研組,而且在學?!罢n堂教學中生態與非生態現象的研究”這一大主題的引領下,各學年組依據本學年課堂教學中的普遍問題確立了自己的小主題進行研究,如一學年語文組的“生態化隨文識字的研究”;三學年數學組“生活化即生態化數學教學的研究”;英語組“生態情景中學英語的研究”等等。

2. 引領與匯報相結合的主題式業務學習。為了使業務學習更具實效性,學校變一言堂式的讀與記為引領與匯報相結合的論壇式業務學習。相繼開展了“探索教育教學 叩求職業幸?!?教育教學論壇;“資源共享 全面提升”的外出培訓學習后的二次傳導;“關注熱點 聚焦生態教育”的骨干教師引領式培訓等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業務學習。

五、主題活動,促進生態發展

1. 開題儀式,明確研究任務。在成功申報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中小學生態課堂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子課題“課堂教學中生態與非生態現象的研究”后,我校便在本校多功能教室隆重舉行了開題儀式。此次開題儀式雖然沒有邀請專家、領導,但校領導班子及課題組成員無一缺席。整個過程規范、具有時效,此次課題的生態化開題,對學校來說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是學校在“以研興校 以研促教”的辦學道路上邁出的一大步,更為我校的生態課堂研究奠定了基礎。

2. 立足常規,關注生態細節。課題研究初期,為了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示范與引領的作用,促課堂教學向生態式發展,校領導與中層主任共同研究,分別從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音樂六個學科中挑選了15名有代表性的教師,開展了“東長小學‘立足常規 關注生態細節”每人一課研討活動。此次活動最精彩的環節莫過于授課后的評課與討論,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們都能夠針對某一節課中的某個生態或非生態現象加以深度剖析,特別是張穎校長制作的精彩短片和精準的總結發言,更使全體教師在回首過往中明確了生態課堂的研究方向。

3. 關注細節,研析生態。課題研究中期,在骨干教師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的基礎上,學校(下轉 151頁)(上接 149頁)開展了以“關注細節 研析生態”為主題的多維式每人一課教學活動?;顒臃譃檎f課、講課、評課三種形式,教師全員參與自由選擇,分項目集中展示。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促進了全體教師的共同成長,更推進了全校課堂生態化的腳步。

4. 生態之美,點滴之中。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團隊研究是促進教師快速成長,提高研究進程的佳徑之一,于是在以上活動的基礎上,學校繼續開展了主題為“生態之美 點滴之中”的團隊研究成果匯報活動。本次活動最大的亮點在于變個人智慧為集體展示,變被動參與為自主編策?;顒訙蕚潆A段,先由各研討小組確定研討主題(語文研究團隊的第一學段“歸類識字教學策略研究”、第二學段“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探索”、第三學段“走好文言文學習的第一步”;數學團隊的“關注基本活動經驗 提升數學課堂實效”;科任團隊的“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等);自主申報展示形式(說課、講課、評課、集體備課、課后研討等);學校再依據各研討小組的申報安排具體的展示時間。展示活動過后,張穎副校長組織全體教師召開了“生態之美 點滴之中”教學研討總結會議,在會議中張穎副校長親自準備并主講,她從“準備充分 有序實施、立足實際 創新方式、主題具體 彰顯特色、明確問題 總結提升”四方面進行了詳實而又真切的總結。

“走心的設計,用心的研討,潛心的總結”,這就是東長小學開展教研活動的真實寫照,也是東長小學常年來扎扎實實開展教研工作的具體體現。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工作狀態,才使得東長小學的教學生態化研究在近年來得到了顯著的成果與效果。

生態課堂是一個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課堂,生態課堂的研究是教育發展的一條陽光大道,然而在這條路上,我校還有少部分教師腳步遲緩,課堂還未能做到全員的生態化,通過研究雖整體水平有所提升,但提高的速度和幅度還不大,在今后的研究中,我校將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以上問題,想辦法、謀思路、聚焦“課堂中的生態與非生態現象”開展有的放矢地“生態課堂全員提升,幸福每一個學生”的踏實研究。

猜你喜歡
業務學習生態化研討
生態產業化 產業生態化
GSM與FDD、NB-loT融合組網研討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科技園區生態化創新發展分析
初中數學教改之我見
研討式教學中的研討題設計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
建筑工程預算控制研討
語料庫與生態化英語教學模式
生態化生存:“打群架”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