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法學教學中問題導引教學法探討

2015-08-05 08:44唐秋玲
法制博覽 2015年7期

摘要:高校法學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引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法學問題,積極參與法學實踐活動,提升學生法學實際操作能力,能夠更好培養其未來法律職業中所需要的技能。

關鍵詞:高校法學教學;問題導引教學;法學技能

中圖分類號:D9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5)20-0050-01

作者簡介:唐秋玲(1980-),女,漢族,湖南邵陽人,碩士研究生,湖南工業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法學。

問題導引教學法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在問題引導過程中強調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更好的使用未來法律職業中所需要的技能。所以說,在法學教學中,教師為了給學生有效的引導,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觀念上,充分相信學生

當代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有九種智力,只是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每個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誰聰明、誰不聰明的問題,而是在哪一方面聰明以及怎么樣聰明的問題。在法學教育中,不存在所謂的差生,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出色的一面。作為教師來說,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積極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法學是一門以權力和義務為核心范疇的學科,主體性與法學核心范疇密切相關,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大講權利和義務、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人權及保障,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卻沒有引導學生自由發展,無視學生的需求、學生的思考、學生的主體性,則不利于學生學習和研究積極性的調動,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塑造。

二、引導前,做好設計工作

法學教學的教學設計非常重視從生活中引導出問題,注重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聯系,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溝通。如果教學內容離學生太遠,就要想辦法對學習內容進行處理,貼近學生的生活。如物權法中的物權取得時效概念較為抽象,比較難以理解,基于此,筆者可以結合2009年2月在法國發生的拍賣中國圓明園兔首鼠首事件引導學生對此問題進行探討。在引導過程中,一方面通過教學內容的來源與現實生活聯系。要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和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體驗到法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教學內容在生活中的應用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如在民法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民法典起草和大家日常生活的問題進行引導討論:人格權法的地位、民法典的人身權范圍是否應包括隱私權、住宅權、環境權、信用權等、夫妻間的隱私權和知情權、人身權重是否規定性自主權和性騷擾權、婚內侵權、網絡隱私權問題,這些問題常常出現在學生們的生活之中,但是學生們往往沒有從法學角度進行思考與討論。通過教學內容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使教學內容的學習與學生現實已有經驗聯系起來,引導學生理解所學法律知識的重要意義。

三、引導時,貴在方法妙用

教育是實踐性的科學,必須有規可循,有章可依。教師要在法學教育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優勢和教學特點,探索、創新適合于自己教學的方式方法,逐漸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筆者認為,豐富的課堂教學方式是問題導引教學的內在要求之一。在傳統的法學教學教學中,大多數情況下是單純的教師講解——學生記憶的教學方式,而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的參與。在問題導引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特別是要強調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課堂教學方式的拓展創設的教學課堂。在這其中,因材施教的具體操作模式需要我們選擇。

自主合作是問題導引教學可以選擇的模式之一。在這一模式之下,學生在教師的適度指引下,通過查找、思考等方式進行學習,在此基礎上利用小組競賽、小組辯論、小組調查等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分工合作、成果共享,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也可以采用演講比賽、專題報告等形式使學生能夠積極運用已有的法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資料的準備和運用,一方面使得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得到具體的運用,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學習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枯燥的傳統課堂講授,而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也是不無裨益的。在課堂中比較常用的便是模擬法庭形式。在模擬法庭中,教師選擇一個案例,并且將學生按照原告方、被告方、審判方、庭審保障方進行分組,讓學生在組內自主選擇角色,分別擔任法官、書記員、律師、證人、當事人、法警等等,從模擬角色出發來運用法律知識和發揮相應的能力。學生結合教師給出的案例情節,根據法律規定和法理來對案件事實認定、案件性質判斷、爭議焦點提煉、法理適用分析、法理闡述論證的綜合性進行訓練,這種針對個案的模擬體驗引導教學,往往能夠加深學生對具體問題的發現和分析能力培養,獲得對專業知識直觀認識,并且為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法學教學中采用的問題導引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其具有顯著的優勢。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任何教學方法的建立與運行都是與現實情況分不開的,問題導引教學方法實踐過程也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們在借鑒這一高效教學模式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法學學科的特點,在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大原則之下進行靈活地運用。

[參考文獻]

[1]唐秋玲.<國際法>問題導引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7.

[2]別敦榮.大學教學方法創新與提高高等教育質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