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古詩詞的教學中如何捕捉意象

2015-08-15 00:54王愛珍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枯藤意境古詩詞

王愛珍

(河北省南宮市段蘆頭中學,河北 南宮 055753)

古詩詞的美,集中體現在意象上。意象是作者在作品中創設出來符合自己個性、時代的一種氛圍、情味。它應該是外在的境界——景物,與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樂的高度統一,是外物與內情的自然融合,是飽含作者感情的藝術畫面。優秀古詩詞中的意與象是完整的、有機的統一體。作者在寫“象”的同時,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樂各種情感,“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而在抒情時,則往往又是寄情于物,借物載情。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把握好意象的美。就可以幫助學生從詩句的表層進入作品的“靈魂”,并由此獲得美感。

1 抓住意象,迅速理解詩意

古代詩詞(尤其是寫景抒情類)特別注重營造意境。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通過意象的把握,進入詩詞本身所營造的意境之中,調動學生自身的生活積累與審美經驗,通過藝術的聯想與想象,完成詩詞意境的再現與再造。從而引導學生加強審美體驗,提高審美情趣。比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就典型地體現了意境美這一特色。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首先找出全詩的意象(即詩中描寫的具體事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和夕陽一共十個事物。接著,我又引導學生:這十個意象詩人是用什么把它們串聯起來的?通過思考。學生得出結論:是用一種情(即一游子的羈旅愁思)作為線索把它們串起來的。就組成一幅非常美的圖畫(即本詩的意境),請同學們用自己優美的語言,把本詩的意境再現出來。有位學生是這樣描述本詩的意境的——暮靄中,軀干上纏著枯藤的百年古樹無聲聳立,一只烏鴉靜靜地停在古樹枝頭,沒有動,也沒有叫。仿佛和古樹枯藤結成一體。小橋下,一條小溪潺潺流淌。一座農舍悄然而立。在西風勁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騎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馬上,朝著夕陽走去,漸漸成為一個黑點,消失在地平線多美的意境??!如果在教學中,我們只是簡單地翻譯一下,那么,古代詩詞教學無疑就變成一杯白開水,哪來這種意境美的感染和熏陶呢?首先,抓住意象,解讀詩句的字面義。讀詩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是必須弄清其字面基本的意義,這是進一步理解詩意的前提。要想很快地把握其字面的意義,迅速抓住意象是技巧。如李白的詩《渡荊門送別》的頷聯和頸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在這兩聯里,詩人寫的意象有山、平野、江、大荒、月、云等。抓住這些意象,則解讀其字面義為:(詩人)坐在船上,沿長江而下入三峽,來到遼闊的楚地平原之處,高山消失,隨著山勢的變化,滾滾長江也逐漸平靜下來,在遼闊的原野上緩緩流淌。夜晚,詩人坐在船上,抬頭萬里長空,只見一輪明月,猶如天上飛下的一輪明鏡,皎潔澄澈,照著大地。那碧空中的云彩,變幻而莫測,忽而幻成了壯觀的海市蜃樓之景。抓住這些意象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由地上寫到天上,由動景而至靜景,由實景而至虛景。層次井然,曲折有致,搖曳生姿。一幅亦真亦幻的山水畫卷,呈現在我們面前。其次,抓住意象中的象征意義,從而迅速把握詩意。在古體詩中,有很多具有特定象征意義的意象。如柳、如月、如雁、如鴉等等。在讀詩時抓住意象也就能很快地關注到這些特定的意象。從而迅速解讀詩意。如《天凈沙·秋思》中的“鴉”,由于鴉到黃昏時會歸巢,從而讓游子產生深深的羈旅之愁。再如《渡荊門送別》中的“月”,它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則代表著送別、思鄉、思念親人等等。其它折柳表示送別,黃葉表示美人遲暮,竹表示氣節,紅葉表示愛情,梧桐表示凄苦,桃花象征美人,紅豆表示相思,菊表隱逸高潔,搗衣表示思念丈夫,吳鉤表示建功立業等等。再次,抓住意象,把握其表達技巧。意象抓住了,詩意理解了,詩的表達技巧就很容易明確。如上面提到的李白《渡荊門送別》中,如果能抓住末聯中的“故鄉水”、“行舟”兩個意象,我們就很容易看出詩人實際上寫的送別之人原來是故鄉的水,而不是友人。故鄉的水多情,不舍詩人的離去,依依不舍,將詩人遠送到荊門之外。在這里詩人用了一貫的擬人的手法來表達這種故鄉之情。這種手法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如《夢游天姥呤留別》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再如他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等。當然在這首詩中的頷聯頸聯中詩人由地上寫到天上,由實景寫到虛景,由動寫到靜,可見詩人運用了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寫法。

2 欣賞古詩詞,感受詩歌意蘊之美

品味古詩詞的意象,是對古詩詞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等的綜合系統性探討,品味可以從字詞、意境、修辭、寫法等方面進行。對詩歌的字詞句等有特色之處細致評析。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比~幾乎由意象組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等共同組成了秋色凄涼悲切之景。每一個景象都帶著令人凄清之感。古詩詞中,還有一些客觀事物早就被人們賦予了特定的意義,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學景象。如,大雁南飛,形成了游子們思鄉懷親的寄托;折柳,暗示離別之苦、依依不舍;松、竹、梅、菊表示氣節高雅、孤傲超逸之品性。抓住了這些特色,就大概反映了詩詞的意象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國古詩詞比比皆是。拿王維來說,盛唐著名詩人與畫家,作為詩人,他被譽為“詩佛”,他的五言詩被譽為“五言之宗匠”;作為畫家,當朝盛譽極高。他的詩,詩中有畫,后人千古傳頌。詩配畫是品味詩境的不錯方法。這種直觀的感受更能增添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痹娨婚_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里又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如果能讓學生對古詩詞作畫,更能增添學生對詩詞意象的體會。例如,教授 《送別》(無名氏)、《山居秋暝》(王維)、《相見歡》(李煜)等,學生創作配畫都很有興致,雖然畫得不是很好,但是通過動手畫、討論和反復修改,充分認識到了詩詞的意象。

總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語文教師應遵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閱讀古詩詞和鑒賞古詩詞的水平,提升學生的文學品位,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古詩詞的無窮魅力。所以,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循象入境,因境悟情,有效地引導學生抓住古詩詞的意象去理解詩作,意義深遠。

[1]宗緒連,等,編.唐詩藝術技巧分類辭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枯藤意境古詩詞
涅槃的枯藤
涅槃的枯藤
踏青古詩詞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枯藤上的種子(外一首)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古詩詞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認知與養成
鄭萬才詩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