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生態建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2015-08-15 00:54李廷宇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經濟社會森林資源林業

李廷宇

(延壽縣林業局,黑龍江 延壽150700)

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加快發展林業生態建設,對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意義十分重大。強調可持續的、生態性的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本質要求。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是生態經濟多樣化和生態平衡的環境基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

林業既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產業支撐,又是生態效益共享的公益事業,是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發展林業生態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挖掘林業潛力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在新農村建設中林業肩負著極其重要的歷史使命。林業與農業、農村、農民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林業大有作為,大有可為。在新農村建設中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我們林業都可以在其中發揮好作用。通過發展林業生態建設,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生產發展;優化農村生態,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培育森林資源,綠化美化鄉村;發展林業產業,擴大農村就業;明晰山林權屬,推進民主管理。

(1)加快林業生態建設,才能充分發揮林業的經濟功能,為建立完善的生態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林業生態建設,不僅將產生巨大的生態、社會效益,而且將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林業的多種需求。人類對自然的理念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利用變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據了統治地位,使人類成為自然的主人和統治者。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與自然,與自然相處、和諧發展是人類發展的題中之意。破壞自然就是損害人類自己,保護自然就是呵護人類自己,改善自然就是發展人類自己。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反應著人類文明與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依賴于自然,同時文明的進步也影響著自然的結構、功能與演化,經歷了由和諧到失衡、再到新和諧的旋律上升過程。工業文明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有了質的飛躍,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極大的提高。

(2)大力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促進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才能保障農業穩產高產。在充分保護現有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果品、苗木花卉、以核桃、板栗為主的木本糧油、蠶桑業和森林旅游等林業產業,讓林業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轉化為農村經濟發展優勢,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讓廣大村民從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獲得更多的實際利益,充實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和錢袋子,推進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山區要實現生產發展,必須高舉生態建設旗幟,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不動搖。

(3)加快林業生態建設,可以為農民提供最適應、最直接、最可靠的就業機會,充分釋放林地、沙地、濕地資源和物種資源及勞動力資源的巨大潛力,對于增加農民收入、破解“三農”難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人類的發展。森林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我國木材和林產品需求急劇增長,世界各國的實踐證明,經濟越發達,對木材和林產品的需求量越大。而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又對保護森林資源提出了強烈要求。森林資源的稀缺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木材的剛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銳。加快林業生態建設,立足國內解決木材和林產品供應問題,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

(4)加大林業生態建設,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環境。首先,盡快完善林業分類經營管理體制和補償機制。推行林業分類經營試點經驗,加大公益林管護的資金投入力度,提高補償標準,管護經費直接發放到農民或經營者手上。其次,全面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維護林農的合法權益。讓利于民,讓農民在經營林業中得到更多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加大對非公有制林業支持力度,增強林業經濟活力。結合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為旅游資源變旅游資本服務。按照“加快旅游大發展,構建和諧生態村”的發展思路,奮力打造旅游景區精品。根據社情、山情、林情,改變單一種樹、砍樹、賣樹的傳統林業經營方式,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興辦農家樂,發展觀光林業,改變人居環境,讓游客住農家大院,吃農家飯菜,鄉間山水,賞鄉村風情,促進百姓增收。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是新農村建設中一項重要而長期的任務。特別是山區林業縣,希望在林,潛力在山,做好山上這篇大文章,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很強的現實優勢和潛在優勢。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過程就是發展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尋求和建立新的更高層次的和諧,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動去扭轉和改變造成不和諧的因素。加快林業生態建設是全面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的主要內容。林業具有巨大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F代林業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林業,是運用現代技術開發林業的多種功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多樣化需求的林業。新世紀的林業發展,是在盛世興林背景下中國林業的時代性發展,林業在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應當承擔更重的責任,做出更多的貢獻。加快林業生態建設步伐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要求,引導中國林業走上健康、和諧、穩定、快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軌道,對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效應日益凸顯,林業產業是規模最大的循環經濟體,森林資源的可再生性和林產品的可降解性,為經濟社會發展可持續利用森林資源展示了光明前景。把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建設任務放到特別重要的地位,走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猜你喜歡
經濟社會森林資源林業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land produces
保護好森林資源 讓林區青山常在
新形勢下北方森林資源保護探討
新形勢下加強森林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構想
奮發有為 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彎道超車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業
我國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及其評價探討
2013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