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015-06-05 20:18趙亞東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學法指導學習興趣閱讀教學

趙亞東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要深入鉆研教材,找準學法滲透點和切入點,運用比較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教法上更要靈活且要大膽創新,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學習興趣;學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17-01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是又是難點之一。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倍谛W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有許多教師忽略了學生的閱讀教學,只是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寫作教學上,因為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語言組織能力始終跟不上年級步伐,難怪有好多語文教師成天責罵自己的學生上五、六年級了還不會寫作文。這種現象,在小學極為普遍,要知道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才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那么究竟該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追根朔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亦是如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要多積累,多創新,多探索,尋找一些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這樣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有多年,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總會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向學生明確提出若干個帶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以自讀的形式追根塑源: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劃出要點,以便在課堂中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閱讀能否開展,關鍵在于教師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過易,缺乏思考性;學生往往會覺得“易如反掌”;過難,思而不得,讀而不知所措,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喪失自讀信心。因此,一定要掌握難易程度,如果課文確實較難理解,則可以提出幾個階梯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尋求正確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學生對問題產生興趣,似有所悟,躍躍欲試,甚至自發展開討論,這就可能促進求解性閱讀的自覺進行。如筆者在教學《中彩那天》時,先提出這樣一些問題:⑴文中的父親一共買了幾張彩票?(2)都是給誰買的?(3)中獎的那張是誰的?(4)父親最終是怎么做的?(5)他為什么要這樣做?(6)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根據思考問題,認真閱讀課文,既抓住了中心句,又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還懂得了做人要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即便是對方忘記了也要兌現承諾的道理。

同時閱讀能力的培養來源于學生對整篇課文詞句的理解和中心的把握,只有學生置于具體教材的特定語言環境之中,抓住極富表現力的關鍵詞句進行反復品味,了解作者如何表達整個故事的中心,才能通過一篇篇課文的學習,把閱讀能力的提高向著一個較高的層次推進。如筆者在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時,先讓學生畫出文中的所有成語、詞語,然后讓學生通過查工具書,并聯系上下文,結合整個故事,深入理解詞意,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大聲朗讀課文,把自己置身于奪瀘定橋時的那種艱難與驚險之中,從而深入領會課文中心。如“搖搖晃晃”、“心驚膽寒”、“震耳欲聾”、“千鈞一發”、“奮不顧身”等詞語的理解,完全可以讓學生閉上眼展開豐富的想像,去理解橋的簡陋,地勢的兇險,戰爭的激烈以及紅軍戰士不怕犧牲,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意志。

二、比較閱讀,開拓學生視野

不論是數學教學,還是語文教學,比較法在任何時候都能體現出其不同的作用。而從語文教學方面看,比較法是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方法。比較可以使學生在學新課時聯系舊課,實現學習過程正遷移收到開闊視野,啟發思路的效果。在小學教材中,體裁相同而主題不同的文章,主題相同而體裁不同的文章,同一體裁、主題而選裁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過比較閱讀來了解其內容,揣摩其技巧。如《魯班學藝》與《景陽岡》,同寫人,都是表現了“技藝高超”這一主題,魯班手藝高超,武松武術高強,但體裁不同。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自讀、分析,便會得出結論:要反映相同的主題,可以選用不同的體裁?!遏敯鄬W藝》采用民間故事的形式,可以達到目的;而《景陽岡》則運用小說這一形式,同樣達到目的。再如《小音樂家揚科》和《凡卡》都是小說,都是通過描寫舊時代兒童的悲慘遭遇來揭露舊制度的罪惡,但選材不同。圍繞選的的問題,學生反復通讀兩篇小說,便可以找到答案:《小音樂家揚科》選材于波蘭,以小揚科有音樂天才,卻因為喜愛音樂而受到死亡的威脅,從農村來到城里當學徒,但仍然過著苦難的生活為材料。上述閱讀,學生在比較中學會辨別,在比較中抓住特點,在比較中培養了能力,可謂收益不少。

三、學法指導,得體而有實效

首先在于教師深入剖析教材,透辟把握教材特點,找準學法指導的滲透點、訓練點和切入點,這樣的學法指導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例如,針對人教2001課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一文進行學法指導。首先要對教材進行認真的鉆研、深入地剖析,把握了教材具有鮮明的三個特點:一是文情并茂。全文字里行間洋溢著志愿軍戰士和朝鮮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蕩著千萬人的心。二是典型動人。作者細膩刻畫了主要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表達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這個中心思想,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和動人心魄的感染力。三是結構嚴謹。課文前三段都采用了基本格局和學法指導的基本程序,即憑借典型段落激情入境,精心指導學法,引導學生剖析文章結構,揭示行文規律,體會文章內容的感情,水到渠成,歸納中心,扎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啟發、誘導,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求取最佳的讀法,專心致志地、自學地去讀,邊讀邊議,比較異同,釋疑解難,力求創新,從而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適應未來的需要。

猜你喜歡
學法指導學習興趣閱讀教學
讓英語后進生也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加強學法指導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