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823”劫持人質事件的反恐執法啟示

2015-08-05 12:43陳劍飛
法制博覽 2015年7期

摘要:通過重現菲律賓8.23劫持人質事件的處置全過程總結經驗,在國內現階段急需反恐經驗和總結訓練實用戰法以應對愈發嚴峻的恐怖主義活動的時代背景下,對鞏固反恐法制建設和國家安全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指揮決策;事態掌控;人質安全

中圖分類號:D63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5)20-0282-01

作者簡介:陳劍飛(1989-),男,漢族,山東臨朐人,武警工程大學指揮專業碩士研究生。

最大限度保護人質安全,是處置劫持事件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菲律賓處置“8·23”劫持人質事件在經過11個小時的營救后,最終以香港旅行團人質的重大傷亡宣告了失敗。顯而易見,菲方此次處置行動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視人質安全的指揮決策失當應是根本所在。

一、忽視人質安全,力量運用棄優用劣

當天到達現場的營救隊伍除了馬尼拉警局所屬的特警部隊(SWAT)50多人外,還有另外兩支隊伍。一只是國家警察局直屬的特別行動隊(SAF),另一只則是空軍部隊下轄的輕型反應隊(LRC)。前者專門負責反恐與人質解救任務,曾赴英美受訓,負責過美國前總統布什的安保工作;后者則是曾經接受過美國海豹突擊隊訓練,并在菲律賓南部與阿布沙耶夫伊斯蘭武裝組織戰斗中專門負責解救人質的隊伍。這兩支隊伍裝備較好,經驗更豐富。但身為處置行動地面總指揮的馬尼拉地區總警司馬格蒂拜,沒有使用這兩支隊伍,而是選擇了自己的特警部隊(SWAT),并自信特警部隊“足以應付情況”。負責處置行動的馬尼拉地方危機管理委員會對此也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和意見。因此,菲方真正的反恐部隊在現場被擱置待命。由此可見,菲方指揮層好大喜功,完全不顧人質安全,棄優用劣的決策適當讓特警部隊上演了一出拙劣的解救行動,造成了最終的悲劇。當然,這里也反映出菲方處突指揮體制的深層系問題,指揮員的個人主觀決策失當是營救失敗的主要原因。

二、忽視人質安全,策略運用剛柔不當

在處置行動初期,菲方指揮層對形勢判斷不準,單憑與劫持者談判的氣氛以及部分人質被釋放的表象,判定劫持者不會殺害人質,進而采取“剛性”談判策略,企圖迫使劫持者投降,沒有充分考慮到這種“強硬”策略可能會刺激劫持者情緒、威脅到人質安全。甚至在談判階段,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表示:“總統府不會與劫匪談判,這樣會助長劫匪的囂張氣焰”,進一步表現出菲高層忽視人質安全的戰術性錯誤。當劫持者給出答復其條件的“死限”時間后,菲指揮層仍然沒有足夠重視人質安全,沒有及時采取有效行動防止萬一,而是在過了“死限”時間后,才將劫持者的弟弟帶到現場,企圖通過親情談判策略進行勸降。當“死限”的“大事”沒有如期發生后,菲警方發言人表示:“相信劫匪最終會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違法的,會向當局投降,動用武力是我們最后的解救方法?!狈浦笓]層再次放松警惕和忽視人質安全。隨后,當劫持者提出,只要廉政法庭取消針對他的革職令,并把命令送到他面前,他就馬上投降放人的最后要求時,菲指揮層依然沒有予以足夠重視,再一次忽視人質安全,沒有及時采取柔性戰術策略解決危機,而是將反腐部門沒有正面回應劫持者要求的信件轉給他,矛盾被激化,劫持者在車內鳴槍以示不滿。其后,劫持者又在車內電視直播中得知其弟弟被當局拘捕,導致其憤怒絕望,開始射殺人質。因此,菲指揮層在戰術策略上剛過之而柔不足的決策失當是導致人質開始被殺的重要原因。同時,整個處置決策層對媒體管控的決策疏忽也是重要致敗因素。

三、忽視人質安全,戰法運用單一遲緩

處置行動中,談判攻心、強行攻擊是菲方采取的主要戰法,但在具體運用上,則雙雙反映出決策指導上的單一、遲緩問題。如,在運用談判攻心戰法時,指揮層完全寄望于采取單一的談判手段解決危機,而沒有將突襲制敵、狙擊斃敵等戰法與之有機結合,甚至在兩名談判人員同時距離敞開車門的劫持者僅有一步之遠的時機,缺乏先見之明,沒有利用談判人員實施突襲,錯失一招制敵的良機;同時,在劫持者完全暴露身體的絕佳時機,也沒有迅速果斷下令實施狙擊,以致貽誤戰機。再如,在運用強行攻擊戰法時,指揮層先是反應遲緩,在車內劫持者槍聲響起開始射殺人質的10分鐘之后,并在輕信逃生巴士司機“人質全部被害”的錯誤信息以及沒有實施必要偵查的情況下,盲目下令實施強攻??梢?,指揮層對人質安全問題已經麻木到了極點。而在發起強攻后,菲警方沒有采取多點多方向同時突入,力求閃電制敵速戰速決、最大限度保護人質安全的具體戰法,而是完全忽視了人質的安全,指揮員指揮隊員先是用鐵錘砸車窗而屢砸不破,再是用繩索拽車門而無果,整個強攻行動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最后亂槍向車內射擊,雖然最終劫持者被擊中身亡,但也造成了人質的重大死傷。對此,無論事后調查結果如何,人質是否有被警方亂槍射中的可能性已引起廣泛質疑。因此,可以說,在強攻階段,指揮層忽視人質安全,毫無周密部署,在不知己、不知彼的前提下,采取單一、遲緩的戰術行動,最終造成了人質的重大傷亡和整個行動的失敗。

總之,菲警方此次處置行動的失敗教訓告訴我們,在解救人質時,務必堅定“人質安全第一”的指導原則,在力量、策略、戰法等運用問題上,在不同處置階段和采取不同處置手段時,要始終把人質安全放在指揮決策的首位,確保處置行動能夠最大限度保護人質安全。

[參考文獻]

[1]郝宏奎.處置劫持人質案件的“外控內導”模式——從處置“2.19”劫持人質案件中得到的啟示[J].公安大學學報,1995.

[2]李溫.解救人質案件中公安機關的法律責任[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

[3]傅鑒,蒲琳,羅力.惟一標準:人質安全[N].人民公安報,2005.

[4]顧朝陽.直面公共安全[N].安徽日報,20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