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加幾》課堂對話困難點的分析與對策

2015-06-17 04:38劉露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小棒師生交流

劉露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師生之間的對話、溝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動?!睂υ捠侨巳粘I钪斜夭豢缮俚默F象,我們每天都在和別人交流,和別人對話。哲學家眼里對話就是對話者雙方相互理解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反思的過程,也是人類和平共處的基本方式。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努力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有對話的膽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有對話的話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有對話的內容,提高數學課堂實效。我們與孩子是否進行了有效的對話?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才能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呢?基于這樣的認識,下面就以《9加幾》課堂中的一些片段來分析數學課堂中有效對話存在的困難點及對策。

片段1:學生口算求和。(求三個數的和,其中有9和1)

師:剛才口算的這些題,你發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都是10加幾的。生2:得數都是十幾。

師:計算這些題,你為什么這么快?

生:我是先算9加1等于10。

師:對啊,我們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幾等于十幾,這樣比較簡單。

【分析】這個片段作為一節課的導入部分,通過基礎口算的過程,學生初步感受到湊十法的簡便,算起來很輕松。以此為契機,引入主題,為后續的例題學習9+4怎樣算打下方法基礎。整個過程中,師生間的對話看似很流暢,目標也基本達成,但是教師的小結過于簡單,對接下來的學習缺少一個語言的支架,所以在接下來學生自己說湊十法的時候出現了很大的困難。

【對策】教師的小結可以這樣來說,原來先把9和1湊成10(并出示板書),再算10加幾,就是十幾,這樣算起來方便又輕松。今天我們就要用這樣的方法(指著板書)來學習新的知識。在課堂對話中,教師的總結不僅要能夠指向教學目標,還應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這樣整個課堂中師生間對話才能更有效。

片段2:交流9+4的算法(借助小棒擺一擺)

生:我先移過去一根,這樣就是10根,旁邊還有3根,一共就是13根。

師:為什么你要先移一根過去?也就是把4分成了幾和幾?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9+1=10,再算10+3=13.

師:剛才我們擺小棒算出了得數。這個計算過程我們還可以這樣表示:(板書)師指著1問,這是哪里來的?

生:從4中借來1。

師:為什么要借?

生:這樣就是先算9+1=10,再算10+3=13。

師:這樣的話就和以前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誰會這樣說一說。

兩個學生說的都不算完整。

【分析】這是整節課的重點,學生要在此過程中掌握湊十法,并能夠完整地說出計算過程,但是在實際對話中,師生間的對話沒有揭示湊十法的本質,交流中只說到從4中借來1,并沒有突出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的對話就是流于形式,而沒有揭示本質。而且教師沒有為學生的說話做一個好的示范,計算方法說得太死板。

【對策】說計算過程時,教師可以運用兒歌的形式并突出湊十:如把4分成1和3,9和1湊成10,10和3是13,這樣的話一方面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點:湊十,另一方面學生也容易模仿,說起來比較順暢,這樣就能為接下來的師生對話,打好一個好的語言基礎。

片段3:學生交流了移小棒的方法后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等了幾秒鐘,沒有學生舉手。

師:不會算的小朋友你可以擺完小棒數一數,9根小棒接著往下數,就是10,11,12,13,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學生看老師擺小棒跟著數一數。

師:除了數一數,我們還可以把9+4先看成10+4,10加4等于14,10比9多算了1,我們就要把得數也減掉1,就是13。這是不是也可以算出9加4等于13???

生齊答:是。

【分析】上述對話毫無意義,教師為了把自己課前對學生的預設體現出來,突出算法的多樣化,不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強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學生,學生聽了以后也是似懂非懂,之前湊十法都沒有掌握好,又有新的方法,多數學生是接受不了的,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

【對策】既然教師在預設的時候,學生會有不同的方法,在放手讓學生想算法的時候問題的指向性就要更明確,除了給學生準備小棒以外,還可以準備小棒圖。讓學生可以數一數小棒,也可以在小棒圖上圈一圈,或者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說,把拿小棒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在對話交流中把擺小棒和圈小棒圖進行比較,從而來突出湊十法。這樣師生間的對話交流才會更指向目標,更具實質性。

總之,真正有效的對話教學并不是從形式上撕掉灌輸式教學的面紗就能發生,只有充分認識到對話教學的實質內涵,掌握對話教學的實施策略,對話教學才能從無效走向有效,從膚淺走向深刻,從茫然走向本真,從僵化走向靈性,才能實現課堂生命靈性的融合、理解、豐富與綻放。

·編輯 薄躍華

猜你喜歡
小棒師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尋找規律巧算根數
一起數小棒
巧移小棒
麻辣師生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成功的師生溝通須做到“三要”
共需多少根小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