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振興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研究報告

2015-06-08 16:56張永春白瑾蔣濤
西部學刊 2015年5期
關鍵詞:哲學社會科學振興

張永春+白瑾+蔣濤

摘要:哲學社會科學因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們以西安為主,兼及廣州、廈門、南京、青島、濟南等市社科院的各項指標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目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而大力振興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舉措包括:1.強化領導是關鍵——全面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強化各級社會科學基金領導小組的功能,盡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普及條例》。2.按需選題是路徑——增強選題的需求性、科學性、操作性。3.人才隊伍是主力——強化六支社科隊伍的整合與使用。4.科學創新是生命——社會科學必須從事后的解釋性研究為主升華為事前的創新性研究為主。5.科學應用是目的——強化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強化社科成果的轉化機制,強化專家學者在重大決策前、中、后的發言權。6.財力保障是后盾——對社會科學的投入與經濟增長率同步。要使穩定性經費和競爭性經費的比例達到6:4,并逐步提高到7:3水平。7.規劃未來是方向——盡快制定“十三五”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

關鍵詞:振興;哲學社會科學;大有作為

中圖分類號:C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為了促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我們以西安市為主對部分副省級城市的社科院進行了問卷調研。

一、哲學社會科學大有作為

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為,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的五大功能,這就是“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哲學社會科學是國家和民族思維能力、精神狀況和文明素質的標志,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從全國來看,“中國夢”的理論和實踐,為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廣闊空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諸多領域,都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新的歷史任務,需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堅持把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為研究重點和主攻方向,準確把握發展大勢,緊緊圍繞實際,切實加強對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課題的研究,提出對加快發展、科學發展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委和政府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真正發揮好“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創造性地運用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和領域的理論與知識,促進現代化建設實踐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良性互動。

西安社會科學一級學科實現了全覆蓋。目前,西安社科界已經形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歷史學、人才學、法學、文學、黨史黨建等一大批優勢學科,其中歷史地理、歷史考古、價值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社會學、公共管理、行政法學、社會保障、老年人口學研究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富有地方特色的漢唐文化及遺址保護研究、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研究方興未艾。

社科院是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各地黨委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智庫。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地方社科院,在為當地黨委政府做好智囊團的同時,都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確立了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領域,豐富和拓展了社會科學的研究范疇和研究方法。為了更好地促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2014年7月,西安社科院選取了六個社科院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就科研力量、科研經費、成果展現、研究特色、立院思想、人才引進等方面設計了14個方面的問題,調查問卷的匯總情況如下。

表一:西安社科院與廣州、廈門、南京、青島、濟南社科院

2013年的各項指標比較

人員編制

(其中科研人員對比) 科研人員所占百分比 財政撥款的總量(萬元) 人均科普經費(元) 科研經費(萬元) 人均科研經費(萬元)

西安 23/43 53.5% 600 0.02 180 7.82

南京 23/50 46% 1138 0.1 50 2.17

廈門 6/7 86% 267.71 2 170 28.33

青島 32/60 53.3% 1340 1 280 8.75

濟南 24/39 61.5% 764.85 1 404 17.56

廣州 140/165 84.4% 5300 5.5(2011年) 3208 22.91

表二:2013年西安社科院與廣州、廈門、南京、青島、濟南

社科院的特色研究比較

西安 南京 廣州 廈門 青島 濟南

特色 漢唐文化及遺址保護研究;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研究 南京地域文化;和平學;地方法治建設;城市形象傳播研究;國土資源管理 黃埔軍校研究;近代廣州城市史研究 地方史文化研究;兩岸口述史研究 藍色經濟研究 濟南地方歷史文化研究;人才學研究

二、哲學社會科學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社科成果轉入決策的效果不佳。一方面轉化機制難以形成,很多有價值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成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另一方面表現在部分科研人員不重視轉化成果的研究,致使能夠轉入決策的成果較少。下圖可見一斑。

圖一:六個副省級城市社科院2013年副市級以上領導批示數量(單位:個)

(二)人均社科科普經費偏低。據相關部門統計,2011年,北京、上海、廣州、寧波、廈門等城市,市本級財政科普專項投入與常住人口的比例都超過2:1,即人均科普經費大于2元。廣州市比較高,2011年已達到了5.5元。與2012年全國人均科普經費3.31元相比,投入還是遠遠不夠。西安社科院有20萬元用于社科普及活動,按照860多萬常住人口平均,每人僅有2分錢科普經費,社會科學科普經費缺乏已經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圖二:六個副省級城市社科院2013年人均科普經費(單位:元)

(三)思想上不夠重視社會科學事業。當前,全社會對哲學社會科學的作用和價值普遍認識不足,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視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和文件中,在實際中缺乏足夠重視和投入。黨中央文件規定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四個同等重要”沒有落到實處。

(四)社科經費投入較少,社科人才工資待遇較低,缺乏長效激勵機制。據調查,大部分科研機構的正常事業費和競爭性項目經費的比例為3:7左右。由于缺乏穩定經費支持,社科人才花費大量精力爭項目,科研方向不穩定,科研質量受到影響。黨校系統和社科院的所有專業技術人員,都是各單位考核任務的主要承擔者,單位在黨委政府的年終考核被評為優秀、良好、合格以后,財政卻沒有安排他們的考核獎金,讓各單位領導十分頭疼,也挫傷了社科專業技術人才的積極性。

(五)社科專業研究人員編制太少。例如西安市社科院(社科聯)是專門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和統籌協調管理的機構,但自1984年成立以來,一直小規模運作,編制一直局限在43人,除去行政人員,真正從事專業社科理論研究的人員僅有23人,僅占全院編制的53.5%。

圖三:六個副省級城市社科院研究人員占編制的百分比(單位:)

(六)社科人才隊伍的質量和結構還不能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人才結構有輕有重,結構比例不盡合理。社科人才隊伍是典型的"矮胖型"金字塔結構——塔基龐大而塔尖低矮,即社科人才資源雄厚,但高層次創新人才缺乏?,F代化發達國家擁有"健壯型"社科人才金字塔結構——體現社科人力資源規模的塔基龐大,體現高層次創新人才水平的塔尖很高,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視。

三、大力振興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舉措

大力繁榮發展西安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服務決策的意識,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廣大市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著重強化應用對策研究的針對性、時效性、科學性、操作性,充分發揮新型智庫的作用,努力提高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大力振興西安哲學社會科學的總體目標是,努力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并且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把為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作為首要任務,努力把社科界建設成為“思想庫”和“智囊團”。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形成具有學科特點、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形成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人才培養選拔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能夠在全國全球產生良好的學術影響。

(一)強化領導是關鍵——全面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強化各級社會科學基金領導小組的功能,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會議。課題組建議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普及條例》。

持續開展以黨委和政府規格舉辦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和表彰工作。以質量和應用為導向,進一步完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勵制度,增加獎金額度,建立健全成果分類評價標準,探索建立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成果受益者參與的多元多方評價機制。加強對理論創新和社會科學服務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優秀人才的獎勵和宣傳,充分發揮獎勵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增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使命感和榮譽感。要完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獎勵制度,把獎勵與充分調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結合起來,與鼓勵多出優秀成果、多出優秀人才結合起來,與促進理論成果更充分地運用于黨和政府決策、運用于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重獎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重大科研成果,除了過去傳統的評出一、二、三等獎之外,增加“最佳創新團隊獎”、“最佳決策應用獎”、“社會科學大師獎”。

(二)按需選題是路徑——增強選題的需求性、科學性、操作性。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要服務于中國夢的偉大實踐,服務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服務于城市精神的培育、研究、提煉。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要服務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經常向哲學社會科學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問題,注意把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運用于各項決策中,運用于解決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中,使哲學社會科學界成為黨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三)人才隊伍是主力——強化六支社科隊伍的整合與使用。1.以社科基金課題為工作抓手。每年定期發布征集后篩選出來的課題。整合和調動六支隊伍申報課題,深入調研,最后精選出針對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課題,報黨委政府領導決策參閱。2.以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為工作抓手。社科聯是社科研究的一大重要方面軍,能夠為黨委政府提供科研支持和決策咨詢,社科聯負責地區社科研究工作者的聯系、組織和協調,承辦社科類優秀理論成果評獎活動,開展社會科學知識普及活動。3.以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為工作抓手。持續開展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和表彰工作。以質量和應用為導向。4.以每年一次的“發展高層論壇”為抓手。每屆論壇可以有不同的主題側重,作為論壇的副標題,例如“十三五”發展戰略、創建文明城市與城市精神、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構建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等等。邀請四大領導班子的領導、國內外專家學者、社科界六支隊伍參會,各個方面共同奉獻大發展的真知灼見。

(四)科學創新是生命——社會科學必須從事后的解釋性研究為主升華為事前的創新性研究為主。我們必須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創新性、戰略性、超前性研究,完善以創新和應用為導向的科研評價制度,應該構建以創新、質量、能力為重點的社科人才評價機制。這是改革評價機制的主攻方向。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創新組織管理,強化開放合作,全面提升綜合創新能力。依法保護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產權,推出對理論創新和文化傳承創新具有重大影響的標志性成果。社科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重點是以培養創新能力和實現創新業績為核心,推動人才隊伍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通過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強度,營造寬松自由、公平和諧、健康向上的創新文化,加快支持社科人才創新的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鼓勵和保障創新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激勵、規范、保護人才的創新行為,促進社科創新人才輩出、創新團隊集結、創新成果涌現、創新活力迸發,形成社科人才隊伍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建設創新國家目標的實現。

(五)科學應用是目的——強化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強化社科成果的轉化機制,強化專家學者要在重大決策前、中、后的發言權??茖W應用最重要體現在社科成果轉入決策,社科成果要能夠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批示,從理論調研成果轉變為實施方案。我們必須推進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轉化應用,同時,社會科學專家學者要主動與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接,幫助他們提出提案和議案,積極主動接受“兩會”代表的委托,在“兩會”之前進行調研,請他們把社科調研成果帶上“兩會”,參政議政,轉入決策。全力以赴把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文化藍皮書出成精品,每年贈送給領導班子、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高等院校圖書館和社會科學的院系、黨校培訓班學員等等,充分發揮其決策參考效益、學術效益、教育效益、社會效益。實行社科成果定期發布制度,推動研究成果轉化。各地社科院增加《領導參閱》的刊出頻率,專門留出領導批示的位置。積極籌備出版《社科知識與百姓生活叢書》。

(六)財力保障是后盾——對社會科學的投入與經濟增長率同步。要加大對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財政投入,保證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經費和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每年都有所增加,以前一年社會科學事業經費和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為基數,第二年對社會科學的投入與經濟增長率同步提高。要使穩定性經費和競爭性經費的比例達到6:4,并逐步提高到7:3水平。財政從2015年起應該安排黨校系統和社科院的所有專業技術人員年終考核獎金,使各單位考核任務的主要承擔者來年更好地發揮積極性。各地應該進一步大幅度提高目前每年很少的科普經費,這筆經費從財政經費中專項支付,以每年100萬元科普經費為基數,按照每年財政收入的增長率,年年增加科普經費,構建可持續的長效動態增長機制。

(七)規劃未來是方向——盡快制定“十三五”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課題組調研得知,南京市正在制定今后五年社科強市實施意見和規劃。社會科學界理應盡快啟動制定“十三五”(2016年——2020年)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這是大力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社科“十三五”規劃應該準確研判未來五年社科發展的基本趨勢和階段特征,科學提出“十三五”時期大力繁榮發展社會科學的總體目標和分類目標,把握問題導向,突出創新應用,使社科“十三五”規劃更加符合發展實際,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和堅實的智力保障,為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奉獻真知灼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2004年1月.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2015年1月.

作者簡介:張永春,男,西安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社會學所所長,研究方向為社會學。

白瑾,女,西安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政治學。

蔣濤,男,西安市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調研員,研究方向為科研管理。

(責任編輯:楊立民)

猜你喜歡
哲學社會科學振興
新常態下東北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的途徑及創新
東北糧食物流發展研究
如何繁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從供給側改革談東北機械工業振興
高職院校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價值和路徑探析
中菲談“振興”五大領域合作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視閾下的出版學構建
努力肩負起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使命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