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扮演的角色

2015-07-20 21:35顧純偉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6期
關鍵詞:人文精神教師應教材

顧純偉

如何正確的處理語文教學中師生間的角色,是能否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那么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就此淺談幾點認識。

語文教學教師角色定位我這里好有一比,我們的語文教學好比是一臺戲,那么,教師和學生就是這臺戲主演。教師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這臺戲的質量,這是毋庸置疑的??墒窃S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往往越組代庖,代替學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論,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戲臺上唱獨角戲,而使學生成為這場戲的看客,剝奪了我們可愛的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這不是語文教師應扮演的角色。那么,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我們語文教師應扮演什么樣角色呢?我以為應該是扮演以下幾種角色。

一、語文教師應在學生與教材之間扮演橋的角色

眾所周知,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而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我們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而教師這座橋就是讓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我們教學的任務就是要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還有引導學生怎么更好理解教材。我們不能把我們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加強給學生,同時還要承認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的差異性,總而言之,我們教師要扮演好自己橋的角色,就是讓教師不要越權代替學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論。而要讓學生充分與教材交流。

誠然,我們教師如何能扮演好橋的角色呢?首先,要引起學生對教材的興趣,否則就是橋搭了學生也不愿意通過。這一點我認為,從這里作為切入點,就是應從減輕學生閱讀時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感悟上人手,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教材是一種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負擔。我們教學時,不讓學生感到閱讀是為了回答問題和做“條塊”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閱讀是為了感受一種美。其次,我們要設計好教材這個誘餌,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發現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藝術美和思想美,使學生感到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而且是藝術、思想的結晶,要讓學生萌發從教材中感受到這些東西的欲望,最后,我們教學中重點是教給學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獲取知識。

二、在語文閱讀教學課上,教師還應做打開學生閱讀視野的大門的鑰匙

固然,盡管教材的知識是有限的,盡管課堂教學也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我們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問題,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學生光學會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夠的,在語文教學上就是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發展課外閱讀,開闊閱讀視野。

是的,語文教師要做好打開學生閱讀視野大門的鑰匙,就要求我們不能整天圍著課本轉,要給學生創造良好地課外閱讀情境,讓學生從課堂學習中走向課外學習,體會到:“功夫在課外”的深刻內涵。

那么,怎樣才能做好開拓學生閱讀視野的鑰匙呢?首先,我們要讓學生熱愛讀書,讀好書,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給學生閱讀自由,比如閱讀內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歷史、科技、社會等都可以讀,以此來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其次,我們要做好閱讀指導,比如說,怎么樣選書,怎樣看書等,都要做到認真指導。再有,我們要讓學生明白養成好習慣會終生受益的道理,努力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地閱讀習慣,比如說,每天定時閱讀的習慣,記讀書習慣,閱讀中提問題的習慣等。

我們語文教師做好學生課外閱讀工作,不僅對課堂教學有幫助,還對學生自身發展也能起到促進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覺得,我們語文教師擔負的這項工作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三、在學生人文精神的滲透層面上,教師要做對學生藝術感染的天使

事實上,人文精神不能靠強行說教傳給學生,這樣做會適得其反,人文精神傳輸重在熏陶,感染。因此,我們語文教師不能只懂一些漢語知識或修辭等語文理論知識就行了,我們要加強修養,培養良好地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

我們教師要做好藝術感染的天使,要在這幾方面加強修養。首先,是情感上要豐富而真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彼?,我們語文教學其實是感情教學,主要體現在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教師,教師與作者及學生與學生的感情交流上面,通過交流來感受對方情感上的美,來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從而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是我們在言行上要有風度,我們的語言要有感染力,這主要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上要有藝術性。行有風度主要一點就是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學生,做學生行為的表率。最后,我們語文教師要有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發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感受、創造這些美。

四、教師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創新精神層面上做學生的開路先鋒

再說,現代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只靠在傳統教育上的教師,是行不通的,因為其思想統治束縛著學生的思想。比如說:要聽老師的話,要按老師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師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確的,不容許學生對自己去懷疑,甚至批判,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所以,我們要勇于負擔起做打破這種傳統教育思想束縛的開路先鋒。要培養學生懷疑、批判精神,教師自己要超越自我,敢讓學生向自己挑戰,為培養學生批判精神。另外,在教學中多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說自己的想法,出題時多出些主觀性試題,在評價時不要求統一,尊重個性差異。只有這樣學生主體性才會得到體現,學生才敢想、敢做。

總之,隨著語文教學的發展,我們語文教師對自己角色不斷有新的認識,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們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學生的個性、創造精神、良好語文習慣培養起來!這才是我們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林慶山.新課改中教師應如何把握自身定位與新課堂走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5) .

[2]陳麗.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扮演的角色[J].文學教育,2011,(10).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教師應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教師應首先在道德上成為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