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的創新戰略及對我國企業的啟示

2015-08-15 00:54王憲云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三星國際化產品

王憲云

(湖州師范學院商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0 引言

目前,我國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要實現持續中、高速增長,唯一出路在于轉變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然而,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缺乏創新能力,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陷入“貧困化增長”的格局,必須通過轉型升級來加以改變。

與此同時,我們的亞洲近鄰韓國,卻在朝鮮戰爭后迅速成長為新興工業化國家,開創了發展中國家最成功的經濟發展模式,尤其引人矚目的是韓國三星的發展奇跡。

三星從生產黑白電視起家,然后,其產品范圍從簡單低級的家用電器、消費電子產品,不斷地擴大到復雜尖端的高技術信息和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外圍設備、半導體和大規模集成電路,銷售額逐年大幅增長,技術能力得到持續快速提升。目前,三星已是躋身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在電子行業處于全球領先地位。2014年《福布斯》雜志網絡版發布的“2014年度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榜”年度排行榜中,三星以35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8位;而品牌價值研究公司Brand Finance發布的2014年的全球企業品牌價值排行榜中,三星更以792億美元位居全球第2位。

作為一名后來者三星也經歷了從“加工廠”到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從模仿引進技術到自主創新引領潮流的蛻變,經歷了從廉價貨的代名詞到生產最尖端的產品、以高檔次的形象風靡全球市場的轉型升級。它的成功經驗對于同樣是遲來者的中國企業必將有許多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

1 與時俱進:創新的企業文化

三星從創業之初就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注重在長期的經營實踐活動中,不斷提煉和總結,構建與時俱進的、創新的企業文化。

1.1 時刻保持危機感

韓國領土狹小,資源匱乏,促成韓國人強烈的憂患與危機意識、拼搏精神和擴張欲望,保持危機意識更是三星的靈魂。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有句名言:“危機總是在你自認為第一的時候降臨”。正是憑借強烈的危機意識,三星擁有了應對變化的心態,保持了持續創新與變革的動力,形成了追求卓越、時時創新的公司理念。

1.2 “第一主義”

三星的“第一主義”,即在所有領域都做第一位,成為最好的。這也是三星普遍認可的企業文化之一。1995年后,三星開始了全面的戰略轉移:全力向中高端電子產品市場進軍,實施以高技術和尖端設計為核心的追求高利潤率和現金流的品牌生產營銷模式。

1.3 創新,變革,超越

注重創新與變革的企業文化,為三星成功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氛圍。三星自成立以來的20余年里,一直執行低端電子產品技術戰略,以價格優勢和靈活的供應“戰術”,打入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市場,產品利潤不高。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為擺脫經營困境發起了影響深遠的“新經營”運動,向全公司發出號召:“除了妻兒,其他的都要變”,“不要怕失敗,大家要創新,要敢于冒險?!闭沁@種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使得三星從單純追求數量增長轉變為以質量增長為導向的經營模式,不僅安全度過亞洲金融危機,還超越了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

1.4 敢用天下人才

“人才第一”是三星創始人李秉哲創業經營企業的信條。他認為,企業就得靠人才,只要注重培養人才,創業就能守業,三星就能永存。三星被韓國企業界譽為“人才學?!?。在三星訓練中心里,懸掛著李秉哲親筆題寫的“人才第一”的匾額。李健熙董事長想方設法,從研究開發到經營銷售,極力招攬不分國籍和領域的優秀人才,努力開發出領先世界潮流的尖端的技術。三星的“人才經營”戰略可歸納為:注重吸納“天才”;善用“個性”人才;敢用奇才、怪才。

1.5 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

三星擁有各種培訓中心數十個,人員一旦被錄用,就會對其投入大量的資金全面培訓。三星公司有兩種教育課程,一種是對新員工進行與業務有關的專門能力提升的教育,另外一種是對他們進行充分的企業文化教育。人才加盟公司后,首先要進行入門課程,然后每提升一級都有相關課程。此外,對核心人員還有其他的課程,培養他們真正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而培養人才的第二步、第三步就是給他們提供適當的業務,讓他們在相應崗位上充分發揮個人的特長。

2 自主創新:“十年磨一劍”

如果說創新的企業文化是先導,為三星轉型升級打造了良好氛圍,技術上的自主創新便是三星成功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作為一家追趕型的科技公司,三星采取了技術引進與消化創新的技術發展模式。技術引進主要包括合資、購買、合作、專利授權等方式,這是中國企業容易借鑒和模仿的,難則難在消化創新這一環節上,三星不僅要獲得Know-how,還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

以三星DVD技術研發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三星公司在高利潤率的驅動下,積極開展DVD技術的研發生產,并于1997年獲得DVD激光頭領域的關鍵技術專利授權(專利號為US5665957),該發明是在借鑒了日本、美國和德國的光學尋址、光學讀取、光學轉換器、光學掃描頭、糾錯裝置、分層讀取裝置原理等17個專利的相關技術基礎上研制而成。這一技術不僅是透鏡裝置的核心技術,也在整個DVD激光頭技術中居核心地位,兩年時間就被日本、美國的公司引用13次,自引6次,隨后一直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10年間實現了58次引用,平均每年被引5.8次。終于,“十年磨一劍”,三星走過了購買—學習—追趕—超越的歷程。

3 獨特戰略:新經營運動

一個企業,只有技術研發人員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懂得市場運營的職業經理人,只有后者來領導實施獨特的經營戰略,正確把握市場、產品和技術的動態匹配,才能推動企業產品滿足市場需求,進而產生效益。三星會長李健熙先生在1993年倡導的“新經營運動”,對三星的發展便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其核心是強調三星從以數量為主的經營模式轉到以質量為主的經營模式。三星堅持推行高端品牌路線,并始終秉承“驚奇、簡約、親和力”的設計原則,以“世界第一”的高標準開發產品,推動三星一躍成為時尚潮流的代名詞。1999年三星推出“數字融合革命的一個領導者”計劃,把三星建成“數碼-電子公司”,并通過將消費電子、信息或電信產品、電視機和PC機,以及在線和離線的世界融合在一起,來實現其領導數字集成革命的目標,徹底改變其在“模擬電子”時代跟跑者的形象。

4 獨創性及持續的國際化品牌建設

4.1 設計與創意注重獨創性

具有獨創性的產品功能設計、外觀設計是三星創新能力的另一個重要體現,也是三星成功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之一。三星的應用設計能力,被業界與學界公認是三星取勝市場的關鍵能力之一。三星認為產品設計是品牌靈魂的重要載體。李健熙認為:“設計與創意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同時也是21世紀企業經營決定勝負的最后關鍵”。因此,三星非常注重設計理念的創新,且每一項創新均以市場為導向。三星擁有大量人才從事產品外觀設計工作,并在國際上屢次獲得設計大獎。先進的技術、一流的材質和時尚的設計,使得三星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超越了眾多對手,引領了消費時尚和消費潮流,贏得了客戶的認同和喜愛,直接促進了品牌價值的提升。

4.2 持續的國際化品牌建設

追求國際化品牌以及持續的國際化品牌建設,是三星成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三星依靠全球化的品牌戰略管理,憑借產品領導性、系統性的品牌管理和差異化營銷模式,使三星品牌迅速成功,近20項產品做到了世界第一,成為超越日本索尼的國際一流品牌。三星的國際化品牌之路,大致可以歸納為產品設計和工藝創新→產品及工藝研究開發→形成自有品牌→競爭性產品的研究開發→形成自有風格品牌→核心技術研究開發和自主創新→形成國際化自有品牌。

5 對我國企業的啟示

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企業發展道路——高度重視研發,注重創新和知識產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韓國三星的成功轉型升級,給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帶來了有價值的戰略啟示。

5.1 徹底轉變,構建創新企業文化

從企業高層、中層到企業員工都應形成一種共識,靠引進技術,做世界加工廠,沒有競爭力,不可能做大做強;要發展,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原創核心技術。企業高層要努力營造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支持冒險、鼓勵冒尖的創新文化氛圍,并要有寬容失敗的制度保障,促使企業從單純追求數量增長轉變為以質量增長為導向的管理模式,把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放在首要位置,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企業應學習三星的“第一主義”,全力向中高端產品市場進軍,實施以高技術和尖端設計為核心的追求高利潤率和現金流的品牌生產營銷模式,從而實現轉型升級。

5.2 增加投入,加快進行自主創新

中國制造業總量占全球6%,而研發投入只占全球0.3%,相差20倍。多數企業習慣于模仿、抄襲、貼牌和低附加價值的生產,中國經濟整體對研發的投入僅占GDP的1%,遠遠低于5%的世界平均水平。為此,中國政府和企業應增加創新投入,既要通過合資、購買、合作、專利授權等方式進行技術引進,更要大力增加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投入,開展技術上的自主創新,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

5.3 實施與市場、技術動態匹配的產品開發戰略

理性地評估不斷變化的企業內外環境,系統分析企業的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發現新的機遇,即通過認真觀察研究外部環境,滿足消費者大量需求,來發現、開拓未開發的和未知的市場。企業應正確把握市場、產品和技術的動態匹配,必要時調整公司的整體謀劃和戰略,采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做法,甩掉不賺錢的業務板塊和“寄生公司”,集中企業的有效資源發展優勢產業,尋找突破口,揚長避短,全力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核心產業。

5.4 大力開展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設計創新

一個企業僅僅重視技術創新是不夠的,還需要在產品功能設計、外觀設計上的與眾不同。獨特的應用設計能力,往往是取勝市場的關鍵能力之一。三星的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國企業必須將應用設計創新能力,提高到戰略高度來重視,獨自或合作成立面向全球的創新設計機構,并努力建立全球設計網絡,推行高端品牌路線。融合了先進技術、一流材質和時尚設計的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超越眾多對手,引領消費時尚和消費潮流,贏得客戶的認同和喜愛。

5.5 開展持續的國際化品牌建設,實現與技術創新的良性互動

中國企業必須要放眼全球,開展持續的國際化品牌建設,打造國際化品牌。國際化品牌的實現路徑大致為:產品及工藝研究開發與創新→形成自有品牌;競爭性產品的研究開發→形成自有風格品牌;核心技術研究開發和自主創新→形成國際化自有品牌。企業擁有了國際一流品牌,才能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有效競爭并做大做強。而且,追求國際化品牌會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在驅動力,品牌的成功帶來的豐厚利潤也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技術領先又鞏固了品牌的地位,從而實現了國際化品牌建設與技術創新的良性互動。

猜你喜歡
三星國際化產品
聚焦港口國際化
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 5G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三星”驚現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決勝終端,三星的絕對領域
新產品
下一個酷產品是什么
搭乘三星直通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