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的高效教學

2015-08-15 00:54白蕓香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香爐古詩意境

白蕓香

(秦皇島市海港區教師進修學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從古至今,古詩詞滋養了無數讀書郎,對兒童的心靈、情感的熏陶與升華,個性、人格的健全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古詩詞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不僅激發學生學習故事的熱情、學習詩人的遣詞造句,同時要引導學生剖析其語言,品味古詩詞,探索其真諦,汲取其營養,使學生在精神上充實和提升?,F在我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我對古詩教學的看法。

1 古詩詞教學要以讀為本

誦讀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方法之一,對于誦讀的重要性,朱熹《訓學齋規》中說的很明白:“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皶x百遍,其義自見”也說明書要多讀才能通曉其義?!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古詩時,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的借助讀,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及習慣。在低年級的古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始終以學生讀書為本。初讀古詩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劃出生字,做到讀準音,不丟字添字,把詩讀正確流利。這樣做有利于復習漢語拼音,也有利于學生克服依賴思想,提高朗讀能力。自讀后,可指明個別學生大聲朗讀,讓學生相互評議,讓他們糾正指導讀錯的字詞,接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讓學生得到熏陶,再以繪聲繪色的領讀,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的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然后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分男女讀、小組讀、全體讀、輕聲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這樣的古詩教學課堂,學生讀詩不下20遍,學生讀的不累,而且越讀興致越高。他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讀的有味,大多學生能夠熟讀成誦,當堂背誦是根本不成問題。教師就應該這樣將朗讀貫穿古詩教學全過程,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進行朗讀訓練,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 緊扣語言賞析進入意境

要注意引導學生抓詩眼,把握詩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鮮明的,有深刻含義的詞語,反復推敲,進入詩的意境。如“香爐”就一語雙關,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爐,表示山極高?!白蠠煛笨雌饋砗唵?,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導學生細細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幾種賞析詩的語言:咀嚼字詞,理解意境。教學“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讓學生理解“生”的本義是“產生”,而在此詩句中“生”既有“產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進一步追問:是什么東西產生并升起來了?“是香爐峰的云霧、水氣產生并升起”。讓學生展開想象:從“生”字你看到怎樣的一幅畫面?讓學生欣賞詩的意境后,再提出一個問題: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詩的本義,詩的意境去進行理解?!吧眱H僅能看到煙霧升起,一會兒就散了,沒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爐峰的云霧源源不斷地升騰這個畫面,也能看到香爐峰云霧繚繞的畫面,從而看出詩人寫詩用詞之精當。

3 換詞對比,體會意境

在教《泊船瓜洲》這一首古詩的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時,我讓學生當小詩人,把詩中的“綠”字換掉,用另一個字代替。當學生換上“到”、“過”、“入”、“滿”等字后,再比較哪個字用得好。讓學生在換詞比較中,體會到用上“綠”字就把春天寫活了,不僅寫出春天到了,還把春風給江南岸披上綠裝這一變化生動而又形象的寫出來了。根據詩句想象意境。在教學“飛流直下三千尺”這一句時,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飛瀉而下是怎樣一幅畫面,再引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從而更好的理解詩句的意境。所以,在古詩教學中,反復推敲字詞,既培養了小學生諸多語文能力,又讓學生體會到古詩的美之所在。

4 指導吟誦,讓學生表達美

學生喜歡古詩,因為它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學生上學前就能背誦很多古詩,但背起來往往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在古詩教學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是古詩教學的重點。傳統的古詩教學中,老師往往通過自己的范讀指導學生朗讀,但是,同樣的一首古詩,有的教師能讀出感情,引起學生共鳴,而有的教師平鋪直敘,缺乏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響,范讀教學不盡如人意。運用多媒體教學,播放錄制好的由專業人員朗讀的古詩朗讀錄音,效果會更好。由于專業人員能夠很好地把握古詩所表達的情感,用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聲調,準確、傳神地傳達出古詩的感情基調,無論是快樂明朗的、緬懷追憶的、慷慨激昂的,都把握得非常到位。

5 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活動,多媒體教學平臺,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方式,力求使活動活潑有趣。針對小學生思維模式和年齡特點:以眼、手、耳的活動為中心,言語、文字描述相輔相助。要盡可能利用他們的形象思維優勢,通過觀察、言語,描述等活潑生動、趣味性強的形式來表現學習內容,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古詩《村居》時,先帶領學生進行了一次春游活動,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春天的景物,然后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最后讓學生結合自己觀察到的及我在多媒體上精心制作的課件記述春天的景色。整個活動中,學生興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領導者,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給學生古詩詞的學習與理解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教師應不斷充實與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首先,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與經驗,做到不但自己能充分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和意境,把握古詩詞的情感,而且能在課堂上將自己所想到的古詩詞的意境與情感展現出來,讓學生充分理解古詩詞,以便背誦、記憶。其次,由于語文是以文化為起點的學科,尤其是古詩詞,其本身是一種優秀的古代文化,因此教師應不斷增加文化知識的儲備,深厚自身的文化底蘊。例如講《清明》一詩時,教師應該首先介紹清明節的來歷,以及清明時節人們的情感,以便于學生把握整首詩的情感,從而更準確地理解本詩。

總之,作為中華傳統的古典詩詞,應該納入小學語文教育中。在教材之中根據不同年齡,學段的學生特點,進行合理的編排。而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把握好自己學生的特點,選擇科學的方法,或誦讀,或感悟,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完成古詩詞的學習,提高語文素養。

[1]涂培源.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小學生展開想象[J].教育評論,2001(2).

猜你喜歡
香爐古詩意境
程家玉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品讀古詩
品讀古詩
品讀古詩
香爐的養鼻之道
舞蹈意境的認知與養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