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科研項目中的法律支持

2015-08-15 00:54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商業秘密科研經費科研項目

樂 偉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 上海201210)

企業在國際潮流以及國內深化體制改革的當下逐漸成為科研的主體,不斷被強化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作用日漸明顯,尤其對于科技型企業而言,科研項目更以其無可替代的預期收益成為企業發展的生命力。而科研項目從立項到成果轉化的整個過程,能否以預期的目標運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法律支持。這一方面是由于法律對社會生活的滲透正越來越深入,法治國家的建設也逐漸成為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隨著企業日益被賦予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主體地位,其所擔當的社會責任與不斷暴露出來的科研短板之間的矛盾也亟需調和。兩者作用之下,尋求法律的支持與保障是企業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方面需要做好的功課。

事實上,由于企業科研項目大多是可以直接作用于社會生活的應用型科研,因此法律對這些科研項目的支持并非如基礎性科研那樣簡單、直接,而是以其法學原理、法律制度、法律責任等要素滲透進企業科研項目實施的各個環節,從民法、刑法、經濟法等基本法到知識產權法、侵權責任法等特別法,以正面的支撐或反面的規制作用其中,不斷引導企業走向責任明確、利益優化的科研軌道。

1 項目推行中的法律支持

1.1 立項管理中法律問題

眾所周知,在科研項目中,立項是關鍵環節,它不僅是后續深入研究開展的前提條件,更以其自身的前瞻性、實用性、創新性與否決定項目研究的層次和高度。如果說一個“好的立項就等于項目成功了一半”①,那么立項管理中的法律問題處理得當便是成功了一半的一半。一般來說,立項管理作為整個項目管理的第一環節,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選題中的“公司法”、“環境法”支持;第二,調研中的“國際法”支持。

選題,顧名思義,就是尋找制約企業技術進步并需要科技攻關的課題。選題過程中的法律問題,一般以《公司法》中體現較多。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修訂新公司法,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由于《公司法》是企業活動的根本性準則,科研項目的開展亦當以此為執行參照,具體到科研選題階段,《公司法》主要從社會責任承擔、投資者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保護的層面給予支持和規制??蒲许椖康倪x題不一定符合公司投資者的利益需求,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而在公司內部治理上則側重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選題的確定在考慮公司技術發展需要的基礎上,有必要以《公司法》的規定為準則注重對投資者的責任承擔。

與此同時,企業科研過程中會產生對環境有顯性和隱性危害的廢棄物,同時在科研產品推向市場后還有可能對環境產生更大的危害,因此應當尤為重視在立項階段尋求環境法律的支持。企業科研對環境負責的主要措施,在立項階段應該具備——第一,全面了解我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了解該研究領域對于污染、廢物排放標準的具體規定和法律責任,在科研活動開展之前做好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并依照法律規定做好對科研廢棄物的處理方案。第二,注重在2015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境保護法》以及由其領導的一系列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等指導下,建立風險預防制度與生態補償制度來規劃整個科研項目,諸如環境風險的預測、環境風險的防止和環境風險的防范等②。

選題后的調研,是對所選課題當前國內外的研究狀況所進行的調查研究。對此課題進行科技攻關需要哪些手段,實現的途徑是什么,關鍵技術以及創新點是什么,都需要在立項期搞清楚。而這個階段的國際法律支持應當為項目負責人所重視。目前國內的技術創新之路才剛剛起步,而同類技術在國外發達國家有可能已經相當成熟,而各國之間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又不盡相同,有的甚至相差甚遠,國內不認為是專利侵權的行為,有可能就觸犯了某一國家的專利法;同樣,各國之間對于環境保護的要求也存在差異,項目實施過程以及成果投放市場并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亦有可能因環保問題引起法律糾紛。因此立項調研的過程,一方面應當注重對課題所涉及的國際公約等國際法進行研究調查,同時也應當對同類技術較成熟國家的知識產權法深入調研,以確保從立項階段就將項目的法律風險降到最低。

1.2 項目開展中的知識產權保護

隨著技術創新日漸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撐,科研項目與成果也成為企業占領市場份額獲取超額利潤的保證。面對誘惑巨大的科研成果,企業與同行業競爭者之間也存在著暗流洶涌的技術競爭,科研項目開展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利益,又不損害其他競爭者的合法權益,知識產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在這一環節起主要作用?!爸R產權法具有規制企業科研道德風險和促進科研主體合作的作用?!雹?/p>

當前,我國對于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主要以《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為主,加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司法解釋,共同形成企業科研項目開展過程中可賴以支持的知識產權法律規范。以之為基礎,加強科研項目開展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進行全面的知識產權保護顯得不可或缺。

為此,項目組成員應當注重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課題所涉知識產權法律規范梳理。根據課題所涉及的專業領域,將該領域的知識產權法律規范進行整理,并形成檔案,以備查詢、參考之用。

第二,知識產權信息動態機制④。在科研項目立項階段,應當建立知識產權數據庫,用于跟蹤和預警與項目有關的知識產權的動態信息,并及時預警,待到項目進入實施階段,便可以循序漸進,不斷更新。如此一來,科研項目可以根據最新的產權信息及時調整研發方向,防止侵犯到他人的權利,避免因信息的疏漏而造成的侵權風險。

第三,知識產權申報管理。知識產權申報登記是科研項目成果得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環節,也是知識產權創造的核心環節。在這一流程,應該處理好發表學術論文與申請專利的關系,處理好技術秘密保護與專利保護的關系。并且,還要根據企業的戰略,布局專利申請。同時要處理好知識產權申報登記的時機選擇,確保企業的優勢地位。

第四,知識產權創造人激勵與獎懲。做好項目組的知識產權獎懲工作,是有效推動項目創新,維護項目科研成果及知識產權的重要途徑。在科研項目實施階段,應當確立明確的知識產權獎懲機制,鼓勵項目組成員積極進行專利研究及學術論文發表,并做好知識產權人事記錄,用科研經費或知識產權專項費用對知識產權創造人員進行獎勵。這樣既可以為項目提供豐富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利于留住人才,保護科研商業秘密不因人才流失而遭泄露。

2 人才管理中的法律支持

人才不僅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更是一個科研項目得以立項、開展并成功結項的必備條件??蒲许椖恐械娜瞬殴芾硎且婚T管理學問,但也充滿著法律風險,在管理過程中尋求法律支持是規避法律風險,提升科研效率的有效途徑。

2.1 項目負責人的權利保護

項目負責人是企業科研項目的核心,承擔項目開展的重大責任。而實踐中往往存在不少負責人權利受侵害的案例,企業為節約成本、謀求更大利益,變相將負責人逐離課題組等事情也時有發生,負責人為維護權益不吝與公司對簿公堂,從公司的立場來看,這是得不償失的,為防范未然,應當將項目負責人的權利保護置于人才管理的法律考量之內。

第一,事前訂立書面協議,約定雙方法律權利義務關系并且具體到每個項目階段和時限,避免因為公司方違約而使負責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第二,建立完善的科研項目負責人信譽評價考核體系,約束項目負責人的科研行為和商業行為,為項目組提供最大程度的人才保障;第三,從公司法務中擇優選任項目法律顧問,隨時防范項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法律問題。

2.2 職務犯罪的法律規制

事實上,科研項目中的法律問題,雖以民商事法律居多,但刑法上的問題亦不容忽視,一旦構成刑事犯罪,整個項目都有可能因此遭受重創,甚至面臨前功盡棄的局面。因此,加強科研項目的人才管理,注重職務犯罪的法律規制,成為企業科研項目中重要的刑法支持。

侵犯商業秘密罪是科研項目中最為常見的職務犯罪?!缎谭ā返诙僖皇艞l規定: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職務侵占罪和挪用資金罪亦為企業科研中較為常見的職務犯罪類型。前者體現在《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中:“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焙笳唧w現在《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中:“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p>

此外還有諸如《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等職務犯罪類型,都需要科研項目組予以充分重視,將之納入人才管理的必備條款之中,以刑法與刑罰的規制作為法律為科研項目有序開展提供的反向支持,不斷加強項目以及課題組成員抵御法律風險的能力。

3 經費管理中的法律支持

科研經費是支撐科研項目開展的物質保障,加強企業科研經費管理已成為企業財務管理者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⑤,而當前存在諸多問題,亟需法律規制,主要體現在經費來源、經費支出以及經費預算三個方面。

首先,當前很多企業科研經費的來源都沒有很固定的渠道,科研課題大部分是立項后就開始實施,發生的費用有的直接計入成本,所需資金很大一部分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項目開展一半因經費不到位而被迫中斷的情形也時有發生。

其次,在費用支出過程中,科研經費的項目預算、運行中的支出、結題時對投入產出的評價等信息不能在企業相關部門中共享,所以經費支出無法得到有力的監控,導致支出與預算出入較大⑥。而項目組為使經費得到保障,往往通過搜集或買入發票的方式向財務報銷,導致科研經費支出管理十分混亂。

再次,經費預算問題突出。經費預算一般是在項目立項階段已經做好的,對每一個具體的收支項目均詳細計入,但項目實施過程存在著大幅度超出原預算,或者支出的費用和預算中的費用不符,亦或者是開支項目明目不符等問題,也沒有相關的制度加以約束或懲治,使經費預算顯得多此一舉。

而這些方面,我國法律法規并沒有作出統一的規范,使得企業科研經費的管理混亂問題長期存在,經費浪費、騙取經費等問題也層出不窮,因此如何為企業經費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是當前企業科研為相關立法活動提出的有益課題。

注釋:

①楊海濱,徐銘.尊重客觀規律抓好科研立項[J].中國科技論壇,2003(5).

②呂忠梅.超越與保守——可持續發展視野下的環境法創新[M].法律出版社2003:288.

③范在峰.企業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法律[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113-120.

④喻影,張珂,孫劍梅,顏燕紅.企業科研開發全過程知識產權管理探討[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3(4).

⑤鄧雪翔.企業科研經費管理模式探討[J].山東煤炭科技,2009(2).

⑥孫艷,郭秀榮.加強企業科研經費管理的思考[J].包鋼科技,2011,37(6).

[1]孔濤.知識管理[M].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9.

[2]王瑜,王曉豐.公司知識產權管理[M].法律出版社,2007.

[3]李長健,江曉華.企業科研社會責任的法律規制與自覺行動——基于新《公司法》精神解讀[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4]謝維營科研利益與科研道德[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1(1).

猜你喜歡
商業秘密科研經費科研項目
我校橫向科研項目再創佳績
航天科研項目評審工作的思考與探索實踐
美國《保護商業秘密法》的立法評價
加強高??蒲薪涃M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申請科研項目,不應以職稱論高下
論科研項目檔案管理
高??蒲薪涃M管理模式優化初探
“科研經費腐敗”有多嚴重?
美國對涉華商業秘密的“337調查”及國內行業的應對做法
提高高校社科類科研經費管理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