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自我成長的源動力

2015-06-17 13:07張曉紅朱旭強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反思提升教學

張曉紅++朱旭強

摘 要:反思在教師自我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助推的作用,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班級管理,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不斷地梳理教育教學中的點滴,在反思中尋找“成長點”,才會使自身更好地提高。

關鍵詞:反思;教學;提升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苯虒W之時,與反思同行,而反思與創新就孕育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在一切不起眼之處。反思力就是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自我成長的源動力。反思孕育在教師一切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教學行為需要反思,班級管理也需要反思。

一、反思助推教學質量的提升

教師自身素質與課堂駕馭能力的提升,與教師自我的不斷反思是分不開的。即使課前我們做了大量的備課工作,但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也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我們上完一節課,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從容地整理自己的思路,梳理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捕捉課堂教學的某個細節,及時記下課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倏忽而至的靈感,點點滴滴的累積便可成為我們自我成長的一個助推力。

反思我的課堂,在踐行“先學后教”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親身體驗過程中,就是在實踐—反思—調整—再實踐這一循環往復的教學過程中,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弱勢與不足,針對教學中的迷茫點,分析產生的原因,結合學生及個人實際采取相應的對策,從而不斷地提高??v觀我的課堂,從《量詞》復習課到《找規律》,再到《聰明的小高斯》等,有過目標制訂的錯位,有過指導設定的籠統,有過提問層面的局限……經過在課堂教學中反復地實踐研磨,通過領導同事們的引領指導,逐步明晰了我的教學方向,真可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曾在《量詞》復習一課中,自學指導的設計走入誤區:在自學指導中設計了為量詞“化妝”(即一所學校真漂亮,化妝成一所漂亮的學校)這一環節。就是因為這樣不精準的語言、不科學的設計,使得學生的自學效果不佳。指導設計時過于注重辭藻的“俏麗”,而忽略了指導的實效。在實踐后的反思中我知道了自學指導要簡潔、易懂、便于操作,更為重要的是要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服務。

也曾在《找規律》一課中,未能完成預定的學習任務。由于在自學效果匯報時,時間把握不當,沒能完成足夠的訓練題,當堂檢測也未能檢測。在心存遺憾的課堂中我反思:備課時要真正把教材吃透,要適當地將例題與“做一做”相關的習題相互融合,從而達到節時與提效的雙重效果。

在《聰明的小高斯》教學中,我對“先學后教”模式的運用漸漸地成熟了。從目標確立做到精準,到指導設計合理便于操作,從后教生生互助到課堂檢測即時反饋,就在這一步步的反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了,效果好了,也是在經歷了這一階段的實踐后我的課堂教學漸漸走向了成熟。

實踐了,反思了,靜心思考后寫寫、動動筆,寫中有學,學中有思,不能成文,作為隨筆或記錄,經常翻翻,也算多了一個不會說話的老師。

二、反思促使班級管理的完善

反思是我們每個人自我成長的隱形助力,課堂教學中需要反思,班級管理中同樣也離不開反思。班級管理是一門學問,每天與孩子打交道,漸漸地你會發現,對于學生來說,好習慣的養成與學習熱情的激發尤為重要。

1.榜樣示范,促進養成

提筆、讀書身姿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有些難,堅持一時容易,長久堅持卻很難。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你善意地提醒一下,她或他立刻會身姿極其端正,而一分后、二分后、三分后……還能持久端正的學生卻只是寥寥無幾,學生多數都是在外力的監控與督促下,才能注意其姿勢。

面對此狀,我靜靜地思考著學生的行為變化與我的管理方法:怎樣才能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想做好,并持久地保持下去?班級中不乏此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而榜樣的力量在學生中不可小視。佳媛(化名)是班級的坐寫姿勢小標兵,她讀書也好,寫字也罷,姿勢總是端端正正,如此一來,在課堂上,我經常樹立她為榜樣,“瞧!佳媛的字漂亮,姿勢更是端正??!老師也要向你學習!”學生都喜歡受到表揚,也都想成為大家心中的榜樣,如此一來,也都鉚足了勁和她比一比。在榜樣的示范與鼓勵下,班級中坐寫端正的多了,學生也慢慢地養成了良好的讀寫習慣。

榜樣不可少,暗示的力量也不可忽視。沒有人喜歡聽到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提到自己的不足,如此一來,即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學習,也降低了她或他向上的熱情。面對坐寫不端正的現象,教師可以悄悄地走到他或她身邊,輕輕地拍拍她或他的肩膀,學生就即刻地端正了姿勢。

好的習慣使人受益一生,而好習慣的養成的確也需要師者的恒心、學生的恒心,在堅持中使習慣養成,在養成中學會堅持。

2.“對手同臺”,互比上進

班級的學困生,在學習上耗時多、見效小,面對此狀,我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靜靜地反思:此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相對要弱一些,而在班級中又極少有自我表現的機會,針對此狀,我在安排優生同伴的同時,在知識的檢測上,采取同一水平的“對手”過招,比如,銘浦(化名)與海陽(化名)在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方面相差不多,在聽寫詞語時,相互較量,相互對比,誰準確率高,誰書寫美觀,在這一比較中尋找向上的動力——這次我多錯了一個詞,下次他失誤了一個得數,就這樣競比著、進步著,也逐步樹立起了學習的自信心。

反思我們的教學,反思我們的管理,它是一個動態的、不斷修正的過程。將反思融入課堂生活,時時反思,處處反思,教師才不會淹沒在日復一日的教育常規中,才能在不斷地矯正中得以發展。讓我們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積蓄“教學創新”的動力,探索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朱平華.中小學教師教學反思活動的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誗編輯 薛直艷

猜你喜歡
反思提升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