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學科滲透心育之探究

2015-07-14 08:45
學周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心育學科政治

政治學科滲透心育之探究

張志紅 (河北省隆堯縣教師進修學校 055350 )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社會的發展,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筆者在政治教學中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在教學的同時注重滲透心育,下面就針對此話題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政治學科 滲透 心育

在教學中滲透心育是教師們應當重視的一個課題,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滲透心育就是指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培養他們優良的品德和心理素質。中學階段是學生各方面不斷變化的最高峰,一方面因為學生的感受會隨著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中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弱,他們容易受到環境的的變化和各種誘惑,因此在教學中滲透心育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使學生面對各種刺激的時候能自我調節,能使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從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一、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育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的要求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思想品德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更是責任重大。學生能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品德,是他們成為優秀人才的前提。新課改要求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在教學中滲透心育,使學生受到影響和感染,這對學生將來能否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還沒有完全形成,尤其是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他們面對新的環境,會感到不適應,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在陌生的環境中會感到無助,情緒低落;面對很多的學科,會感到有壓力,力不從心等,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可以先與學生進行交流,并及時引導,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讓他們放下戒備,敞開心懷,增強對同學、對教師、對學習的信心,真正讓他們感受到他們就是班級的主人。另外,面對中學生心理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思想品德教學及時對學生進行疏導教育,使他們更好地適應之后的學習。

(三)政治學科自身的特點決定

在學科中滲透心育,政治學科占有更大的優勢,因為這門課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和引導性,而且學好政治,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政治學科和我們的生活貼近,和學生的生活實踐聯系緊密,學生通過上政治課,可以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習慣和品德。在政治教學中,學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和同學、教師、朋友交往和合作,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處事能力,促進了學生全面的發展。

二、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育的措施

(一)制定符合學科特點的心育目標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制定出明確而具體的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要以教材為基礎,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挖掘心育因素,然后把學生的心理健康目標融入其中,這樣學生的學習目標會越明確,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越來越高,并能在學習中克服困難,主動探究,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比如,在探討“偉大母愛”這個內容的時候,筆者就把課前搜集到的《娘探望獄中的孩子》這個事例融入到教學中去,這位母親為了實現見到兒子的愿望,不惜賣掉家里唯一值錢的一頭豬作為路費。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對兒子的無限的愛,體會到母親的無私,這就將心育很好地融入到了學科教學中。

(二)營造民主課堂氛圍,形成和諧課堂互動

一種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會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是課堂教學順利完成的保障,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民主、愉快的課堂氛圍,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生才會快樂學習,積極探究,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得更好。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勵,,因此,我們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情緒的引導,讓他們會學、樂學,實現心育和學科的融合。

(三)鼓勵、表揚是心育的最好方式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合作的一個過程,學生的情感是隨著教師的語言而不斷變化地,要想使學生愉快學習,需要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比如,教師在教學中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讓學生感受身心愉悅。另外,學生之間也存在差異,導致他們在知識的接受上和能力上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少批評,多鼓勵,幫助他們樹自信心,達到情感教學的目的。

三、在學科中滲透心育的效果

(一)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

新課改下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成為了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也不再只給學生發號施令,而是尊重、信任、理解學生。在此基礎上,課堂教學環境變得更加和諧、輕松、平等,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是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信任、鞭策,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而是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他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課堂教學活動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也不是接受知識的機器,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民主的,他們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因此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和和諧,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激情和智慧。

(二)學生心理的轉變

一方面,學生的心理在發生變化,在教學中通過融入心育教育,學生的心理素質逐漸提高,他們能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能正確地認識自我,積極學習,且善于交往,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另一方面,正確的價值導向。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合理評價使他們變得更加自信,把學生引向更好的發展之路。

總之,在學科中滲透心育是教育發展的趨勢,我們教師要與時俱進,通過學科教學和心育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1]張媛,蔡明主編.教學方法研究[M].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2]皮連生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黃向陽著.德育原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責編 趙景霞)

猜你喜歡
心育學科政治
【學科新書導覽】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現狀調查報告
——以簡陽市為例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江蘇省無錫市查橋實驗小學
——積極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滲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詩意棲居”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超學科”來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