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的提問藝術探討

2015-06-17 04:50欒璐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設計

欒璐

摘 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為常規也是最為傳統的教學手段,無論當前的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到哪一步,它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然是不可撼動的。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為學生終身語文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課堂上的提問設計更是關系一堂課成敗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設計;有效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靈感,只有當學生的思維出現強烈的問題意識,強烈地感到自己需要問“為什么”,其思維品質才能真正達到較高程度的活躍性和深刻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技巧的高低對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課堂提問呢?

一、新穎設疑,別具一格

正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經驗少,所以,他們才表現出對一切未知事物的強烈好奇心。而這好奇心,恰恰能增強學生對于外界事物的敏感程度,從而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以《蘇州園林》的教學為例。在導入新課時,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于課文的閱讀充滿期待,我設置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有園林之美,桂林有山水之闊,那么,蘇州園林到底有什么特點,如此美,竟堪比天堂?下面,同學們就翻開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看一看,讀一讀,然后回答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設置,不僅為問題的提出設置了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而且還為學生的閱讀指出了方向,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指明了方向,避免學生走彎路。

二、適時設疑,抓住契機

培根曾經說過:“善于識別與把握時機是極為重要的?!闭n堂提問教學中也是一樣,一個優秀的問題,需要在一個恰當的時機中拋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深入研究課文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給學生設置問題的“障礙”,形成心理“沖突”,讓學生產生急于解決問題的需求,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問題的學習和探索,那么對于課文重點和難點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死海不死》的教學為例。首先文章的題目中就有“死”與“不死”的矛盾,于是,開課伊始,我便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題目中“死海不死”,前后的“死”字分別是什么意思,一會兒“死”,一會兒“不死”,這不是矛盾嗎?你們怎么看?通過抓住標題矛盾,設置問題,既能激發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文章,解決疑惑,又能為學生的閱讀確定主線,提高效率。學生閱讀之后,再設置問題:“課文最后提到的,死海真的要死了,其中的死又和題目中的兩個死是否一樣,又有何差別?”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中三個“死”的不同含義。這樣,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說明文被學生讀得饒有興致。

三、適當設疑,引人入勝

無論是簡簡單單的是非題,“是”或“不是”,還是自問自答的設問題,“是什么呢?是……”前者容易導致學生不動腦思考,隨口回答,沒有絲毫的思維活動,后者容易導致學生的思維惰性,過分依賴老師。傳統直來直去的問題,不僅會讓學生感覺索然無味,缺乏興趣,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設疑方式,采用“曲問”的方式,在學生的就近發展區,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從而“跳一跳,夠到桃”。

以《小橘燈》的教學為例。文本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寫道:我低聲地問:“你家還有什么人?”她說:“現在沒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小姑娘為什么欲言又止,文章又問什么要這樣寫?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我設置了一些層次遞進的問題:(1)小姑娘沒有說完,她是不是不知道她的爸爸去了哪里?學生紛紛給予了否定的回答;(2)她既然知道自己的爸爸去了哪里,為什么又沒說呢?學生有的說,是因為怕別人知道,也有的說可能她年紀小,說不清楚等等;(3)文本中這樣寫,能表現出小姑娘怎樣的性格特點呢?通過這樣的一系列問題的逐漸引導,學生就不難發現,小姑娘在此處表現出的機警和樂觀的性格特點。

四、分層設疑,化難為易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何況是一個班級里四十多名學生,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教學中,也不可能單純依靠一個或幾個問題就將一堂語文課上好,要全面照顧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學生,設置分層次的遞進問題,這樣不僅能讓處在每一個層次上的學生都能有所得,有所獲,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而且這樣層層遞進的問題,能夠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深入發展,提高能力。

以《變色龍》的教學為例。我先設置了簡單的問題,如奧楚蔑洛夫斯基的基本性格特點是什么?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這個問題,學生讀過文章之后,從文中就能找到,因此,將這些問題留給基礎較差的學困生;再接著問奧楚蔑洛夫斯基雖然一直變來變去的,但是有一點,從未變過,那是什么呢?通過前兩個問題的鋪墊,學生很容易就答出這個問題。之后,我便順勢利導地問道:“那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他一變又變的呢?作者又是出于什么樣的意圖,塑造了奧楚蔑洛夫斯基這個形象的呢?”通過這一系列由易到難、環環相扣的問題,學生不斷地深入思考,輕松地理解了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總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適時、適度、適量且富有技巧性的提問,不僅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而且還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

·編輯 董慧紅

猜你喜歡
課堂提問小學語文設計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技巧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