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的地域性遵循

2015-08-15 00:54粟亞元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藝術設計空間環境

粟亞元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物質需求不斷滿足的情況下,環境藝術設計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工作、休閑的關系日益密切。人類最初的環境設計是出于實用功能的需要,用來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是一種生理需要為主、審美需要為輔的形態?,F代社會由于人們生活品味、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審美與實用的完美結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藝術的理念和實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和基礎上發展和崛起的。

環境藝術設計是近幾年來越發蓬勃發展的一個行業,它本身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但又通過多樣的表現手法營造出具有特定精神內涵的空間形態,反映使用者的心理。這樣就把越來越多的時尚潮流和科技元素賦予給這個專業本身。環藝的建筑的設計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建筑設計,這門專業的加入是為了讓我們在做室內外設計的時候更加有統一性,更好的理解空間的功能性、復雜性以及多樣性。作為藝術,它比建筑藝術更巨大,比規劃更廣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它是人與周圍的人類居住環境相互作用的藝術。

環境藝術設計廣義上分為:室內設計和室外空間設計,狹義上就是指室內設計。室內設計就是為特定的室內環境提供整體的、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它包括概念設計、運用美學和技術上的辦法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室外有園林設計,景觀設計,建筑外觀設計,綠化設計,城市雕塑,商業用地環境規劃等等。即以研究和設定室內空間、光色、家具、陳設諸要素關系為目標的室內設計,和以研究和設定建筑、綠化、公共藝術、公共空間和設施諸要素關系為目標的環境景觀設計。例如威廉·莫里斯的“紅屋”,住宅應用了很多哥特風格的細節特點,如塔樓、尖拱入口等摒棄維多利亞時期那種為裝飾而裝飾、漠視設計的基本原則的建筑、設計風格,只需簡單的設計,要“裝滿中世紀精神”,外觀造型和室內都遵從師承自然的原則,只不過建筑還處于手工制造,而到了現代主義時期,弗蘭克·賴特提出“有機六原則”:1)簡練應該是藝術性的檢驗標準;2)建筑設計應該風格多種多樣,好像人類一樣;3)建筑應該與它的環境協調,他說:“一個建筑應該看起來是從那里成長出來的,并且與周圍的環境和諧一致?!?)建筑的色彩應該和它所在的環境一致,也就是說從環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5)建筑材料本質的表達;6)建筑中精神的統一和完整性。流水別墅是現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別墅的室內空間處理也堪稱典范,室內空間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內外空間互相交融,渾然一體。流水別墅在空間的處理、體量的組合及與環境的結合上均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為有機建筑理論作了確切的注釋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已邁進一大步,芬蘭設計師阿爾瓦·阿爾圖在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強調有機形態和功能主義相結合,瑪麗亞別墅被稱為“把20世紀理性構成主義與民族浪漫運動傳統聯系起來的構思紐帶”。在設計中廣泛采取自然材料,特別是木材、磚這些傳統材料,建筑作品具有與眾不同的親切感,開創了現代建筑人情味的可能性。他在“民主功能”下探索出一條人性的道路,使環境藝術設計不斷延續發展至今。

環境藝術設計從名稱上來看是新興專業,其從歷史上看卻淵源已久,不過在藝術設計分劃之下更加明確了。其與環境相和諧的概念帶入至今,已幻化得更加具體、更加明確。其中地域環境元素和以建筑相結合的民族元素最為獨特,也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民族風格的環境設計活動是審美與實用相結合的產物。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并不能隨意發揮其審美意識活動,必須首先從實用出發,遵循不同空間的功能特征并對其進行整合,與此同時滿足人們的審美情趣,設計師在這項系統而復雜的設計過程中充分運用自身對民族文化的領悟以及現代人體工程學的原理,講究室內環境的寧靜、清新、親切,創造出符合使用者心理和生理機能要求的,達到最大優化的民族風格的美的環境。環境藝術設計師貝律銘先生設計的香山飯店則在一個現代的建筑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香山飯店建于北京西北郊20多公里處的香山公園內,此地風景自然天成,古木、流泉、碧蔭、紅葉,這決定了香山飯店以其園林和民居的典型性格融合在它所處的環境之中,結合地形,巧妙地營造出高低錯落的庭院式空間,匍匐在層巒疊翠之間,如同植物漫地生長。這座依偎在香山懷抱的建筑,為了保留珍貴的古樹,局部建筑形體錯動挪讓,在造型上獲得了園林建筑的性格。它具有親和力的江南民居的外部造型和西方現代建筑原則與中國傳統的營造手法,巧妙的融合成具有中國氣質的建筑空間。貝律銘先生說:對建筑創作者來說,更為重要的則是找到正確的民族化道路,使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形式與風格。中國范圍內部各地區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的地理空間,其獨立的地理空間有著相對于其他地域的地域特征,地域性的差別具體表現為:1)客觀的存在的地形,地貌的區別;2)處于該地域的人類社會的社會活動形態,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審美觀念,文化傳統等。地域文化的存在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有差別,中國文化與其他國家的文化有差別,中國內部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也存在差別。

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人類自身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創造性活動,目的在于為人類自身創造更好的生活方式,滿足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生存,生活,發展的需要。從文化層面來說人的設計更多的在于獲得精神上的享受。環境藝術設計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受到地域性特征的限定與影響,設計活動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及設計的結果作為文化的載體又體現地域文化的個性特征,美學法則運用必須與場所的使用性相符合,并與審美主體的意志、性格、趣味、審美心理需求等相符合。這樣才能達到一個理想境界,讓使用者真正得到美的享受,也使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恰當的融人民族元素、合理的運用美學法則成為一種必然。

環境藝術設計中文化元素應用都應體現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在現代的環境設計中越是優秀的設計,越重視地域文化,被世人和社會認可。文化界流行一個通用原理。既 “文化越有民族性就越有國際性?!滨r明的地域文化能營造環境藝術設計的個性化,一個成功的環境空間,應該重視其地域文化設計,是指給環境空間的使用者鮮明的地域信號特征,可見文化元素運用是環境藝術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手段。

[1]王兆豐,厲曉飛.環境藝術設計受地域文化的影響探析[J].大家,2011(14).

[2]王紹,馮四清.地域性建筑的設計理論分析[J].安徽建筑,2012,19(4):13-14.

[3]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

猜你喜歡
藝術設計空間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花月夜》
創享空間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混沌之美”解讀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