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語文研究性閱讀的若干思考

2015-06-17 03:30蔡遵華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課內課外拓展應用思考

蔡遵華

摘 要: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基于現代學習理論基礎形成的科學學習觀,是現代語文教學比較提倡的學習觀念。研究性閱讀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有利于發展小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究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小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主要從課內研究性閱讀、課外拓展性閱讀兩個方面闡述了研究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研究性閱讀;課內;課外拓展;應用思考

研究性閱讀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地探索、理解、創新知識,閱讀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鍛煉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學生在閱讀中可以探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促進科學思維的形成,有助于改變傳統閱讀教學的某些不足,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筆者認為,可以從課內研究性閱讀、課外拓展性閱讀兩方面嘗試研究性閱讀教學。

一、課內研究性閱讀

1.結合課堂教學對課文主題進行研究性閱讀

研究性閱讀的核心在于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帶著問題閱讀,自己探究問題的答案。比如,在學習《白楊》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寫九個詞語,其中三個詞語中帶有‘思這個字,聽寫完后教師可以提問:“剛剛聽寫的詞語中有哪些是帶“思”的詞語?”學生會仔細回想后基本上都回答正確,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輕聲默讀文章:“請問同學們,‘爸爸在坐火車的路上沉思過幾次,這幾次沉思中主要思考了哪些問題?”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總結出“爸爸”的三思。第一次沉思:眼前的白楊——挺拔;第二次沉思:邊疆的建設者,心中的白楊——心意:第三次沉思:未來的白楊——希望孩子可以扎根。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爸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沉思,為什么會這么想?講講自己的體會。和同學們交流一下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次沉思?!苯涍^教師的引導,學生都相互交流,相互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

2.結合課后問題進行研究

在每堂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根據課后問題引導學生回味文章的重點進行研究,深入剖析文章。比如,在學習《西門豹》這篇文章時,課后有這樣的提問:“作者文中寫西門豹懲治官紳、巫婆主要采用什么樣的巧妙辦法?”教師可以就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西門豹懲治官紳、巫婆,可以直接把他們抓起來,然后殺掉就可以了,為什么文中西門豹沒有這樣做,他采用的懲治方法有何巧妙之處?”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這樣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也可以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團結協作的精神。

3.在學生質疑中,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閱讀

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然后在學生質疑的問題中找到研究性閱讀的切入點,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這樣學生進行研究性閱讀的興趣會更加強烈,也更樂于深入研究。比如,在講解《五彩池》這篇文章時,有一個學生提出疑問:“老師,我們可不可以在五彩池中游泳?”這個問題和文中講述的內容完全不沾邊,學生哄堂大笑。但是仔細一想,這是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因此教師機智地將話題一轉:“同學們想一想,怎么樣才可以確定一個水池可不可以游泳呢?比如池水的深度、水池的面積、池水的安全、池底能否有障礙物。根據你們自己平時總結的經驗探討文中的五彩池能否游泳?!焙芏鄬W生通過閱讀課文,回答道:“五彩池的面積在一畝以內,水深不足3 m,有的水深都可以用手指觸碰到底部。而且在五彩池的底部生長著很多石筍,在石筍表面凝結了一層非常細膩的石粉,池水非常純凈,清澈見底,非常漂亮?!边@時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你們見過這么漂亮的游泳池嗎?如果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在五彩池中游泳,那這個五彩池還會這么的自然、美麗嗎?”很多學生此時都十分惋惜地搖搖頭。通過這樣研究性閱讀方式,不僅幫助學生解答了剛剛提出的看似荒謬的問題,也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到五彩池的特點,體會到五彩池的美麗。

二、課外拓展性閱讀

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在短短40分鐘的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也是非常有限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出課本,將自己的學習場所延伸至課外,進一步拓展小學生的視野,豐富小學生的知識。比如,在學習《將相和》這篇文章時,文中用這樣一句話介紹戰國時期的時代背景:“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眱H僅從這一句話中,學生了解到的信息非常有限,對作者當時寫作的背景了解還是不多,因此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很難融入其中,難以體會作者當時的寫作心情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在課前,可以讓學生通過向爸爸、媽媽或者其他長輩詢問,也可以通過上網搜集一些戰國時期的相關歷史資料,詳細了解作家當時身處的環境、年代等。這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融入作者的寫作氛圍具有重要作用。又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以及《三顧茅廬》等文章后,可以深刻領會到劉備的禮賢下士以及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課后再讀一讀《三國演義》,深入研究這些偉大的歷史人物,全面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增長自己的見識。

研究性閱讀是一種全新的創新式思維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創造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加符合素質教育改革理念,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更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課內、課外兩方面著手采用多種研究性閱讀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躍春.淺論中學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選題[M].群文天地,2011(6).

[2]高娟.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誗編輯 韓 曉

猜你喜歡
課內課外拓展應用思考
談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外拓展
高職綜合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開發與應用的思考
高中語文“翻轉課堂”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