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大賽對中職數控專業教學改革影響和指導的探析

2015-08-15 00:54陳俊杉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參賽選手刀具大賽

陳俊杉

(貴港市職業教育中心,廣西 貴港 537100)

我校自2005年發來,歷年都組隊參加省、市數控技能大賽,在參與大賽的過程中,針對大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社會實際對數控人才的需求,我們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研究。

1 數控技能大賽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從參加全區數控技能大賽的選手來看,他們主要來自全區各地市的中職學校、技工學校和一些培訓機構,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從歷年大賽試題分析,比賽的內容大同小異,考核的內容主要有:數控機床基本操作、數控加工工藝制定、計算機繪圖及加工軟件運用、數控刀具的合理利用、各類零件特征的加工等等。從我們對參賽學生選手在大賽中的表現進行分析,發現他們與全省各地市優秀的選手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1.1 數控技術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的差距

從比賽的現場來看,大多數選手在基本理論知識上還需要加強,在加工工藝流程、編程操作技巧上還有待提高。有些基本概念掌握不準確,模棱兩可;部分院校缺少必要的數控實訓設備,參賽選手實操經驗缺乏;其次是有些參賽選手對機床操作不熟練,沒有按安全操作規程來操作機床,造成撞刀、工件脫落,結果被取消了參賽資格;還有部分參賽選手對比賽用的數控系統掌握不精,如車螺紋時,因為使用固定循環功能方法不當,導致螺紋加工出現亂牙現象。

1.2 數控工藝與編程能力的差距

學生參賽選手由于對機械制造工藝基本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對機械零件結構的工藝性、加工方法等方面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不強。由于不能把數控加工工藝與工序合理結合起來,并通過編程反映出來,造成重復走刀。尤其是在進行數控高速加工時,由于對新工藝的不解,導致在加工同一幾何特征時出現多個刀位編程的往復加工,浪費加工時間,限制了操作技能水平的發揮。

1.3 數控加工中刀具系統使用的差距

由于參賽選手缺乏對先進數控刀具系統的全面了解.在使用刀具系統時,不能很好地設置刀具參數、刀具補償量,不能順利地裝刀、換刀和卸刀,造成加工受阻。在比賽加工時,缺乏準備,導致刀具系統不能正常發揮其功能或造成刀具損壞。

1.4 CAD/CAM軟件使用生疏,設計思路不清

有些參賽選手對軟件使用不夠熟練,考試時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件三維建模等操作內容。有的選手因設計思路不清等原因導致程序過大或錯誤,占了大量的硬盤空間,延誤加工時間。這些充分說明學生在軟件使用掌握上還存在生疏、不熟練等不確定因素。

2 數控技能大賽對數控專業教學改革的影響與指導

從以上分析來看,中職的數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教學模式必須要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數控技能大賽的結果反映出,參賽選手操作技能的水平差距主要體現在數控加工工藝上,而科學合理的數控加工工藝要靠長期的加工訓練中積累下來的。因此,數控專業應在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數控系統的基本指令和菜單功的同時,重點培養學生數控加工工藝。在加大實訓力度的同時,以數控加工工藝知識為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

2.1 明確培養目標,加強基礎知識、前沿知識

數控技術專業主要就業前景是制造業,它主要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掌握本專業基礎知識、能熟練編制數控加工工藝和加工程序、熟練操作和維護數控加工設備,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教學計劃的制定和新課程的開發都要圍繞這一培養目標進行。首先,要結合數控專業的國家職業標準,確立以培訓、考核和鑒定為手段,培養專門技能人才為主導思想。其次,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突出專業特點、可操作性強。第三,要求不斷開發、更新課程內容,使培養的人才適用于多行業,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

2.2 打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界限,重組課程體系

2.2.1 現有專業教材內容陳舊,實踐性差,不符合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

通過數控技能大賽的檢驗,反映出教學理論理論內容和實踐操作脫節。大賽中學生花大量的時間來現場識圖,一味坐在座位上編程,操作時更因緊張手忙腳亂,無從下手。在新課程的開發上,重點突出“精簡、壓縮、增加、篩選、劃分”幾個步驟,即精簡重復內容,壓縮不必要的理論論述,增加實踐教學內容,篩選課程課程知識點和技能點,形成新課程,劃分專業模塊,將理論融入實踐中,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邊講邊練,邊做邊學,適時編寫適合本校本課程教學的講義和教材。

2.2.2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并行,并以實踐為重,增強學生的實操能力

數控技術專業的人才標準和企業的用人要求,決定了學校課程設置必須緊扣“實用”、“能用”兩個環節,把崗位技能培養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使課程教學與崗位技能培養充分“接合”。理論教學要以“實用、夠用、管用”為原則,實踐教學要進行模塊化、理實一體化,著重體現培養學生在實踐環節實際動手能力,增加學生動手操作時間,提高學生自我學習和創新意識,增強競爭意識和崗位適應能力。教學中應將教學與生產實際結合,把新技術應用推廣到生產中。

2.2.3 進行教學改革的研究,建立合理的課程設置及教學系統

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對課程進行優化采取理論、實踐一體化進行的教學模式,進行模塊化、項目式課程教學,并且用完善的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初步建立適應國家職業標準的教學系統。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加大學生實踐操作的課時在整個專業課時中的比例,使之成為常態化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實際加工生產能力,以應對未來的大賽及工作的需要。

2.3 重視數控實訓基地的建設

為了滿足教學改革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獨立動手操作的時間,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有規模,要有足夠數量的機床,盡可能讓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加工真正的工業零件。這樣,才可能使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和工藝知識。在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學校要重視數控實訓基地的建設,盡量保證設備臺套數量,同時不要盲目追求設備檔次。加強數控仿真教學,實現仿真模擬、切削塑料、切金屬的實訓三部曲。將模擬教學和實踐教學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可蹦取得很好的實訓效果。采用數控模擬教學軟件,通過網絡系統,就可解決實際教學設備不足的問題。這樣做,一方面通過分組輪換在設備上操作,解決設備數量不足的現狀;另一方面,電腦上的仿真模擬加工,可以及時發現實際操作中的錯誤,從而避免撞刀等事故發生。

2.4 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采用新的教學模式

提倡采用案例分析教學法。實際中的數控零件加工是干變萬化的,案例分析教學能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模仿、借鑒和引申的范例。也可以使學生熟悉企業的工藝分析流程,同時這種教學模式還可加強師生互動?!袄韺嵰惑w化”教學也是比較好的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通過邊做邊學來完成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生產環境中獲得相關技術和積累經驗,在生產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的今后成長奠定基礎。

2.5 建設具有“產學研”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由于數控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控人才需求量大,造成人才緊缺。數控專業師資更是令人擔憂,尤其缺乏熟練掌握企業生產實際,并能夠承擔數控教學工作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可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使教師隊伍建設更加多樣化。一是“引進來”,引進一些長期從事數控機床產品開發及數控工藝編制的工程師,充實教師隊伍。二是“走出去”,有計劃選派理論扎實的年輕專業課教師到企業中實踐和見習,重點放在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學習。學校要建立專業教師定期輪訓制度,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見習和工作實踐。

總之,數控技能大賽是一個“風向標”。也是對中職院校教育教學成果的一次大檢閱,我們應該認真分析和總結比賽,有針對性地改進行專業教學改革,切實提高中職院校數控專業教學水平。

[1]李健.數控專業教學改革的技能大賽導向[J].電子世界,2013(14):165.

[2]李培英.以賽促學 提高中職生數控操作能力[J].職業,2012(11):68.

猜你喜歡
參賽選手刀具大賽
“鳥人”大賽
插秧大賽
無織構刀具與織構刀具銑削性能對比研究
“鳥人”
切削刀具刃口形貌對刀具使用壽命的影響
誰有“洪荒之力”里約奧運會收入最高的參賽選手
多功能刀具
山高刀具推陳出新迎馬年——山高刀具2013秋季新聞發布會
“7匹狼”征聯大賽啟事
“河東杯”第二屆中國對聯巔峰對決邀請賽參賽選手介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