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典詩歌的民族魅力

2015-07-12 07:08范麗萍六盤水師范學院553000
大眾文藝 2015年2期
關鍵詞:詩經古典語言文字

范麗萍 (六盤水師范學院 553000)

中國古典詩歌的民族魅力

范麗萍 (六盤水師范學院 553000)

中國古典詩歌在幾千年的發展繁榮中,充滿了深厚的民族魅力,其表現在濃厚的歷史積淀魅力、深刻的語言文字魅力和深沉的穿透魅力上,而本文就是通過這些內容來分析中國古典詩歌在歷史長河中所形成的自我民族的魅力。

詩歌;魅力;歷史;語言;穿透

中國又稱為詩國,詩歌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文明的神圣象征,在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典詩歌有一種異乎尋常的作用,她不僅是一種文學形式,她還是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所選擇的表達心聲和情感的一種民族精神文化財富。

孔子在《論語·陽貨》中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比鹗啃睦韺W家榮格在《心理學與文學》中說詩歌的內涵“都包括一部分人類精神和人類命運,都包含著我們祖先的歷史中所出現過的無數次痛苦或歡樂的遺物?!彼栽姼璋覀兊臍v史沉淀、社會生活文化和精神內涵,而我們的中國古典詩歌更包含著我們自己的民族魅力。

一、 中國古典詩歌的歷史積淀魅力

從有文字記載的夏、商、周到后來的明清時期,中國的歷史中始終有著詩歌的影子,從《詩經》到唐詩到后來的明清詩歌,中國古典詩歌一直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起起伏伏。

如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起源《詩經》,它記載了經歷從西周到春秋大約500年共305篇詩歌,它是由西周采詩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以此作為施政的參考,所以《詩經》是全體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的智慧結晶。戰國時期又出現開創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偉大詩人屈原;秦漢又出現了賦,它是詩歌的一種表現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期又出現了一大批偉大的詩人及作品,如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竹林七賢等;隋唐特別是唐代更是把中國古典詩歌推向了繁榮的頂峰,出現了幾百位詩人,上萬首作品;到宋代又出現了詩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宋詞,而在元明清時期,詩詞也處在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詩詞作品和詩詞作家。

中國的詩歌都實實在在地反映出了在當時歷史長河中的百姓生活,是人民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对娊洝分杏邪傩彰耧L、民俗、民情的不同體現,如《詩經·桃夭》這是一首恭賀女子出嫁的賀新婚詩,《詩經·七月》這是一首描寫百姓田間勞作的農事詩,《詩經·關雎》這是一首描寫男女情感的愛情詩,《詩經·采薇》這是一首邊塞詩;唐詩浪漫和現實主義風格的包羅萬象,正體現了當時唐代的開放、包容、繁華到衰敗,如李白想拯救蒼生的豪邁,杜甫歷經磨難的現實,王維看破世俗的無奈,孟浩然退居山野的閑情等等;宋代詩詞中豪放、婉約所體現出的愛國之情不也正反映了當時國人對宋朝山河破碎的悲痛之情嗎?而明清詩歌中對國家、社會的思考與擔憂也充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明清歷史在各方面的看法。

所以,縱觀整個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變化態勢,它都是和歷史息息相關的,或直接或間接側面的反映了中國歷史的一個風貌,因此,從不同歷史時期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窺探出當時的一些歷史現狀,從而讓我們更加了解歷史、理解詩歌,這就是詩歌的歷史積淀魅力。

二、 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文字魅力

艾青在《詩論》中曾經說過:“一首詩是一個心靈活的雕塑”,因此,每一首詩歌都是創作者們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心靈的作品,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就只能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詩歌、理解創作者們的心境,因此,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文字充滿了無窮的魅力。

1.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文字之美的魅力

“一首詩的勝利,不僅是它所表現的思想的勝利,同時也是它的美學的勝利”(艾青《詩論》),在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文字中就時時刻刻充滿著這樣的美,它的用字用詞字字推敲、字字珠璣。中國古典詩歌的美就體現在它的語言文字中,就表現在“麗”“奇”兩字當中。

在曹丕的《典論·論文》中說:“詩賦欲麗”,就是指詩歌的語言文字以麗為美。如毛澤東在詩歌《雪》中“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边@句對萬里雪飄、雪滿江天的景色的描寫就充滿了這樣的麗。

“奇”字的本義是奇怪或美好,用來描述人或事物時,也可以是兩種涵義兼而有之,在劉勰的《文心雕龍》中,作者開篇在陳述為文的根本之道時,就用到了“奇”字,并且表明“奇”原本就是“玉霞雕色”“草木蕡華”的內質,而“奇”體現在詩歌中就是指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文字“貴修飾”的意思。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結尾四句“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本褪菍ζ咔橹凶顬閺娏业膼酆秃薜男揎?。

2.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文字之格律的魅力

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文字講究音韻格律,講究格式的工整平仄,因此在盛唐時期才會出現繁榮的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如杜甫的《春望》和《登高》就是中國古典詩歌格律中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的代表作。

三、 中國古典詩歌的穿透魅力

詩歌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第一大文學類型,從《詩經》開始,詩歌就一直出現在中國這條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它不僅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傲然傳承,它還具有很強的穿透其他文學的能力。如漢賦和宋詞是我我們很熟悉和驕傲的文學形式,但他們卻是詩歌在不斷發展中在不同歷史時代的一種演變,甚至可以說它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另一種形式。(……可引用某人說的話)而在其他完全不同的文學類型中,如小說和戲劇,中國古典詩歌仍然穿透在他們的創作中,無處不在,或零星點綴,或畫龍點睛。

1.中國古代詩歌對戲劇的穿透

在元明清時期,中國的戲劇作為一種文學形式開始興盛繁

榮,出現了元曲四大家、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祖以及“南洪北孔”等一大批偉大的劇作家,也出現了很多影響至今的優秀作品,如悲劇的《竇娥冤》,喜劇的《救風塵》,描寫愛情的《西廂記》《牡丹亭》《梧桐雨》等等,在這些戲劇作品中,詩歌都穿插其中。如在元雜劇中,每折結尾處幾乎都用兩句、四句或八句詩句概括全局的內容,有的是劇作者自己創作,有的為引用古人的詩句,這已成元雜劇的特色之一。如關漢卿的劇作《竇娥冤》的卷尾詩“秉鑒持衡廉訪法,感天動地竇娥冤?!边@兩句詩歌就是關漢卿自己創作的,放在卷尾即總結了全局,又使全局得到了升華,畫龍點睛。不僅元雜劇如此,明代傳奇和清代戲劇也如此,如湯顯祖的《牡丹亭》的“驚夢”這一出結束時引用的四句詩“春望逍遙出畫堂(張說),問梅遮柳不勝芳(羅隱)??芍獎⑷罘耆颂帲ㄔS渾)?回首東風一斷腸(韋莊)?!边@首詩分別出自張說、羅隱、許渾、韋莊四人之作,而作者卻把它們重新組合成一首詩,點綴出了作者對這出“驚夢”的情感。又如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寄扇”這一出中,作者也在卷尾對這一出用詩歌進行了總結,“書到梁園雪未消,青溪一道阻春潮,桃根桃葉無人問,丁字簾前是斷橋?!边@些出現在戲劇作品中的詩句不僅總結概括了戲劇作品的內容,也點綴升華了全局的內涵。

中國古代詩歌對戲劇的強烈穿透力,不僅表現在戲劇作品中有詩歌點綴總結,而且大部分劇作家都即是戲曲作家又是詩人,如元曲四大家都即是劇作家又是散曲家,馬致遠就被后代世人稱為“曲圣”……又如孔尚任,不僅是清代戲曲作家,也是清代著名的詩人。所以,中國古代詩歌是戲劇這朵美麗牡丹的綠葉,它烘托和點綴了“牡丹”的艷麗芬芳。

2.中國古代詩歌對小說的穿透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小說這種文學形式一直都處在一個較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明清時期,在這個時期,小說的發展處在了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小說作品和小說作家,如四大名著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而這個時期的詩歌也處在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于是就出現了在小說的創作中融入詩歌來增加作品的表現力的情況,從而形成了中國古典詩歌對小說的穿透。

在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中,詩歌就無處不在。

如在介紹人物外貌形象的時候,在林黛玉初進賈府,第一次看見王熙鳳時作者寫道:

“一雙丹鳳眼兩雙柳葉吊銷眉。身材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如在介紹人物性格特征的時候,在林黛玉初進賈府,看見賈寶玉作者就用詩詞的形式來介紹了賈寶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蓱z辜負好時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p>

如在預示人物的走向和結局的時候,在寫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時作者批道: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p>

諸如此類的在小說中還有很多很多,不僅在《紅樓夢》中有,在其他的小說中如《西游記》、《水滸傳》等小說中都有,其主要原因是中國古典小說需要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凝聚力和表現力,因此,形成了中國古典詩歌對小說的穿透。

總之,中國古典詩歌中充滿著中國人的智慧、活法和悟性,在幾千年的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中,中國古典詩歌越來越充滿民族魅力,它有著歷史積淀的魅力,有著語言文字的魅力,還有著穿透的魅力,這些魅力一直流淌在中國古典詩歌的血肉之中,需要我們不懈的品味和挖掘。

[1]張方著.《中國詩學的基本觀念》[M].東方出版社,1999.

[2]謝文利.《詩歌美學》[M].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

[3]畢寶魁,艾麗輝著.《中國古典詩詞鑒賞》[M].遼海出版社,2011.

[4]西海主編,李達五輯評.《古詩精華輯評》[M].成都出版社,1996.

猜你喜歡
詩經古典語言文字
關于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
從不同側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與現代之間
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提升方式探究
閱讀教學中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策略
詩經
現代詩經
現代詩經
怎樣讀古典詩詞?
語言文字規范 中華通韻(征求意見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