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錦州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

2015-05-30 10:48楊倩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監護人兒童家長

楊倩

【摘 要】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不僅關系到兒童自身的發展,也是當今備受關注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希望通過本次調查研究能夠探索出本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提出科學有效地促進家庭教育的內容、途徑、策略,能夠為農村地區解決此問題提供一些現實的參考方法。

【關 鍵 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边@一論述,深刻地指出了家庭在人一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家教在人一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我們進一步深化認識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設的重要基礎指明了方向。

據《2014中國城鄉家庭教育現狀白皮書》顯示,37.82%的家長不了解家庭教育方法,26.19%的家長沒時間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成為未成年人教育的“短板”。特別是在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中,家庭教育缺乏的情況尤為嚴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既是兒童自身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縮小城鄉差距的有力支持,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一、調查目的

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調查研究能夠全面了解本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探索出科學有效地促進家庭教育的途徑、策略和方法,通過這次調查的科學操作與規范運行,能夠為農村地區解決此問題提供一些現實的參考方法。

二、調查對象

本文將研究對象:父母雙方長期流動在其他地區務工,未隨同其父母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留守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或需要其他親人照顧,年齡在6~14周歲的適齡上學兒童。本文所稱的農村留守兒童也就是在這一年齡范圍內的進城就業農民留在原戶籍所在地的子女。

本次調查對象是錦州市太和區6~14歲留守兒童,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主要調查對象為4~9年級的58名留守兒童,調查方法為問卷調查。對1~3年級的留守兒童主要采用觀察的方式了解其情況,對典型的留守兒童家庭進行訪談。

三、調查內容

1. 留守兒童的基本狀況:親情溝通狀況、學習情況、心理狀況。

2. 家庭教育情況:父母或監護人的教育方式、方法、家庭教育理念。

3. 家校合作情況:家長與學校、學校與家長的聯系溝通情況。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56 份,其中初中卷21 份,小學卷35 份;共訪談班主任、教師12人,校長或教導主任6 人,監護人14 人,留守兒童個案追蹤觀察3人。通過調查研究,我們了解到本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留守兒童家庭環境呈現“一高一低”

家庭環境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環境,家長的文化程度、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通過調查發現,本地區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存在隔代監護比例高、家長文化程度相對低的特點。

1. 留守兒童隔代監護比例較高。留守兒童與父母的長期分離導致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體由父母變成了其他監護人,其中絕大多數是祖輩或其他親戚。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主要監護人年齡在60歲以上的占35.1%,年齡在60歲以下的占64.3%。由于多是隔代監護,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文化程度不高,在指導孩子學習方面力不從心,再加上溺愛,管教不嚴,許多留守兒童自律性較差,學習無人督促。

2. 留守兒童監護人文化程度偏低。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主要監護人在文化程度方面,沒上過學的占2%,小學文化程度占22.4%,初中文化程度占66.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2%。通過調查孩子在“如果考試沒考好,大多情況下,你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問題上,36.2%的孩子認為自己平時不夠努力,41.7%的孩子認為由于沒有老師或家長的指導,7.9%的孩子選擇了客觀原因,16.3%的孩子認為自己本來就不行。這從一方面也反映出留守兒童監護人對孩子的學習關注不夠,沒有能力對孩子的課業進行輔導和監督。

(二)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呈現“三少”

為了解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我們分別從家長家庭教育理念、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情況、家長主動聯系學校等方面設計問題,調查結果顯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三少”,即科學的教育理念少、對孩子溝通了解少、家長主動聯系學校少。

1. 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少。留守兒童大部分是由祖父母監護,因此形成了隔代教育。他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也很少意識到監管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采用溺愛的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上的滿足。他們較少在精神層面去關心孩子,不去嚴格地管理和教育,認為只要孩子不犯大錯就不用管,“重養育、輕教育,重生理、輕心理”的現象嚴重。

2. 家長與孩子的聯系溝通少。親情關系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許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少了,孩子想對父母說的話,沒有機會訴說,這種愛的缺失會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調查顯示,82.4%的孩子表示經常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希望父母能每天和自己聯系一次的占35.2%,希望每周聯系一次的占43.7%。以上原因直接導致留守兒童產生“親情饑渴”。

3. 家長與學校主動聯系少。調查顯示,家長或監護人主動與老師聯系情況很少,近兩年中,家長沒有主動聯系班主任的平均約為24.1%。通過訪談我們發現,監護人最關心的是留守兒童的學習,其次就是生活,而對于他們的思想品德、興趣愛好、能力特長方面則很少關心,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去關心。

(三)學校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呈現“三不”

學校肩負著家庭教育指導的責任,學校應積極引導家長樹立為國教子的思想,幫助家長掌握科學育子的方法。但是從調查統計分析結果來看,目前學校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呈現出教師主動家訪比例不高,學校家庭教育指導頻率不足,家校合作反響不夠理想的“三不”特點。

1. 教師主動家訪比例不高。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我們了解教師上門家訪情況,近兩個學期中,沒有被家訪過的家長平均為51.2%,被家訪一次的平均為29.9%,被家訪兩次的平均為12.7%,其中,小學比例高于初中。值得注意的是,為完成學校任務而去家訪的教師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初中學段為28.1%,小學為15.8%,老師的家訪有任務式的成分,缺乏主動性。

2. 學校家教指導頻率不足。調查數據顯示:有51.9%的留守兒童家長參加班主任組織的專題家長會,還有約48.1%的家長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家長會。這里可能一方面學校班主任組織了,但是家長沒有參加;另一方面可能學校班主任沒有組織過,家長沒有機會參加。兩個學期一次也沒有參加的家長比例占到48.1%,說明學校家教指導的頻率和覆蓋面都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

3. 家校合作的效果不夠理想。

(1)從留守兒童家長對到學校參加家長會意愿來看。首先,約有87.9%家長得知學校要開家長會了,都表示“愿意參加”,其中小學的家長比例最高為91.2%,初中家長“愿意參加”的比例約為83%。家長對家長會的參與度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長會的組織形式過于單一、內容過于籠統,家長基本上是處于單向的、被動的,缺乏雙向交流和主動性。

(2)從班主任對家長配合學校教育的程度看。通過訪談,我們發現,在家?;又?,班主任認為家長“積極配合”和“比較積極配合”的約為66.4%,“不太配合”和“不配合”的家長約為13.8%,還有約20%的家長一般配合。因此,如何幫助這“不愿意配合”和“不配合”的13.8%家長樹立起對學校的信任,樹立起對孩子的信心,是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應該完善的地方。

五、主要結論和對策建議

家庭、學校和社會是“留守兒童”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主導,社會教育為補充和延續,三者必須相互配合,和諧發展,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改變父母和監護人的家庭教育觀念,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在不能改變留守狀態的情況下,父母和監護人應發揮主動作用,高度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擔負起為國教子的責任。

1. 父母要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父母不能因在外打工而忽視其教育責任,父母應改變出于“愧欠”心理而實施“物質補償”的做法。父母應意識到將孩子完全托付給學校是不對的,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離開了家庭教育是完全不科學的。家長可以通過網絡、書籍、報刊、電視等各種渠道等方式了解家庭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知識,了解兒童成長客觀規律,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點,學習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能不斷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水平。

2. 父母要多與子女交流,彌補孩子的情感缺失。在正常的家庭生活狀態下,父母與子女間情感交流活動十分密切,子女對于父母的依戀等情感體驗正是兒童成長的重要條件。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失去了與父母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可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1)父母應盡可能地多與子女聯系,加強彼此間的情感溝通,以便了解孩子思想動態。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學習情況,還要多關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狀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情,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2)有條件的父母應盡可能多回家看望子女,或利用節假日將孩子接過來,彌補長期外出造成的親子情感的缺失。

(3)外出務工的父母要經常與監護人或老師保持聯系,及時進行交流,這樣,父母可以及時了解子女在家在校的情況,以便及時對子女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

3. 監護人要增強責任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監護能力。作為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應高度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監護的責任,拋棄原來固有的落后教育觀念,不僅要關注被監護人的學習成績,而且要加強被監護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促進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困難,應及時向務工父母和學校教師尋求幫助,多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請教教育孩子的方法,積極配合學校教育。

(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

2010年《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中指出:指導留守兒童家長增強監護人責任意識,認真履行家長的義務,承擔起對留守兒童監護的應盡責任;指導農村留守兒童家長或被委托監護人重視兒童教育,多與兒童交流溝通,對兒童的道德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充分關注。為此,學校應充分發揮教育功能,關愛留守兒童。

1.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各中小學校在新學期開學時,將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并實施分類管理。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護人及臨時監護人的情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更多地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心理狀況,關注他們的成長變化,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

2. 開辦特色家長學校。學??梢远ㄆ谡匍_留守兒童專題開家長會,專門開設隔代家長學校,這主要是針對老年人教育觀念陳舊、重養輕教、嬌慣溺愛的情況而開設的特殊家長學校,是家長學校的一種創新模式。利用雙休日,或者假期把留守兒童的隔代家長們請進學校里來學習和座談,向他們講授一些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常識等,也請他們來講講自己在教育孩子時存在的困惑。通過學習和討論,使家長們掌握科學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也使他們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主動性。

3. 進行深入家訪。對于留守兒童,教師要多主動進行家訪,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及時了解留守兒童在家的生活狀況和學習狀況,指導指導監護人要及時了解孩子,配合教師管理,做好教育工作。家訪后,教師認真填寫家訪活動記錄表,詳細記錄學生動態,為學校后期的關愛留守生活動提供材料。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讓他們認識到有老師在關愛著他們,從而使他們從心靈深處感受到愛的溫暖。

4. 開展心理咨詢及輔導。

(1)設立心理咨詢室。學校心理老師有責任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團體輔導和個別咨詢服務,及時發現和疏導孩子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心態。學??梢蚤_設心理咨詢室或設立悄悄話信箱,安排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將課堂講授與個別咨詢結合起來。

(2)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學校還可以開設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定期組織家長參與學習,從而幫助留守兒童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師生之間開展結對幫扶。學校應積極,鼓勵有經驗的老師擔任這些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經常和幫扶的學生談心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以及心理需求,給他們更多的關注、關心和關愛,并把談話的過程、談話后學生的表現進行詳細記錄。

5. 開設網絡“親情聊天室”。學??梢岳靡延芯W絡條件和設備為留守學生建愛心“聊天室”,開辟“親子視頻”,架起留守兒童與父母溝通的愛心橋,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子交流,讓孩子與父母的距離不再遙遠。

6.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學校要為留守兒童多開展一些活動,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如讀書知識競賽、才藝展示、演講比賽等,還可以開展孝老敬親等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孩子的感恩之心。學校定期對家長開放,請家長到校聽課、觀摩教育教學活動。這不僅能讓家長直觀地了解學校教育現狀和孩子的表現,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過觀摩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得到啟發,進一步改善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

7. 培訓教師,提升教師指導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是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在指導家庭教育方面有許多便利條件和優勢,學校首先要提高班主任指導家庭教育的意識,將提升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作為教師專業培訓的一個部分,有計劃地安排培訓的內容和培訓方式,從轉變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觀念開始,研究形成有針對性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案例,推廣家庭教育指導的好經驗以及有效的指導方法,在實踐中提高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

(三)政府積極履行職責,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

1. 改革戶籍學籍制度,留守兒童隨父母外出就讀。針對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而進行的戶籍制度改革,應破除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身份界限,取消城市辦學對農民工子女的借讀費和贊助費。要充分挖掘現有的公辦教育的資源,盡量讓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或興辦專門招收農民工子女的公立學校,讓更多的農民工子女能跟隨父母進城就近讀書。

2. 建立農村“寄宿制”學校,加大對義務教育的財政投入。實踐證明,寄宿制學校對留守兒童的積極作用明顯,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父母外出之后留守兒童面臨親情的缺失,容易產生內心孤獨、無助,寄宿制學校的集體生活和同伴之間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并緩解留守兒童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我們提倡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推廣寄宿制。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新時期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我們只有不斷思考工作中存在的新問題,探索新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盧德平.中國弱勢兒童群體:問題與對策[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35.

[2]“留守孩子”渴望親情滋潤[N].楚天金報,2004-6-21.

[3]盧德平.中國弱勢兒童群體:問題與對策[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35.

[4]趙忠心編著.家庭教育學:教育子女的科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周林,青永紅編著.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48.

[6]葉敬忠,楊照主編.關愛留守兒童:行動與對策[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歡
監護人兒童家長
石獅市婦聯依職權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監護人責任之探究
留守兒童
家長請吃藥Ⅱ
六一兒童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中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2008年4期)2008-12-22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4期)2008-03-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