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邑華僑文化對臺山傳統體育的影響研究

2015-08-15 00:54孔令建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臺山僑鄉華人華僑

孔令建 李 麗 潘 兵

(五邑大學體育部,廣東 江門529000)

1 文化、華僑文化及臺山傳統體育文化的概念

1.1 文化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據統計,有關“文化”的各種不同的定義至少有二百多種?;\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1.2 五邑華僑文化

1.2.1 五邑華僑文化的界定

廣東江門市,包括臺山、開平、恩平、鶴山四市以及新會、蓬江、江海三區,史稱“五邑”。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側,是全國著名的僑鄉之一,它集南北風情于一地、兼中西人文于一體,其文化特色呈多元性。

五邑華僑文化是由于華僑出國,僑居異地,將中國文化與僑居國文化交流、結合的產物。華僑文化載體是華僑,他們借助于探親往返、書信往來、保持與家鄉聯系,有的回國辦實業、教育、醫院及其他福利慈善事業,影響或改變當地文化景觀或結構,同時也將本土文化流布僑居地,這種由華僑興起和傳播的特殊文化,稱為華僑文化。它作為一種文化類型,在鴉片戰爭以后形成和成熟。華僑這個特殊社會群體,生活在國外,但故土又在祖國,一方面他們保留原有語言、風習,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有著深厚的本根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又深受僑居地文化浸染,接受、吸收當地異質文化,使之成為自己文化一部分。所以,華僑文化具有國內和國外兩個源頭,具有明顯的跨文化、跨地域性質和特點,處于內外兩種或多種地域文化邊緣,是一個特殊文化系統。但對國內某一地域文化來說,它又是這個文化系統在海外的延續和空間占用,如嶺南文化在海外所擁有華僑群體和地域即為嶺南文化一部分;對于它產生的故土一方,華僑文化同樣具有明顯中外文化結合品格,無論在土地利用、聚落建筑、語言、風習、衣冠履帶,乃至行為方式、思維理念等方面,都有異于當地文化或深入嵌入后者之中。這是外來文化在當地移植或變異的結果。廣東五邑、梅州、潮汕僑鄉所聳立大量西式建筑,星羅棋布于海南,雷州半島橡膠、熱帶作物種植園,以及各地方言所夾帶英語、馬來語等,無不展示華僑文化中西合璧品格。

1.2.2 五邑華僑文化特征

在探討嶺南文化、僑鄉文化的特征時候,不少學者提到了它的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以及與世界發展緊密聯系的時代性等問題。所謂開放性,是指僑鄉人民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善于接受外來文化中對自己發展有用的東西,以充實自己的力量;所謂包容性,是指不盲目排斥外來文化,沒有把它視為異端,而是在確保本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的前提條件下,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價值,與之共存;所謂創新性,指的是對外來文化不生硬照搬,而是學習外來文化中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并結合僑鄉的實際加以創造性的運用;所謂時代性,就是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吸取人類最新的發展成果來建設僑鄉。

二戰以后,隨著海外華僑多數加入僑居地的國籍,成了外籍華人,僑鄉也隨之變為海外華人的祖籍地。但他們仍是我們的親戚和朋友,他們那邊與僑鄉仍有經濟、文化往來,海外華人文化仍會對僑鄉產生影響。僑鄉人民與海外的親戚朋友交往過程中仍可以接觸外來的先進文化,從中吸取對自己發展有用的東西,推進僑鄉的現代化建設。1.3 臺山傳統體育文化

臺山傳統排球文化純屬地方區域性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它誕生與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來自區域性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它折射出地方性的基本特性,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人制排球運動歷史悠久,是20世紀廣東具有代表性的體育運動之一,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文化價值,20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以一句“全國排球半臺山”作為對廣東排球運動的肯定與贊揚。隨著群眾體育的不斷發展,九人制排球運動逐漸作為一種特色區域體育文化被傳承和保留下來,迄今依然是“中國排球之鄉”——廣東臺山群眾體育運動的主要開展項目,并在2009年入圍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現代全球化的浪潮中,九人制排球文化在臺山得以傳承和發展,汲取了嶺南地區特有的生命力和文化內涵,逐步發展成為臺山推行全民健身計劃、促進全民身心健康的特色休閑體育運動。

2 五邑僑鄉文化對臺山傳統體育影響的重要體現

2.1 僑文化與臺山傳統體育

排球對臺山來說并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它曾經寄托著華人華僑對家鄉的桑梓深情以及對家鄉晚輩健康成長的美好愿望?,F在它又成為“內外兩個臺山”鄉土之情的聯絡紐帶,也成為臺山僑鄉文化的標志。

我們追憶排球運動傳入并在臺山蓬勃發展的早期歷史,從中體會到了華人華僑對祖國和故鄉的款款深情,也認識到他們在中國近現代歷史舞臺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2 華僑與臺山傳統體育

《廣東省志·華僑志》曾總結說“:臺山能成為‘排球之鄉’,首先應歸功于華僑?!迸徘蛟谂_山興起、發展、繁榮的歷史上,處處可見臺山籍華人華僑及旅港澳鄉親的身影。但是,有關臺山排球與華人華僑的研究明顯落后。相關的資料星散于各種檔案、雜志、報紙,無人問津,專門的研究成果幾為空白,這與臺山在排壇的顯赫聲名以及她“第一僑鄉”的身份格外不相稱。鑒于此,在廣泛搜集資料以及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本文大體勾勒出排球運動由發明到傳入臺山并在此落地生根的一段歷史,引起更多人對華人華僑體育研究的關注。

2.3 華僑子弟將排球帶到臺山

排球在1895年由美國霍利奧克市基督教青年會體育干事威廉·摩根(William G.Morgan)發明,并在1905年左右首先由美國來華的傳教士J·霍華德·克洛克帶入我國廣東地區[1]。中國早期的青年會體育干事梁兆安曾回憶:“1905年排球運動傳入我國。最先打排球的是廣州和香港一些學校的學生,并舉行校際排球賽?!?/p>

臺山的許多華僑子弟在廣州讀書,1914年,他們假期回鄉時便開始集結成隊,以排球消遣娛樂,并吸收當地青年參加。學生返校后,當地青年便分隊角逐,切磋技藝。這些在早期把排球運動帶回家鄉的中學生,如伍廉瑞和黎連楹,日后成為威震遠東的排球名將。

2.4 華僑及子弟推動臺山排球的傳播

由于缺乏詳細記載,我們沒有辦法將當時華僑子弟參加排球運動的情況作詳細的統計。但是,正如柬埔寨1965年5月6日《工商日報》載文所說的那樣:“當時,在四十年代活躍在臺山排壇的,不少是富裕階層,其中多數是華僑子弟。那些素質好而又愛好打排球的農民子弟,往往因家庭生活困難而四處奔勞,其球藝亦難發揮?!?/p>

由此推斷早期排球傳入臺山時,華人華僑以及僑屬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因素。

由于華人華僑的支持與華僑子弟的推動,排球傳入臺山并得以迅速普及,深受當地人們喜愛,出現了“兄弟雙入場,父子兩對陣,爺爺喊加油,奶奶燒開水”的全家總動員情景。群眾基礎雄厚,華人華僑以及旅港澳同胞大力支持,使臺山排球運動在中國及至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鼎盛。

2.5 僑資與臺山傳統體育

海外僑胞生活在海外,心系祖國故園,愛國愛鄉之情濃烈,一貫熱心支持家鄉建設。為提倡健康娛樂,抵制不良習慣,達到強身健體,他們都普遍比較重視促進家鄉體育事業的發展。在著名僑鄉臺山、有旅外鄉親捐資組織的各種體育會,在體育會的領導下,各鄉鎮的體育活動十分活躍,排球運動更是成為群眾喜愛的項目。

臺山有“排球之鄉”之譽,是與臺山百萬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對家鄉排球活動的積極支持分不開的??h內各體育協會為利于開展工作,聘請了80多位熱心體育的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擔任名譽主席或顧問,協會在這些熱心人士的支持下,動員廣大海外鄉親為發展家鄉的體育事業出錢出力。

加拿大籍臺山人朱正賢(香港時富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從1982年到1990年連續九年贊助在臺山舉辦“振興杯”排球賽,每屆都邀請全國甲級隊伍參加角逐,共捐資100多萬港元。同時還捐款作臺山排球基金會。1984年以“正賢杯”名義贊助國家女排與古巴女排的對抗賽在臺山、江門兩地舉行?!罢衽d杯”的舉辦,得到了海內外鄉親的稱贊。白沙、端芬、三合、廣海、海晏、斗山等十幾個區,鎮的華僑(華人)、港澳鄉親一呼百應,紛紛捐資舉辦杯賽。計有白沙區的“豐水杯”排球錦標賽、白沙鎮的“昌明杯”賽、斗山鎮的“華僑杯”賽、海晏中鎮的“達賢杯”賽等。一些杯賽還逐漸形成了制度,如臺山鎮一級的“興旺杯”排球賽,從1982年開始舉辦就一直未停辦過。山區浮石鄉,早在20年代就有“華利波”排球運動組織。旅美老隊員得悉家鄉舉辦“振興杯”排球賽,很受啟發,紛紛給家鄉捐款支持開展排球活動。該鄉成立了排球協會,利用華僑捐款修建球場,舉辦比賽。到80年代末,已實現了村村有球場、球隊,天天有活動,節日有比賽。

3 五邑僑鄉文化和臺山傳統體育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

3.1 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實施對外傳播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現代信息手段如手機、互聯網等以自身獨特的優勢,成為廣大民眾獲取文化信息的又一重要載體,也對新形勢下五邑僑鄉文化和臺山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和廣大民眾的文化認同提出了嚴峻的挑戰?,F代信息手段發揮著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黨和國家也不斷加強對如何利用和規范這些現代信息手段的關注和指導。要注重發揮現代信息手段在五邑僑鄉文化和臺山傳統體育文化傳播中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打造現代信息手段中正面輿論的強勢、即時互動功能的有效發揮、專業化的現代傳播隊伍等推動廣大民眾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僑鄉文化的認同。

3.2 利用全民健身活動形式深入民心

全民健身關系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10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1995—2010年)》規定的目標任務已經完成。為進一步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到2015年的總體目標是: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顯著增加,身體素質明顯提高,體育健身設施更加完善,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利用全民健身活動形式,使五邑僑鄉文化和臺山傳統體育文化得到繼承、發展、保護和創新。

3.3 借助旅游資源的方式促進內涵發展

當今社會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大眾化旅游的浪潮席卷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旅游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迅猛發展。旅游業的發展給旅游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對當地的社會文化產生了一系列潛移默化的影響。

僑鄉蘊含著豐富的旅游資源,通過旅游資源的開發,使五邑僑鄉文化和臺山傳統體育文化得到創新與發展,更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使五邑僑鄉文化和臺山傳統體育文化得到內涵與外延的拓展。

4 結論

臺山傳統體育是華僑文化與臺山本土文化交融的產物,五邑華僑為臺山傳統體育的發展提供精神和物質支持,使臺山九人制排球成為近代排球運動史上活化石,促進當地全民健身開展及旅游經濟的開發。

[1]任蓮香.體育文化論綱[J].體育文化導刊,2003(03).

[2]周紅律.對排球運動社會學理論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1(01).

[3]周愛光.競技運動與競技運動文化[J].體育科學,1998(02).

[4]黃詠.論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特性[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5).

[5]薛海紅,張原.中國古代體育服飾的文化特性及發展價值[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08(06).

猜你喜歡
臺山僑鄉華人華僑
僑鄉古村 夜賽龍舟
口碑炸裂!早造超90%的客戶盈利,這家品牌苗在臺山養蝦圈一夜爆火
綻放在東贏的僑界之花——記在日僑團優秀僑領、日本北九州華人華僑協會事務局局長孫娟
發揮新僑鄉獨特優勢 助力南通高質量發展
八臺山獨秀峰
“借腦引智” 提質發展——德國華人華僑科技工商協會博士團來訪江蘇
35元/尾卻還是一苗難求!臺山養殖面積銳減80%,這個品種還有未來嗎?
馮成康:一心為華人華僑撐起保護傘
明溪是怎么打好僑鄉牌的
“走基層·僑鄉行”中央媒體江蘇行圓滿結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