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學生厭學成因分析及對策

2015-06-11 20:57王淑靜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合力師生關系情緒

王淑靜

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農村學生的厭學現象越來越嚴重。相當一部分學生由最初的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上課精神渙散,完不成作業,逐漸發展到逃學甚至輟學,而且這一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成為農村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聯系當前我校學生存在的厭學情緒,結合多年教學工作的實踐,對當前學生普遍存在的厭學問題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厭學成因分析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自身原因

心理素質、性格特征、學習方法與學習目標是影響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厭學學生大多呈現出心理承受能力弱,抗壓、抗干擾、抗挫折能力差,性格偏激消極、孤僻抑郁,學法不當,奮斗目標不明確等表象特征。隨著知識的加深,成績跟不上,學習遇到困難就輕言放棄,導致厭倦情緒。

2.家庭因素

包括家庭教育方式、經濟條件與家長價值觀,其中家庭教育方式為主要因素。溺愛、粗暴、放任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影響下的孩子,最易出現厭學情緒。而經濟條件與家長價值觀也占有一定的影響力,很多時候農村學生的厭學甚至輟學就是三者合力作用下的產物。

3.學校教學

學校是學習的主要場所,鄉村學校里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都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厭學。比如師資欠缺,教師管理方法失當,師生關系不良,教學內容枯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4.社會影響

主要是社會認知的偏差與不良社會文化。在現階段,受就業難、濫招生以及鄉村大學生收入低下甚至不如外出打工等“冷酷”現實的影響,“讀書無用論”在鄉村普遍存在。這些世俗觀念影響了大部分農村學生甚至是家長的思想,引發學生厭學情緒。

二、農村學生厭學對策思考

農村學生的厭學狀況若不加以疏導,勢必影響整體素質的提升,影響新農村建設,進而阻礙國民素質的提高。作為一線教師,我認為應從鄉村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措施加以疏導,以期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

1.提高教師個人素質與育人水平

為人師者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努力做到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從心底尊重、熱愛學生,無論在學業上或是在心靈上都要對學生進行呵護,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坝H其師,信其道”是有道理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2.厭學情緒干預要及時、科學

學校應制定相應的預案機制,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干預,以充分體現教育中“愛與責任”的理念。在尊重學生感情的基礎上,關注學生心理狀況。對于已經發現的有厭學心理的學生,教師要分情況進行心理干預:既要關注細微之處,找出厭學根源;又要實施硬性管理,從情感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時幫助學生制訂具體的教育計劃,幫助他們提高認識,及時改正。

3.家?;ヂ?,形成合力

學生厭學,學校、家庭要聯手,在教育觀念上達成一致,形成合力。學校班級管理,要經常與家長溝通,充分發揮合力。利用成功案例,與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與教育經驗,扭轉“讀書無用”的短視觀念,樹立為孩子計長遠的育人觀念,形成“一切為了孩子”的良好氛圍。

總之,解決農村學生的厭學問題不能一蹴而就,消除厭學心理是一項長期、艱苦的任務,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作為教師,在遇到此類問題時,應該多想、多分析,找出學生厭學情緒的根源,結合現有條件對癥下藥,定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長。

參考文獻:

張春杰.兒童厭學現象分析.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25).

猜你喜歡
合力師生關系情緒
“芪”心合力
合力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合力同行 創新共贏
在“合力”中呵護未成年人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