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法與道德的關系

2015-08-05 09:36趙天武
法制博覽 2015年7期
關鍵詞:自然法

摘要:法與道德的關系歷來是不同的法學流派爭論不休的話題。法與道德這兩種社會規范之間,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對這一問題最具代表性的兩種觀點分別屬于自然法學和法律實證主義。無論是對這一問題持何種態度、何種觀點,人們的目的是殊途同歸的,即期望法在社會生活中能夠更好的發揮其所應有的作用。本文將從歷史到現實,剖析法與道德之間的關系,為法律在當下社會生活中更好的實施、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法與道德;自然法;法律實證主義;從歷史到現實

中圖分類號:D90-0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5)20-0141-01

作者簡介:趙天武(1993-),男,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

一、引言

法與道德的關系問題,是法學、特別是法哲學的一個重大問題。德國著名的法學家耶林在談到這一點時把他形象地比喻為法哲學的好望角,是一個既不能回避而又十分棘手的問題。

有的人認為道德就是法律;有的人認為法律的基礎是道德,法律應當是符合道德的;也有的人認為,法律和道德是完全截然相反的兩種事物;還有的人認為,法律和道德既是性質不同又是相輔相成的調整人們行為方式的兩種規范。對于這一問題,從來也不可能有定論或者統一認識。

二、法與道德的關系——從歷史到現實

(一)自然法學和法律實證主義的爭論

任何法學流派都繞不開法與道德的主題,無論其持何種態度。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自然法學和法律實證主義(亦稱實證主義法學)。自然法學在西方歷史上占據著獨特的地位,也是歷史極其悠久的法學流派。自然法學的實質在于,法來源于人們的正義觀念、理性精神等,法必然從屬于更高的規范,其根基是道德??梢哉f,自然法學是道德法學,只有符合道德的法律才獲得了正當性基礎,才能夠為人們所承認并嚴格遵守。違反道德的法律由于其失去了正當性基礎,就不能被人們承認和遵守,即“惡法非法”。而法律實證主義即實證主義法學認為,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一旦被制定,就應當被人們嚴格遵守,只要違反制定或認可的實在法就應當受到否定性評價,甚至是制裁、懲罰,而不論法是否違反了公認的道德,即“惡法亦法”。

(二)法與道德的歷史爭鳴

“惡法非法”還是“惡法亦法”的爭論反映了法與道德之間的沖突,它也成為困擾西方法學界的一大難題。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有關法治的觀點:“法治應當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本身制訂的良好的法律?!弊匀环▽W派也是始終堅持這種“惡法非法”的觀念。西方歷史的一個經典案例“紐倫堡大審判”,探討對于二戰后戰犯如何審判的問題。

紐倫堡大審判的一大焦點在于,對納粹分子的犯罪指控的合法性基礎何在?這至少有兩個問題值得思考。首先,有被告辯稱,根據納粹德國的實在法律,他們實施的殘酷的不人道的行為是職務行為,是符合德國的有關軍事、戰爭法律的,不應當被認定為犯罪行為。其次,對于他們的犯罪罪行的指控是無法可依的,比如反人道罪就沒有法律的規定,而是為了審判他們所創制的。被告提出的理由困擾了審判人員,因為根據實在法,確實無法、無理由懲治這些罪行深重的戰犯。而他們所實施的行為又是罪孽深重、慘無人道的,絕不可能不懲治他們。審判人員最終判定摒棄了納粹德國的法律,認為這些法律是違反人類基本道德正義的惡法,失去了正當性基礎,不應當被承認也不具有法律的效力。他們從自然法的角度出發,認為這些被起訴的納粹分子雖然沒有犯法律所規定的各類罪,但他們違反了人類根本的道德正義,理應受到嚴厲的懲處?;诖?,這些納粹分子被判有罪。

(三)法與道德的現實爭鳴

在現實生活中,法律與道德經常糾纏在一起,甚至出現某種沖突。近年來,關于法律與道德糾纏的問題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關于跌倒的老人路人扶不扶的問題。扶,是基于道德,卻可能因此承擔不明的法律責任;不扶,路人絕不會承擔法律責任,但卻不符合公共道德的要求。扶不扶,引發了中國人的極大爭論,甚至出現了對于法律公正性的懷疑。其中廣受爭議的一個案例就是眾所周知的“南京彭宇案”。

在這個案件中,彭宇基于道德而去扶起跌倒的老人,卻因此承擔了不明的法律責任,令很多人憤慨不已,也使他們對于法律的權威和公正性產生懷疑。而法院既然認為本次事故雙方均無過錯,就不應當讓彭宇對受害人的損失予以賠償,法院在這個問題上卻給予了彭宇否定性評價,并讓其承擔法律責任。很多人因此表示以后將不扶跌倒的老人,這一法律的裁判帶來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使社會公共道德再次受到沖擊。對于這些像彭宇一樣的積極履行道德義務的人,法律應當予以肯定性的評價,并且采取獎勵性措施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履行道德義務。如此,法律和道德才能相輔相成,互助互益,共同發展。

三、結語

筆者認為,法與道德仍是調整人們行為方式的兩種不同的社會規范。盡管法與道德之間在產生方式、反映的意志不同、表現形式不同、調整范圍和強制力上都是不同的,但二者也存在著不可否認的聯系。它們作為社會規范在功能上是互補的,共同調整著社會關系。有的社會強調以道德為主、以法律為輔,有的社會強調以法律為主、以道德為輔,但在共同使用二者方面概莫能外。在人類生活中,法與道德這兩種社會規范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在某種程度上互相交織,共同促進了人類生活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嚴存生.法與道德關系模式的歷史反思[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1(5):36-46.

[2]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199.

猜你喜歡
自然法
西塞羅的自然法思想解析
法治對當代中國的價值
論憲法價值的沖突與協調
西方正義論的發展脈絡梳理
人本法律觀的幾點澄清
淺析社會契約論及其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