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歌唱學習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分析

2015-07-17 01:59陳思羽
亞太教育 2015年18期
關鍵詞:歌唱者心理因素演唱者

文/陳思羽

一、心理因素對歌唱學習的重要作用

(一)興趣和意志是歌唱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對于歌唱來說,喜歡唱歌和愛唱歌是學習者的動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是歌唱成敗與否的內核性因素。而對任何人來說,做一件感興趣的事,必然會傾其所有,朝既定的目標努力,尤其是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未完全形成的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必然會經歷從接觸到慢慢喜歡進而感興趣的階段,也只有愛上歌唱,才會懷著一顆主動上進的心去追求音樂的真諦,在追求歌唱的道路上自然也是一個磨練意志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他們自覺而非被迫地確定并盡力達到目標,通過自我調節來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本源目標。因此,我們可以說興趣和意志是歌唱成功中相輔相成的兩個基礎性因素。因為如果僅有興趣而沒有能夠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歌唱學習也只會以半途而廢告終,另外盡管意志堅定,如果對歌唱沒有絲毫的興趣,更不會在歌唱的道路上行進得太遠。

(二)情感因素是歌唱學習的關鍵

我們教學者應該從如下三方面去幫助學生分析:1、歌詞的情感體驗;2、旋律的情感體驗;3、豐富的生活體驗;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影響是緊密交錯的?!扒橹嗤?,美寓其中”,歌唱者在歌唱的過程中受他們情緒——喜怒哀樂愁等等的影響,這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歌唱的效果,即使在其它硬件和外部環境完全一致的情況下,不同的情緒會導致截然不同的演唱效果。演唱者的歌唱與情感是一致的。例如在教學中這樣的學生是很常見的:平時課堂上學習訓練時情緒飽滿,演唱的有板有眼,一旦客觀環境發生變化,例如登上大舞臺時,就很難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這是因為心理壓力讓他們的情緒產生了很大的波動。正所謂“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歌唱是以聲傳情的過程,聲情并茂是成熟歌者必備的素質。如在演唱《燭光里的媽媽》時,定是用情至深,將母親的愛與慈祥娓娓道來;而在演唱《好日子》這樣的歌曲時,也定是帶著歡愉和對幸福生活美好憧憬的情感來完成。

二、調節中小學生歌唱學習中心理因素的方法

(一)做好充分準備

如果對自己歌唱的曲目不夠了解,即使再偉大的歌唱家也不能將其精髓表現得淋漓盡致,歌唱前充分的準備是歌唱者的定心丸,能使其更有信心地展現自己??上攵?,如果演唱者對所表演曲目了解甚微,那么即使是站在臺前也未免會心生畏懼之感。首先要選擇適合演繹者的曲目,使其有能力和信心去駕馭。例如: 《媽媽格桑拉》和《小背簍》都是歌頌母愛的歌曲,讓學生去回憶生活的點點滴滴,母親那日復一日累積而成的愛如涓涓細流匯入大海的壯闊,那就是母愛。這樣學生就把歌曲唱的很有感情很生動了。

(二)提高自身素質

歌唱本身是一種藝術,它并不能依靠死學硬背,而是要在掌握一定發聲技巧和方法的同時,注重自身音樂素質的培養,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才能信心滿滿地盡情展現自己。在演繹任何一首歌曲時,簡單地“鸚鵡學舌”式地演唱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盡量從歌曲的創作背景和內涵出發。例如《國歌》,任何一個中國人在表現這首歌的時候都能做到鏗鏘有力,意味深長,這不僅僅是因為詞曲本身就強勁有力,更是因為我們在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時,眼前浮現的是國家的發展史,是這面旗幟的來之不易,是無數烈士殷虹的鮮血,正因為對作品的背景了解甚多,才使得這首歌每每想起,都會一樣的扣人心弦。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歌唱學習中,一定的理論基礎是必要的,如果對音樂絲毫沒有了解,那么歌唱學習就如盲人摸象一般,沒有一點思緒,不知從何而起。但是歌唱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展現在世人面前的一門藝術,它需要理論支撐,但僅僅有理論是不夠的,它需要與實踐相結合,它需要在一定沉淀的基礎上,適時地展現在舞臺上,同聽眾見面。因此,在歌唱學習中,我們應注意培養中小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鼓勵他們多參加小型的演出,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驗證理論,磨練自己,尋找自己的不足,發覺自己的長處。所以每一堂課后我盡量抽出時間,讓同學們把本節課學到的歌曲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演出來,雖然同學們有時音唱的不夠準,動作不夠優美,可我發現同學們卻興致高漲,對表演同學的追捧不亞于對明星的喜愛,這樣用一次次的實踐經驗得到的掌聲與喝彩給予歌唱者更大的信心和勇氣。

(四)善于自我調節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任何活動都是在心理調節下進行的,因此,心理活動直接關系到人的實踐能力,我們也能夠通過自我調節來改善我們的心理素質。例如在大型演出中,即使是成熟的歌手也難免會有緊張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自身的調節能力,將緊張情緒降到最低,因為焦慮的心緒是成功演唱的勁敵。雖然中小學中沒有足夠絢爛的舞臺,但是面對小團體的歌唱,有的學生還是因為自身調節能力差而不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同學和老師面前。

三、總結

嫻熟的演唱技巧加之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早就成功的演唱者。任何歌曲的演繹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基礎。它是演唱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即使是天籟之音也難入大眾的耳朵,因為他們不能將最完美的自我展現給聽眾,因此不論在教學,還是學習的過程中,都要注意心理因素在歌唱中的作用。

[1]張瓊. 培養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質[J]. 民族音樂,2009.

[2]普凱元. 音樂心理學基礎[M]. 安徽文藝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歌唱者心理因素演唱者
論歌唱者的文學修養與聲樂修養
聲樂表演中音樂素養對美聲唱法的重要性
重讀《昆蟲記》4 竹籠中的“歌唱者”——蟈蟈兒
心理因素,如何影響男性勃起功能
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與心理調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響男性勃起功能
聲樂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訓練與運用
聲樂鋼琴伴奏在與演唱者合作中的協調作用
論我國民族聲樂演唱者的舞臺形體表演
試論聲樂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