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慣在提醒中養成

2015-06-17 04:44周彤宇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養成注意力習慣

周彤宇

摘 要:通過注意力訓練,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把心理訓練與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結合起來,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既是一個嘗試,也是一項實踐,充分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成長、對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習慣;注意力;養成

【案例展示】

由于工作的關系,我在一所學校開設特色課堂,為三年級的孩子進行注意力訓練,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孩子們帶著從小就養成的種種習慣,以及對學習內容的好奇來到了教室。十幾個天真爛漫的孩子睜大了眼睛看著我,似乎要從我的身上得到他們希望得到的答案。我稍作停頓,環視了一下孩子們,開始了新學期的第一次授課。我講了學校的要求以及心理健康課的具體要求,他們有的聽懂了,記住了,有的不大明白沒記住。最后我說:“還有一項要求,只有三個字,我說出來,請大家一定記住,并一定做到。如果做不到我就把這三個字重復一遍,做一次提醒?!?/p>

我說出了這三個字,只有三個字。

教室里發生了一些輕微的響動,很快就平靜下來。我用欣慰的目光把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掃視了一遍,微微地點點頭。

突然,我點了一個孩子的名字:

“王雨涵(化名)!”

“到?!?/p>

孩子們驚訝了,難道老師要批評他嗎?其實我心里特別明白,根據我的了解,王雨涵從小就好動、頑皮,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希望老師能給予幫助。此時的王雨涵小心翼翼地站了起來,我平靜地說:“老師交給你一項任務,從今天起,每當我提起這三個字時,你就加上一個數,由你來統計,看看這一學期老師提醒同學多少次,行嗎?”“行,老師,我一定做到?!?/p>

王雨涵坐下了,這三個字在他的腦子里首先有了深刻的印象。

就這樣,每當我說這三個字時,王雨涵就記一次,有時他忘了,我就提醒他,時間長了,當我一說到這三個字時,同學們就會異口同聲地讓王雨涵記上,時間再慢慢地流逝,王雨涵在技術的過程中改變了好動、注意力渙散、不守紀律的不良習慣;同學們在記數的過程中學會了堅持與監督……集中注意于課程內容的時間也逐漸增加,注意力訓練初見成效。

一天, 我問:“王雨涵,記了多少次了?”

“一百七十二次?!?/p>

一個學期過去了,我重復這三個字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長時間的堅持,在我開設的特色課堂上形成了這樣一種現象:同學們只要看到了王雨涵,就想到老師那一次次的提醒,這三個字是什么呢,那就是——請注意!

為了這三個字,學生們的行為習慣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科教師也感受到學生們上課時,注意力能夠比較容易地集中到教學內容上,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平時要求學生要注意各種信息,并按要求從事相應的活動,只要聽到上課的鈴聲,就要立即停止無關活動,上課要注意聽講,注意思考等。同時也要求學科教師、班主任嚴格執行,只要聽到上課預備鈴聲,就要立即站到教室門前,保持立正的姿勢,不再和其他老師打招呼、閑聊,用目光迎接陸續走進教室的學生;上課時努力做到專注、規范、認真、輕松;聽其他老師的課時,要和學生一樣專注,跟著授課人的思路……

期末就要到了,經過一個學期的堅持,使學生把“請注意”這三個字看成了激勵、看成了目標,不再感覺這是對自己的提醒、監督。在最后一段時間里,只要我說出來這三個字,同學們都會很自信地看著我,好像是對我說:我們準備好了,請開始活動吧。而個別沒有做到專注的學生,就會立即改變狀態,無形中發揮了監督的作用。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比較難的一件事,而堅持下來就更不容易了。我在心理活動課中,運用注意力訓練的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注習慣,從而引申到學習活動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案例評析】

習慣是在不斷強化中養成的,提醒式強化的一種方式,但是“提醒”絕不是僅僅在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才有意義,重要的是老師要在學生做事之前就告訴怎樣他們做才是對的,這才是“提醒”的真正有意義。如果教師能在“提醒”上巧妙地做些文章,會很有成效的。本例中我把“請注意”當作切入點,新學期第一課就提出來,并選比較頑皮、好動的學生來統計一學期提醒的次數,不僅達到了訓練全體學生的目地,也實現了針對個別學生的個別訓練,可以說是獨具匠心,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也體現了面對全體學生的要求,實踐證明這個做法是有效的。

本例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利用了低年級學生的“期盼心理”,引導學生學會專注,逐漸學會掌控自己,從而達到行為習慣養成的目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任何食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但不能保持長久;對任何事情都有期盼,但不分性質。我正是利用了學生的質疑心理特點,把行為習慣的養成同學生們關注的興奮點結合起來,把注意力訓練同具體活動結合起來,把原本是對學生監督、提醒的三個字變成大家共同關注的一件事,進而變成大家互相監督、互相提醒的一件趣事,既不影響學生上課時的情緒,又達到了注意力訓練、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目的。低年級學生能下長達半年的時間內,對此事的關注有增無減,這就是利用了學生“期盼心理”所達到的教育效果。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質作支撐。小學低年級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需要良好的注意力的參與,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程度直接影響意志品質的形成,同時影響著行為習慣的養成。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注意的規律,把空洞的說教游戲化、趣味化,激發學生的關注度和積極性,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堅持始終,在短期內實現了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目的,這就是心理教育的魅力。

通過這項活動,我更加感受到,任何人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心理活動這個基礎。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必須要以高水平的注意力為基礎,因此通過注意力訓練,達到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編輯 薄躍華

猜你喜歡
養成注意力習慣
讓注意力“飛”回來
“揚眼”APP:讓注意力“變現”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小學生養成教育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