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供給側改革談東北機械工業振興

2016-11-19 12:48張海鷹
中國集體經濟 2016年27期
關鍵詞:振興供給側改革東北

張海鷹

摘要:在2015年11月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概念,其旨在調整經濟結構、實現要素之間的最佳配置,從而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機械工業作為東北地區的關鍵產業,對其進行改革振興是促進東北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供給側改革概念的提出給東北機械工業的改革和振興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東北;機械工業:振興

“十一五”時期,國家“關于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政策給東北機械工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其發展環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自2014年以來,東北地區經濟再次失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2014年,黑、遼、吉三省經濟增速在全國僅高于山西,在全國排名倒數第2、3、4名。2015年前三季度,黑、遼、吉三省的經濟增速在全國的排名仍是倒數,分別是倒數第3、1、4,三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東北三省機械工業在東北地區工業中占有很大比例,機械工業的發展是整個東北工業發展的關鍵和動力,對機械工業進行改革振興對促進東北工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都會起主導作用。

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隨著該文件的出臺全面振興東北的經濟改革全面打響,這給東北機械工業的發展和振興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如何振興東北機械工業的發展,顯然以往從需求側改革的路徑已經不能解決當前機械工業所面臨的問題,因此振興東北機械工業的關鍵是要從供給側進行改革?!肮┙o側改革”這一概念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11月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的。它要求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供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旨在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和各要素之間的最優配置,從而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相對于需求側改革的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來說,供給側改革包含勞動力、資本、創新和土地四個要素,目前阻礙東北機械工業發展的主要是資本、創新和勞動力要素,因此,應該著重從以下方面對東北機械工業進行供給側改革:

第一,勞動力的素質和社會意識是保證機械工業前進的精神動力?,F代的經濟發展使得企業多以科技為主導,沒有技術就沒有工作,勞動力的素質決定了勞動力對新成果、新技術、新品種和新方法的接受能力,因此,東北要想發展,就必須要提高勞動力的素質,這就需要政府、社會和企業三方同時投入精力和金錢,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勞動力的素質,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從而提高東北三省各企業的效益。東北地區由于長期受到計劃經濟和相應政策的影響,東北人民的社會意識比較落后。因此東北機械工業“再振興”的首要措施就是要以供給側改革帶動社會意識的轉變。當然,如果僅僅是依靠東北人民自身的覺醒來改變這種落后的社會意識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會出現永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入外部沖擊,通過外部給予沖擊來促使東北人民的社會意識跟上時代的發展。比如加強對外合作,在與國外合作的同時吸收他國先進的理念、觀念和技術,開闊自身的國際視野,并將這些先進的理念和觀念用于機械工業發展的決策中去,爭取使制定的每一個決策都能讓機械工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第二,資本是東北機械工業發展的關鍵。強大雄厚的資本支持是機械工業發展振興的基礎,是拉動機械工業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因此,東北要想振興發展,關鍵是要拉動投資。當前,東北機械工業面臨投資結構不合理、高位增長難度大、投資乏力、后勁兒不足的困難,如何化解這些困難,筆者認為東北機械工業要善于發揮自身優勢,不能單純依靠政府的投資,還要把目光集中到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上,放寬民營資本進入機械工業的各種準入條件,吸收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另外要想進一步提升東北機械的競爭力、振興東北機械工業,還必須要積極吸收外資,實現投資的多元化,促進各種資本的融合,為機械工業的發展提供雄厚的資本支持。

第三,科技創新是東北機械工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萍紕撔率菛|北機械工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萍际堑谝簧a力,創新才能驅動發展??萍紕撔虏粌H能使機械工業經受住市場競爭的考驗,而且有助于機械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和行業結構的優化,因此機械工業要想振興,科技創新必須是關鍵。其實就科技創新這一要素,東北機械工業是非常具有優勢的:首先,東北地區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等國家重點高等院校,這些高等院校在中國機械科研領域具有重要地位,這些科研力量會給東北機械工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后盾。東北機械工業應該充分發揮地理優勢與這些院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組成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校協同參加的研發項目,要特別抓好研發成果產業化,不斷為企業輸入新的力量和血液,使研究成果轉化為企業前進的強大動力,驅動機械工業向前發展。其次,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是人才,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要想使機械工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就必須吸納和儲備足夠的人才做為后盾。因此,機械工業的“再振興”就必須以供給側改革完善人才市場配置機制,鼓勵機械工業企業成立自己專門的科研部門,加大對科研部門的投資,留住人才,提高整個企業的科研創新能力。

第四,在有雄厚資本支持做后盾、社會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的基礎之上,再對機械工業的整體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振興東北三省機械工業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對機械工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和優化升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當前,只有加快推進機械工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符合時代要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構筑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現代產業體系,才能充分發揮自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機械工業在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之上,支持重大技術裝備拓展市場,鼓勵引導國家重點工程優先采用國產裝備,扶持核電、火電、軌道交通、石化冶金、高檔機床等優勢裝備走出去,積極扶持東北機械工業拓展新的領域。另外機械工業要根據產業類型的不同,分別從橫向或縱向來拓展產業鏈。從縱向來說,就是要在原有產業鏈的基礎之上對產品進行深度加工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從橫向來說,就是要向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的產業領域拓展,與產業基礎技術相通,從而帶動區域產業的轉型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習總書記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文件的出臺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東北老工業基地要想在供給側改革這場“硬仗”中打好、打贏,實現東北工業基地的“再振興”,就必須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從供給側改革四要素中所欠缺或阻礙其發展的要素著手,從勞動力、資本和創新這三個要素著手,相信有了產業結構的優化、科研創新的驅動以及項目投資的支撐以及東北人民社會意識的逐漸提高,相信東北機械工業一定會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并在這場硬仗中穩中求進、穩中求好,從而實現東北機械工業的“再振興”。

猜你喜歡
振興供給側改革東北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東北就變成了“凍”北
大東北的春節
新常態下東北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的途徑及創新
東北糧食物流發展研究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中菲談“振興”五大領域合作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