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一個彼此尊重的校園文化氛圍

2015-06-17 04:23黃忠華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校園內弟子事例

黃忠華

校園,是科學文化學習的圣地;校園,是健全人格培養的樂土;校園,是靈魂得以升華的象牙塔。

然而,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享樂至上的時代,校園也自然或多或少地被影響。我們再難聽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一句出自12歲少年之口的豪言壯語,我們再難看到莘莘學子身上那種為了國家興旺而表現出來的“舍我其誰”的歷史擔當和責任感。當然,個中原因眾繁紛雜,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校園內缺乏一種相互關愛、彼此尊重的文化氛圍。

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是人際交往的最起碼的前提條件,而彼此的尊重又要求雙方人格上的獨立及平等。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率先以國家的名義提出“人生而平等”(原文: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數千年前,孔子也說:“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p>

校園內存在著師生之間、師師之間、生生之間的關系。在這些關系之中,師生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它將可能直接影響的學生今后的一生。如果定位得當,學生受益終身;定位不當,則可能又引發學生今后不當的人際交往,為社會埋下危險的種子。從孟子之“易子而教”之語中可以看出,傳統中國的師生間關系是:老師嚴厲,學生敬畏老師。但這種嚴師從生的師生關系很容易發展的一個極端——即無視學生的存在,老師說一不二,學生一味順從。這樣一來就可能造成個別師生關系緊張(并非個個學生都愿順從),甚至釀成事故。

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敬重老師,老師則尊重學生人格的獨立性,學生可以從老師那學到知識,體悟到為人處世的做人準則。老師也可從學生的長處中改正自己的不足。所謂“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是也。如孔子之與其三千弟子或七十二賢或孔門十哲,孔子與弟子之間時有爭論,經常有弟子拿一些事或說一些話刁難或為難孔子,而我們看到的孔子不是怒不可遏,卻是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令其眾弟子不得不服老師知識之淵博和胸懷之寬廣(論語中記載很多這樣的事例。如,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保?。這為后世的教育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典范。而安妮·莎莉文作為海倫凱勒的家庭教師,則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毅力,在尊重孩子的天性下,引導孩子的興趣出發,成功地將海倫從一個心智未開、任性無知的小女孩培養成一個知書達理、才華橫溢的少女,直至進入大學,這又為世人詮釋了另一類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道尊嚴。

這些事例說明,在師生關系中,學生理應敬重老師,但不是盲目順從;老師更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其人格的獨立性,尊重其興趣愛好,尊重其個人選擇。當然,如果學生偏離了正道,老師要及時引導,使學生不至誤入歧途。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一環。

·編輯 李 姣

猜你喜歡
校園內弟子事例
校園里若有人行兇
傳神寫照,意味深長——寫人要關注具體事例和細節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墨爾本女子學院將拆除校園內所有垃圾桶
墨爾本女子學院將拆除校園內所有垃圾桶
某高中校園內顆粒物塵源調查實測與分析
中國十大憲法事例(2017)
中國十大憲法事例(2012)
掃凈心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