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城鎮化進程中張家口地區“遷村并點”的可行性

2015-07-12 07:08王愛清楊倡信蘇英亮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建筑與藝術學院075000
大眾文藝 2015年2期
關鍵詞:張家口市張家口布局

王愛清 楊倡信 蘇英亮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建筑與藝術學院 075000)

論城鎮化進程中張家口地區“遷村并點”的可行性

王愛清 楊倡信 蘇英亮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建筑與藝術學院 075000)

本文以分析張家口地區城鎮化特點為基礎,探究張家口城鎮化特點與遷村并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對張家口地區村莊現狀調研的基礎上,分析張家口地區村莊發展的現狀與矛盾,探討張家口地區遷村并點的可行性。

城鎮化;遷村并點;張家口;鄉村;村莊布局

本文為張家口市科技局2013年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項目論文成果,課題編號:1321173I

張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重要交通樞紐,是京冀晉蒙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在實現京津冀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中,張家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張家口市的城鎮化得到快速推進。2013年,城鎮化率達到了48.80%,比2009年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盡管張家口地區城鎮化程度發展很快,但城鎮化總體水平仍較低。目前,城鎮化率仍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7個百分點。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今天,大量農村人口逐步向城鎮轉移,鄉村實際人口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了較多空心村,這一情況使土地資源浪費嚴重。同時,各項公共服務設施也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面對這一現實情況,本文將從兩個方面闡述張家口新型城鎮化進程下,張家口地區“遷村并點”的可行性。

一、現有張家口地區村莊布局存在諸多問題

1.村莊規模小,布局分散

張家口全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將全市劃分為壩上壩下兩個自然地理區域。北部壩上高原區,海拔1300-1600米,草原廣闊,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南部壩下海拔500-1200米,地形復雜,山巒起伏。受地形、氣侯、經濟發展情況等因素的影響,張家口全市村落分布不均勻,布局分散、村莊規模小。如壩下宣化縣2010年, 500人以下居民點為136個,占全部居民點的44.7%,全縣村莊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14個村莊。壩上沽源縣2010年,擁有233個行政村,726個自然村。各自然村的人口規模偏小,小型村多為150-400人,占自然村總數的45%,150人以下的超小村占自然村總數的33%,全縣村莊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2個。

2.各項功能用地布局欠合理、土地資源浪費嚴重

由于村莊長期以來缺乏科學的規劃與管理,導致鄉村各項功能用地布局欠合理,土地資源浪費嚴重。主要表現在:(1)居住用地與畜牧養殖業用地混雜,衛生隱患嚴重;(2)居住用地與工業用地布局不合理,部分工業用地混雜在居住用地之中,或位于居住用地的上風向;(3)綠化面積不足,沒有供村民觀賞、休閑的公共綠地,環境質量差;(4)由于村莊人口逐年下降,以及居民建房往往建新不棄舊等原因,廢棄用房較多,新舊建筑混雜、人均建設用地指標過大,土地資源浪費嚴重。

3.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后

張家口地區現狀村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不完善,村莊人口普遍較少,難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主要表現在:(1)給水、排水設施建設滯后,其中宣化縣有約39個村莊由于水資源短缺需要搬遷;(2)集貿市場和公共廁所缺乏;(3)農村學前教育不足,小學學校布局分散、規模小,同時存在園舍與綠化面積不達標等問題;(4)農村醫療存在醫務人員不足、設備簡陋,資金缺乏等問題。

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總體要求

1.城鎮化發展的背景,使遷村并點亟待可行

2003—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從418.41萬人增加到441.3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03年的34.50%提升到了2013年的48.80%,提高了14.3個百分點。全市農村人口10年間減少48.1萬人,農村居民大量遷入城鎮,導致農村人口下降,人口結構老化,農村居住用房空置等問題,甚至出現空心村現象,亟待重新進行村莊布局規劃。

2.遷村并點有利于集約利用土地與農業產業化

2010年張家口全市人均耕地不足0.2公頃,雖高于我國人均耕地僅0.1公頃,但耕地資源依然有限。同時張家口市農村人均建設用地遠超過國家標準,如2010年宣化縣李家堡鄉鄉政府所在地村莊,人均建設用地面積達到了485㎡/人,土地資源浪費嚴重。將村莊人口通過遷村并點進行集聚,集約利用土地,并通過復墾等手段整理已搬遷村莊原居民點用地,農民人均資源占有量相應增加,可以促進農業生產規?;同F代化,保障糧食安全。

3.遷村并點有利于保護張家口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張家口市生態較為敏感,作為北京首都重要的水源地和京津冀地區的綠色生態屏障,生態保育的壓力較大,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的發展要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前提。同時通過農村人口向城鎮和農村居民點集聚,可以有效地緩解農村人口對環境資源的壓力,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人為破壞,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將生態敏感區內的村莊逐步遷出既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同時可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結語

面對張家口地區村莊布局存在的問題以及城鎮化發展的總體要求,實施遷村并點對促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不僅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

對城鎮周邊的農村而言,隨著城市或城鎮建設的不斷擴大,對周邊村莊將會產生很大影響。張家口市南部為市區今后的主要發展方向,如玉寶墩、寧遠村、吉家房村等,通過政策引導,土地整理與置換等手段,促使城鎮周邊的村莊并入城鎮。

另一種情況是農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遷移,而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向小城鎮遷移,通過產業集聚,形成區域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實現就地城鎮化,也叫家門口的城鎮化。就地城鎮化可解決農民雖然進城,卻無法享受與市民相同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城市公共服務,可解決人雖進城,短時無法實現與城市的深度融合與自信等異地城鎮化的弊端。

第三種情況是對存在自然災害安全隱患的村莊、人口少難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村莊向交通便捷、人居環境優良、發展前景好等比較優越的村莊進行集中。新型城鎮化的“新”首先以農村繁榮為前提條件,通過集中配置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讓農村居民可以分享現代化的成果,過上“城鎮化”的生活,提高農民生活的幸福感,實現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目標。

[1]徐東云.淺析村鎮建設中遷村并點的阻力[J].理論探討.2012.

[2]趙丹,劉科偉,許玲,王莎,呂園.快速城鎮化背景下鎮域村莊體系規劃研究—以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為例[J].城市規劃.城市發展研究卷,2013.

王愛清(1981-),女,山西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西方城市設計理論。

楊倡信(1958-),男,河北人,副教授。

蘇英亮(1980-),男,河北人,講師。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建筑與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張家口市張家口布局
先進纖維材料戰略布局
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二幼兒園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云上展演(張家口專場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云上展演(張家口專場一)
小烏龜
張家口發布氫能規劃
河北省張家口市工業街小學學生作品
來自張家口
2022年冬奧會推動張家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調查與研究
商用WiFi蓄勢待發BAT360謹慎布局前景存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