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地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幾點思考

2015-08-15 00:54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服務平臺科技資源

王 萍

(營口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遼寧 營口115000)

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是指根據區域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優勢特色產業特點,以科技資源集成開放和共建共享為目標,通過培育、凝聚、整合、優化科技資源,完善相關基礎條件設施,建立產學研用工作機制,提升公共技術服務能力,具有綜合性、公益性、共享性、開放性、中介性、服務性、導向性和創新性特征的現代科技公共服務平臺。

1 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主要原則

從地市科技發展總體布局出發,密切結合國家、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總體規劃和地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地市科技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共享為核心,以資源整合、優化為主線,堅持以人為本,遵循科技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國內外資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有效改善區域科技創新環境,增強持續發展能力,為區域科技進步、人才培養與創新活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在建設過程中,需要處理好政府的整體目標與局部目標、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資源配置與資源共享、增量資源與存量資源、現行體制與制度創新等各種關系。

1.1 突出共享,制度先行

以共享為核心,對政府投資建設的平臺根據需要實行分級分類開放,打破資源分散、部門分割和單位壟斷的狀況,積極探索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運用高效、便捷、經濟的多種服務方式和手段,為從事科技創新活動的人員提供開放和公平環境,讓社會公眾分享科技進步成果。

1.2 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對研究開發平臺、資源共享平臺和成果轉化平臺等科技平臺的建設,各部門和單位應通力協作,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突出重點,試點先行,分階段積極穩妥地推進。平臺建設可采取新建、重組等方式,對目前沒有而又必需的科技平臺,依托在國內具有相對優勢的學科和技術單位,以新建或聯建方式加快組建。對目前已有的,在學科、技術和服務領域相近的科研開發和服務機構,采取重組的方式,整合資源,做大做強。

1.3 政府主導,多方共建

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在科技資源供給和配置中的相互關系,發揮政府在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同時積極引導和充分調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和企業等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平臺建設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明確政府與市場在平臺建設中的功能與分工,政府要在政策制定、宏觀布局、管理監督中發揮主要作用,對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給予支持。平臺建設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投入與企業投入相互銜接,實現金融、風險投資、資本市場的有機結合。

1.4 綜合集成,優化配置

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在加強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同時,充分整合現有科技資源,通過有效調控增量資源,激活存量資源,最大限度地優化科技資源的整體配置??萍假Y源優化配置的目的要使已有資源發揮更高的效率,一方面使已有的基礎條件、設備充分運轉;另一方面,使各類資源、設備相互補充。資源整合需通過部門間協調,采取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方式逐步實現。在整合初級階段,要注意以增量調動存量,激活已有資源。

2 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運行機制和主要服務模式

2.1 服務運行機制

按照“創新理念、擴大規模、提升內涵、集成功能”的思路,有效整合地市科技資源,建設起點高、功能全、規模大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打造適宜地市科技創新創業的配套環境。平臺集技術轉移、產業公共技術服務、科技孵化、科技資源共享、科技信息服務功能于一體,通過建設“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重點建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科技孵化器公共服務平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和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平臺通過企業會員制方式,吸納大量企業加入平臺,成為會員。通過為會員企業提供創新創業服務支持,為企業開拓市場,創造效益,將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加入會員,并支付會員費用,以此可實現網絡平臺的良性循環,實現企業和平臺發展的互利雙贏。

2.2 共享服務模式

通過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搭建,充分利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技術、設備、人才、成果及文獻等科技資源,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過程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實現信息服務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合作,有效規避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風險,降低創新創業成本,縮短科技成果轉化周期,提高社會科技創新資源的利用率,有效解決中小企業存在的“缺技術、缺人才”的矛盾,增強產品研發后勁,提高中小企業的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地市科技創新和企業技術升級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從而達到統籌區域科技資源、整合利用共享、協作創新服務和提升公共技術服務能力的目的。

3 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措施保障

3.1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組織保障強化政府對科技平臺建設的宏觀調控能力,成立平臺建設 的協調、咨詢機構,建立部門之間有效的協調機制

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由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平臺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并設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辦公室,負責對平臺建設進行總體協調、統籌規劃,做好平臺建設的頂層設計。成立專家顧問組,參與建設項目的論證、咨詢以及管理辦法的擬定等。加強平臺建設的科學決策和監督管理,建立評估監測機構,確保平臺的高效運行和國有資產的安全及有效使用;建立評估監測信息分析系統,逐步形成平臺評估監測信息網絡,開展多元化的評估監測活動,實現社會監督。

3.2 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強化制度創新

針對不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特點,根據平臺建設發展需要,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現有的與平臺建設、運行和管理相關的法規、規章等,增加平臺建設的總體性規定,明確政府對平臺建設與管理的職責,增加科技資源共享利用等內容,注重平臺建設的政策法規與其他政策法規的配套與銜接,解決其不適應平臺建設的問題。按照職責明確、評價科學、開放有序和管理規范的原則,健全保障平臺建設與運行的績效考核機制、共享監管機制和人才評價機制,形成科學的組織管理模式和有效的運行機制。

3.3 建立健全評估監測體系,強化績效評估

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科學決策和監督管理,建立評估監測機制和相應的保障系統,確保平臺的高效運行。針對不同平臺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者的權利和義務,促進平臺建設的開放共享。完善和健全平臺建設與運行績效考核機制,建立平臺評價制度、建立評估監測信息系統與分析系統,逐步形成評估監測信息工作網絡,提高社會公眾享有使用平臺資源和參與科技創新的意識,宣傳和弘揚科技平臺共建共享的理念。

3.4 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強化人才支撐

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具有正確導向的人才評價方法,實行專業崗位聘任制,由機構負責人根據平臺建設和運行的需要,實行靈活的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建立科技平臺專業技術支撐人員評價體系,吸引和穩定人才支撐隊伍,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將科技平臺專業技術支撐人員的培養納入各級各類人才培養計劃,形成層次分明、體系完備的人才政策體系。

[1]亓巍,等.武漢市科技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建設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3(5).

[2]胡新偉,等.煙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J].科技信息,2010(21).

猜你喜歡
服務平臺科技資源
密碼服務平臺
打造一體化汽車服務平臺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論基于云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基于云計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