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智慧城市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以遼寧為例

2015-08-15 00:54魏亞男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城鎮化智慧建設

魏亞男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 沈陽 110004)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這次工業革命應該說為我國的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極好的歷史機遇。智慧城市建設正是以信息技術發展為基礎,應該看作是我國信息化發展的重要階段,同時,應該將這一成果結合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歷程,成為融合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重要載體?!秶倚滦统擎偦巹潱?014~2020年)》在第十八章“推動新型城市建設”中明確提出了“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因此,建設智慧城市是當前遼寧省建設新型城鎮化的一項重要內容。

1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是新生事物,其最初的提法是從英文詞翻譯而來,用的較多的三個英文詞分別是Smart City、Smarter City和Intellectual City。我們可以看出,這三個詞匯都是從信息技術對于城市發展的推進作用這個角度來說,也就是說從“物”的角度來說。

關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專家學者從不同的領域和研究角度對其有不同的見解。不過概括起來大致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從技術的角度提出。如IBM(2009)提出智慧城市指的是“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和通信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于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響應,為人類創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盵1]吳勝武(2010)指出,“智慧城市指的是采用更智慧的方法,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改變政府于人民相互交流的方式,通過城市信息基礎設施與城市空間設施等的”[2]

另一方面是從社會功用的角度提出。歐盟委員會(2007)指出,“當一座城市既重視信息通訊技術的重要作用,又將參與式管理等融入其中,并將以上要素作為共同推動者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并追求高品質的市民生活時,這樣的城市可以被定義為‘智慧城市’?!盵3]美國學者安德烈等(2009)認為“智慧城市是通過參與式治理,對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傳統和現代的通信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以及對自然資源明智的管理?!盵4]史璐(2011)認為“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為行使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經濟干預、市場監督等職能,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訊技術,智能地感知、分析和集成城市管轄區域的資源、環境、基礎設施、交通狀況、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的運行狀況,以及它們對政府職能的需求,并及時做出相應的政府行為?!盵5]

綜上所述,智慧城市是在傳統城市的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的重構,建設具有廣泛的物聯網的,以社會、環境和管理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模式,是未來的城市發展的趨勢。智慧城市的實質是將信息化與城市建設管理和運行進行高度融合,以人為本,實現面向公眾和社會的智慧化管理與服務,提升社會公眾的整體生活品質。

2 智慧城市與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的“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新型城鎮化是集約型的發展模式,更加注重城鎮化的質量和效益,摒棄了傳統城鎮化中僅僅追求速度和規模的發展模式。第二,堅持以人為本,將人作為城鎮發展的根本,注重社會的包容性和公平性,注重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全部城鎮居民的覆蓋,同時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并實現真正的市民化。第三,新型城鎮化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城鎮化。在城鎮建設中更加注重基礎設施和市場體系,是將城鄉規劃結合起來推進一體化建設。第四,科學規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合理控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發展規模,同時注重中小城市的發展,推進產業發展,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增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對于人口的吸納能力,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第五,新型城鎮化建設與信息化相結合,運用信息技術對城鎮建設和管理進行智慧化、精細化的改造。

建設智慧城市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可以提高城市競爭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全面提高信息的感知和利用能力,加強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聯,進而提高城市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第二是創新城市服務,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服務質量。第三通過信息的傳遞和運用,增強城市反應速度,比如在應對環境變化方面的反應速度。另外,建設智慧城市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智慧城市建設是以新型城鎮化為方向,著重解決當前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改善當前城市經濟發展質量

遼寧省作為老工業基地,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的仍然是工業制造業拉動,但是盡管我省工業制造業規模較大,卻仍然是處于產業鏈的低端水平,依靠的一直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方式由資本密集和勞動力密集產業為主的粗放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的集約型轉變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省面臨的戰略任務。尤其是我省的沈陽、大連這兩個特大城市,占據經濟主導的都是重化工業,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城市經濟發展急需轉型升級。在這種發展方式下,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智慧產業有利于加速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智慧產業主要以知識技術的投入為主,以信息產業為代表。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并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將加速我省傳統工業制造業的技術升級步伐,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并進一步提升我省城市經濟發展質量。

2.2 改善城市民生質量

當前遼寧城市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包括城市公共資源供給不足、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這些城市病不解決,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將難以提高。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實現對城市資源更進一步的分析預測與整合,從而能夠更加高效的滿足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務需求。在智慧城市中,資源的配置將更多的依賴信息的作用,管理機構和市民將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并通過這一技術實現對資源的精確掌握,減少浪費,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智慧城市中的這種高效而低廉的信息處理能力確保了公共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人性化、集約化,為促進節約型社會的構建,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蓖ㄟ^信息技術的運用在智慧城市中可以構建智慧交通系統、智慧醫療系統等公共服務工程,現在存在的交通擁堵、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稀缺的局面將得到大幅度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的到提升,民生問題得到解決。

2.3 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是建立在了解市民的真實需求基礎上的。建設智慧城市,服務型政務信息系統的應用將能夠更廣泛的匯集廣大市民的真實需求,同時更方面的進行對政府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公開評估,起到更好的監督作用。各類信息資源空前高效整合,更加公開透明,市民的知情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證和落實。這種情況下,市民對于政府的政務監督將會更加有效,這種有效性會刺激使勁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使得市民與政府之間的交流不斷增加,從而城市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將會不斷提高。新一代的智慧信息技術可以實現電子政務的建設目標,智慧政務建設將成為服務型政府的載體。

3 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經驗借鑒

3.1 國際實踐

智慧城市這一概念最早由IBM在2008年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國家開始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熱潮。2009年,美國的迪比克市第一個建立了智慧城市。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各種公共資源連接起來,將這個城市中的水、電、油、氣、公用服務等數據通過智能化系統進行檢測分析和整合并作出智能化的響應,這樣能夠從市民的需求出發,更好地為市民服務。韓國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主要以網絡為基礎,通過整合公共通訊平臺,讓人們可以利用網絡更加方便的開展遠程教育,并且無論是醫療保健還是交稅等都可以更加方便的進行,并同時可以更加智能有效的監控家庭能耗情況。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綠色的、數字化的、能夠實現移動無縫連接的生態智慧型城市。新加坡啟動了“智慧國2015”計劃,最突出的內容是電子政務和泛在互聯以及服務民生等方面,其智能交通系統能夠為市民出行提供實時、適當的交通信息。這一計劃完成后將會使新加坡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一流的國際化城市。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發起的Fab Lab(微觀裝配實驗室)試圖使人們能夠在自己家中隨心所欲的設計和制造產品,試圖構建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能夠實現創新的制度環境。巴塞羅那等城市將這一實踐從Fab Lab拓展到Fab City,進而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了智慧城市以人為本和可持續創新的內涵。歐洲的智慧城市建設注重在城市生態環境和民生領域,關注的是信息技術在這些方面的作用,希望借助智能技術來實現低碳減排的目標,推動城市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如丹麥的哥本哈根,其建設目標是在2050年前成為第一個實現碳中和的城市。

3.2 國內實踐

我國的智慧城市試點工作起始于2012年。經過地方城市申報、省級主管部門初審、專家綜合評審等過程,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我國三大網絡運營商已經與300多個城市達成了共建“智慧城市”的戰略合作協議。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京、杭州、廣州、深圳等地已經明確提出了智慧城市計劃并且正在努力建設當中。

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設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化北京”為戰略指導,結合“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優勢,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設是全面而系統的。在“十二五”期間,北京市政府將在資金與政策方面推動北京市從“數字北京”邁向“智慧城市”。上海公布的“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大力實施信息化領先發展和帶動戰略”,加快建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目前,上海智慧城市的基本任務和基本內容方面,上海已經設計了包括10個方面,一共43項任務,將對城市的基礎設施、高端產業的發展、電子商務的使用、城市管理的服務水平、實施智能管理的安全、實施惠民行動、電子政務、產業發展、信息安全、營造信息環境等進行建設。致力于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天津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提出建設寬帶、融合、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打造信息化高速路、高架橋,構建城市安全保障體系,形成高度一體化、安全可靠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城市運行管理體系,實現政府精準管理能力、城市智能運行能力;形成惠及人人的智慧服務體系,使天津成為智能化服務最高效便捷、優質繁榮的典范城市;重點構建以“六云”產業為核心的云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全方位、多層次推進智能工業和智能農業發展,構建起以信息和創新要素為支撐的智慧產業體系;先行先試“智慧濱?!?,全面提高新區信息化水平、綜合服務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4 遼寧省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2012年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中,遼寧的沈陽市渾南新區和大連生態科技新城名列其中,同年,新增沈陽的沈河區、鐵西區和沈北新區。2013年我省的營口市、莊河市、大連市普灣新區被列入試點范圍。由此,加快我省智慧城市的建設成為推進我省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助力。為了切實又好又快的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我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綜合國內外發展的經驗,特提出如下建議:

4.1 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智慧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標準體系

加強頂層設計是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黨的十八大提出要促進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智慧城市要從這一大戰略出發,對智慧城市建設進行全面系統地規劃。應該結合當前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道路,走出一條三化結合的發展路徑。智慧城市建設要結合城鄉一體化的要求,不僅服務于城市居民,還要輻射到農村居民。因此,我省在進行頂層設計的時候要緊緊圍繞著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這一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將服務民生、服務政府、服務產業作為切入點,以市場為導向,結合我省城鎮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智慧城市發展戰略,并相應地做好中長期發展規劃。與此同時,要研究制定有關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制定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礎評價指標,加強對智慧城市建設成果的考核,分階段分層次推進智慧城市發展,統籌協調,為智慧城市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4.2 突出重點和特色,以民生為導向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我們知道,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使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因此智慧城市建設的目的也是如此。其最終目標是讓老百姓在住房、醫療、交通、教育等等方面得到最大化的滿足,得到最便捷的服務。因此,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應該是關注老百姓所急需的民生方面,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社保、智慧校園、智慧安全、智慧防災、智慧社區等。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項目現行,做好試點和公關,同時要邊建設邊調研,通過了解老百姓的感受來改進項目的實用性,使得智慧城市的建設能夠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用。同時要注意在不同的城市要根據自己的城市特色和基礎來細化自身的智慧城市布局和選擇重點項目,不能簡單地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

4.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前提,這一基礎設施指的主要是信息相關的,如信息通信、交通、電網等。要建設智慧城市首先就要夯實現有的信息化基礎設施,讓市民充分享受到光網、3G、4G、無線WiFi、IDC、云計算、智能電網等基礎設施帶來的便利。此外,還要整合城市周邊交通環境資源,實行出行成本更低廉、更便捷,形成智慧交通框架。同時,要有計劃的加大對智慧城市發展所需的關鍵技術的研究,要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建立技術創新體系。這個創新體系的主體應該是企業,要摒棄過去技術創新中出現的科研機構與企業難以對接的狀況。以企業為重點,通過云技術和物聯網這些高新技術的驅動,實現智慧城市應用服務云端化。同時發展中要注意培養和推廣典型案例,如典型的智慧企業、智慧社區、智慧政府、智慧醫院甚至智慧城鎮等,通過標桿的設立,來帶動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規??焖侔l展。

4.4 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重點發展的應該是高新技術產業,這些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政策及多方面的投融資體系。因此,我省政府要制定智慧產業的扶持政策,促進智慧企業的發展,加大項目引進和人才培養引進的力度,吸引企業的集聚。在財政資金方面應該向建設智慧城市所需的網絡建設、平臺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養、重點共性技術的公關等方面傾斜,加大投入,建立專項資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設。同時要加快改進投融資體系,制定適當的政策廣泛吸引社會資本的注入,加快金融創新力度,大力發展風險投資,為智慧城市發展建設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

4.5 以智慧政府為抓手推進智慧城市發展

建設好智慧政府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是確定未來城市發展方向的關鍵,同時將帶動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省級。政府制定的規劃和方案等可以引導企業從事智慧行業的研發和生產,所以推進智慧政府是建設智慧城市的主要抓手。我省的各級政府要加快建立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當然,這一體系的建立要以公民和企業為服務對象,同時要向社區街道和鄉村延伸。在社會管理方面,要建立一個全面覆蓋的社會管理信息系統網絡,增強對社會的綜合治理能力。要加強信息化重點工程建設,如與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和應急指揮等相關的工程,使得城市政府運行和服務管理更高效。

[1]IBM世博會上實踐“智慧的城市”[N].上海證券報,2011-03-01.

[2]吳勝武,閆國慶.智慧城市——技術推動和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3]歐盟委員會,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EB/OL].http://doc.mbalib.com/view/444fafd7d1b36c1118a4645b09166d0e.html

[4]Caragliu A,Del Bo C,Nijkamp P.Smart cities in Europe(2009)[R/OL].2011-03-01,http://www.cers.tuke.sk/cers2009/PDF/0lˉ03ˉNijkamp.pdf.

[5]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國城市發展中的功能和意義[J].中國科技論壇,2011(05):98.

猜你喜歡
城鎮化智慧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對構建新型城鎮化的觀察思考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智慧往前沖,統計百分百(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