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信息技術融合 推進生態課堂建設

2015-05-30 19:21婁穎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調研學科信息技術

婁穎

生態課堂是回歸自然、崇尚自主、整體和諧、交往互動、開放生成和可持續發展的課堂,是學生學習、成長,完善生命發展、提升生命質量的場所。在信息化發展迅速的今天,要真正落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師應當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通過對中小學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現狀的調查和存在問題的分析,探討推進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生態課堂建設的有效做法。

一、深入基層調研,尋找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生態課堂問題

作為教研員,為了在改進課堂教學,促進生態課堂建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筆者深入13所中小學進行調研,聽課學科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信息、綜合、音樂等,交流與研討的方式有領導匯報、現場聽課、教師交流,調研的主要內容是中小學信息化環境下生態課堂的建設情況。

通過本研究,一方面對南關區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有了進一步了解,研究結果可以為我區信息技術教育與培訓的開展提供有效參考;另一方面,利用問卷調查及訪談分析等教育研究方法來進行工作調研,促使筆者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強學科整合工作的客觀性與科學性,使筆者工作思路與工作內容更切合基層教師需要。

二、關注教師本體,探索現代化教學手段下的生態課堂教學模式

調研期間,筆者把“調研與實踐”融為一體,把“學習與思考”貫穿始終,親身感受到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教學發生的新變化,取得的新成果,同時也發現了課堂教學改革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影響中小學教學質量的“癥結”性問題。

(一)調研情況

縱觀中小學的課堂教學,都基本上能按照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教材、學生的實際,教師能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層次地進行教學活動,大部分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學會所學內容,并能較熟練地進行應用。

發現優點的同時,筆者也深切感受到課堂教學存在很多不足:

1. 過于注重形式。很多老師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還停留在創設教學情境的低層次階段,不能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更談不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2. 現代化信息手段不會用。很多教師把電子白板、一體機,作為電腦和電視的顯示屏幕,不會使用軟件的交互功能,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強。

3. 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不重視。多數教師只關注學科教學知識,不重視學科教學中學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發布信息能力差。

(二)改進措施

設計提高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研修活動,即“六環”、“五步”的培訓策略,探索現代化教學手段下的生態課堂教學模式。

1. “六環”——技術驅動策略?!傲h”是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的六個環節,即“需求調查-內容精選-個別培訓-專業引領-效果檢測-形成培訓課程”等六個環節?!傲h”在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策略中側重于對教師的“培訓”,主要解決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技術問題。

2. “五步”——能力驅動策略?!拔宀健笔翘岣呓處熜畔⒓夹g應用能力培訓的五個步驟,即“整合特色-模擬實踐-再次交流-再次實踐-形成成果(案例或論文)”等五個步驟?!拔宀健痹谔岣呓處熜畔⒓夹g應用能力的培訓策略中側重于教師的“應用”,主要解決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問題。

三、狠抓常規應用,促進現代教育技術支撐下的生態課堂發展

狠抓常規課堂中信息技術應用的目的是在實踐中養成教師的使用習慣,最終實現優化生態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

為此,筆者提出“面向學生、走進課堂、服務教學”的要求,堅持從以下三個方面狠抓應用工作:一是以制度推應用。根據基層教師應用要求,制定相關研修制度,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融合。二是以典型帶應用。南關區將積極打造“加速信息技術融合,提高生態課堂教學質量”的典型,以典型學校帶動大眾應用。發揮“示范一校,受益一片,帶動周邊”的示范作用,以加速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三是以活動導應用。以活動為載體,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鼓勵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立爭在短期內實現“三個提高”,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當然,信息技術在常規教學中的應用習慣,需要逐步培養,更需要全體任課教師主動學習和實踐,從而有效的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真正地打造出一種自然、和諧、開放、創新的生態課堂。

猜你喜歡
調研學科信息技術
【學科新書導覽】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超學科”來啦
腳踏實地扶貧調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