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困生的質疑能力

2015-06-17 05:47王艷玲
新課程·上旬 2015年4期
關鍵詞:質疑轉化學困生

王艷玲

摘 要:重視學困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落實“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要求,是樹立現代新型教學觀,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然而,學困生在課堂盯從“學會”轉到“會學”上來,務必突出“思”字,讓學生從“學答”轉到“學問”上來,任何“思”都從“疑”開始,并靠“疑”來推動。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質疑;培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困生的質疑能力呢?下面談一下這些年教學中的深刻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景,培養質疑興趣

學困生在課堂上能大膽質疑,是學生積極思維的結果,也是主動參與學習的體現,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努力創設條件,營造質疑的機會。

平時老師要多與學困生接觸,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溝通師生情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困生有話敢說,有問題敢問。

二、讓學困生學會質疑

1.從課題著眼

課題是一篇文章的“重點”,是文章的“窗口”,在一篇文章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題目是什么?關鍵詞是什么?題目與內容中心有何關系?”通過這樣質疑,學困生可以很快從題目中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持之以恒,學困生便逐漸步入正軌。

2.抓住重點詞

教學時,教師應要求學困生在重點詞上反復思考,反復推敲,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學困生也可以學到理解詞、句的方法。

3.抓住文章的表達特點

讀一篇文章,既要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又要理解文章的語言表達特點,只有掌握文章的語言表達特點,才能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所以,教師在講讀文章時,要分析文章的語言表達特點,讓學困生根據語言表達特點來提出問題,這樣就會讀得更深入。

學困生能夠質疑,便是一種進步的表現,但質疑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而需要師生長期共同努力,讓學困生敢問、愛問是培養的前提,會問、善問是培養的關鍵。教師在培養學困生質疑的過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抓住契機,讓學困生明確質疑要抓住知識的重、難點,逐步使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養成自覺質疑的好習慣。

三、讓學困生學會釋疑

古人云:“讀書無疑須有疑,有疑者又須教無疑,到此方為長進?!边@“無疑—有疑”就是要求教師必須教會學困生懂得自己在學習中善于發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并務必解決,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就必須讓學困生學會質疑,進而又從“有疑—無疑”。不言而喻,它不是要教師把現成的答案講授給學生,而是要教給方法,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探究,最后獲得成功的喜悅,再次產生繼續求知的欲望。課堂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質疑”,而且也要學會釋疑,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總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墒且粋€契機,是一把利斧,正是這把利斧劈開這塊堅木,從而讓學困生深入到書的內容中去,弄通書本的內涵實質。相信通過平時的培養,學困生的質疑、釋疑能力將會不斷提高。

·編輯 鄭 淼

猜你喜歡
質疑轉化學困生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