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瀘水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民增收工作的探討

2015-07-09 10:46張萃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農業

張萃

[摘 要] 在現代農業建設過程中,對農業結構進行有效地調整,是促進農民群眾增產增收的的關鍵,是提高地方經濟效益的關鍵。農業發展關系到整個地區甚至是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經濟建設速度。因此,做好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有著現實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瀘水縣的農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積極的促進蔬菜產業、中藥材產業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本文主要結合瀘水縣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就該地區的農業機構調整和農民增產增收途徑進行了必要的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瀘水縣農業結構完善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農業 產業結構調整 農民增收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027-01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其發展的好壞將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的穩定產生嚴重的影響。當前,瀘水縣的農業發展提升一個新的高度,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得到提升。但是在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之下,瀘水縣的農業發展主要受了資源和供需雙方的限制,其及結構性十分的突出,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過剩的現象,這種問題都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及時的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是農業和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必然途徑。

1 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內部增收

當前,瀘水縣的種植業依然是多數農民群眾的主要行業,這是他們獲取經濟來源的主要途徑。在農業生產過程通過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是解決農民群眾增收的主要途徑。通過對結構進行調整就能夠構建起符合農業市場發展的優質農產品區域結構,才能構建起農業符合現代農產品生產發展的經營性結構和適應國際競爭的農產品結構。因此,在保證瀘水縣糧食產量和生產能力不變的前提下,按照高效、高產、生態以及安全的要求,堅持走精細化、集約化和產業化農業發展道路,向著農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延伸,不斷拓展農業增收和增效的空間,從而很好地提高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

2 積極發展帶頭鄉鎮企業,結合城鎮建設,促進農民收入提高

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很難取得社會上的平均利潤,因此,要想增加農民群眾的收入,首先,應該在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基礎上,積極的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發展,顯著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使部分的農民群眾能夠退出農業生產,而實現勞動力轉移,通過對體制和制度方面進行創新,在本地區發展密集型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條,使得鄉鎮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并逐漸成為吸引農村勞動力的主力軍;其次。要切實加強城鎮化建設。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要積極的開發小城鎮多體系、多功能,并兼備了一定住宿容量和就業容量的小城鎮體系,同時還要保證這些小城鎮體系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同時還要積極的利用好市級城市的輻射功能,通過將小城鎮體系與大城市的產業進行連通,從而實現對鄉鎮經濟機構進行有效的調整,增強農業發展的活力,同時,還要結合小城鎮建設,積極的發展農村的商業、飲食、運輸和服務等第三產業,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從繁重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

3 優化農業區域結構,因地制宜的增加農民收入

要加快實施瀘水縣本地區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充分的發揮好各個地區的比較優勢。對于瀘水縣來說,有山有水有平原,地勢陡峭,有的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不利于發展農業種植業,因此,在這些地區應該積極的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作,讓環境有一個修生養息的時間,幫助這些地方恢復生態平衡,從而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和進步。而對于瀘水縣的平原地區,自然條件相對比較好,適合發展玉米、水稻等糧食型作物,因此,在這些地區充分做好糧食生產的同時,還要不斷對農作物的品種進行改良,提高作物的質量,并從單純的糧食型生產模式向著綜合加工類糧食作物生產轉變,從而切實提高農作物的附加值。同時,還要強化高強度,精細化農業資源開發,在生產過程中以高產、高效益和生態平衡為發展目標,積極的實施農業現代化。此外,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充分的利用好地區的優勢,發展對外農業,因地制宜的增加農民群眾經濟收入,對農業內部各種比例關系進行優化。優化農業和養殖業的比例關系,在糧食安全不受影響的基礎上,適當的壓縮種植業的比例,適當的壓縮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的種植面積,積極的發展水果、蔬菜等經濟類農業產業,依靠綜合的農業發展模式,切實提高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

4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基層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很大的不足,這就大大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要積極的對農村基礎設施進行建設,首先,要通過多種渠道對農村的道路、農業基礎設施、通信、學校以及醫院進行建設,在農村地區創建一個綜合環境;其次,積極的對農村的人力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提高農民群眾文化素養和科學技術。轉移農村勞動力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曉蓉,賈寶紅,信麗媛,王麗娟,馬享優. 天津市農民收入來源結構的灰色關聯度分析[J]. 天津農業科學. 2013(02)

[2]徐建坡,張兵,鄧永卓,于德忠,張旭,葉淑賢. 武清區高村鄉設施農業的優勢與現狀[J]. 天津農業科學. 2010(01)

[3]吳利華. 發展“一村一品” 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07(04)

[4]杜長玉,張玉敏,何忠仁. 扎蘭屯市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查與分析[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0(06)

[5]孟凡艷,孫芳. 農業結構調整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作用[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0(03)

[6]肖翠蘭,敖力布.當前促進農牧民增收的思路及對策[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0(S2)

猜你喜歡
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農業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制約吉林省農民增收的因素
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優化
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優化
光山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助推精準脫貧方法研究
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中小企業如何適應產業結構調整
淺論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