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問題對策研究

2015-08-15 00:54吳詠梅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新安江流域補償

吳詠梅

(中共黃山市委黨校,安徽 黃山242700)

1 新安江流域污染形勢分析

新安江是目前全國為數不多的比較健康的河流之一,水環境質量狀況良好,受污染程度相對較輕,新安江黃山市段8個例行監測斷面水質均長年達到或優于三類標準,達標率為100%。這一結果與新安江流域內以旅游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及流域內森林覆蓋率高有關。 但近年來,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的提高,黃山的游客增多,污染物排放總量將呈上升趨勢;另一方面,因氣候、河床抬高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地表水徑流量減少,河流自凈能力減弱,致使部分河段的水環境質量呈下降趨勢。此外,流域內水資源比較豐富,又屬山區地形,徑流系數明顯高于一般流域,面源污染更容易隨著地表徑流進入水體。這對保持新安江流域的水環境質量的穩定造成很大壓力。因此,如何解決影響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積極做好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緊迫而嚴峻的任務。

2 現階段做好新安江污染防治工作的利弊因素分析

2.1 有利因素

2.1.1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和追求的目標,為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開啟了便捷之門。

2.1.2 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示范的新安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的啟動,為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戰略機遇。2011年,國家財政部、環保部正式啟動新安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并將其作為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示范加以推進?!缎掳步饔蛩h境生態補償實施方案》已正式出臺,黃山市專門成立了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新安江流域生態建設保護局,通過國際招標開始編制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規劃。這為推進新安江全流域綜合治理提供指導,也為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戰略機遇。

2.1.3 黃山市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目標的確定,為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點燃了助推之力。水是城市的靈魂。圍繞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的目標,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也成為決定目標能否實現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做好新安江這篇水文章至關重要。

2.2 不利因素

2.2.1 新安江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的標準高,壓力大。

2.2.2 部分工業企業污水排放具有分散性、隱蔽性、不確定性,使新安江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在界定和管理上難免陷入窘境。

2.2.3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城市的快速發展

2.2.4 體制機制不健全,相關的政策法規監督約束不夠

3 積極做好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讓新安江永遠呈現江流縈回,水碧風清的秀麗景色

3.1 以宣傳教育為基礎,增強全社會自覺保護新安江水環境的意識

環境保護貫穿于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各個環節,涉及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筑和服務等各個領域,所以,要通過有效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增強全社會自覺保護水環境的意識,讓生態意識成為大眾文化意識,讓綠色消費、適度消費成為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3.2 以逐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為目標,實現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真正形成既促進經濟發展又改善民生的雙贏效應

為堅定黃山市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新道路,市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高技術、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產業,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形成節約、環保、高效的產業體系,減少污染物排放,真正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動環境保護與環保產業實現良性互動。

3.3 以預防重于治理為根本,嚴格加強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的環境監管和環境執法

新安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第一道防線應是建立起覆蓋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的污染防控體系,從生產源頭和全過程減輕環境污染。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新安江流域的環境污染問題。 把好建設項目審批關,加快推進新安江流域環保項目建設,嚴格工業企業環境監管。監督企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污染治理設施并正常有效運行,實施在線實時監控,依法嚴厲查處企業偷排、漏排、直排等環境違法行為,確保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繼續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繼續實施水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建立循環工業園區,完善工業園區的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督促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實現工業污水集中處理。

3.4 以全面加強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為舉措,力爭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3.4.1 加快城鎮生活污水處理

廢水的末端處理和處置應該是水環境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政府應當組織建設、規劃、發展和改革、環境保護、水利等部門,根據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優先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等環境基礎設施,對城鎮生活污水、糞便、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新建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應當同步配套建設除磷脫氮設施;已建的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應當限期改造,開展除磷脫氮深度處理,控制磷、氮等污染物的排放。

3.4.2 全面加強新安江面源污染綜合治理

利用國家下撥的新安江生態補償試點啟動資金,黃山市成立7支專業化江面打撈隊,開始在沿河10個重點鄉鎮建設垃圾中轉站或焚燒爐、100個行政村組建418人的專業保潔隊伍,加快推進農村垃圾“組保潔、村收集、鎮中轉、區縣處理”的集中處理模式,全面加強新安江面源污染綜合治理。

3.5 以全面加快治污設施建設為重點,逐步培養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相關的技術、資金、共治能力

3.5.1 加強水環境監測能力和科技水平。

完善水環境監測體系和水環境執法監督體系,加強水環境信息數據共享和挖掘分析。加強省控以上工業、污水處理廠和農業示范區重點污染源水質和水量同步監測。加強重點水域監測??茖W技術是新安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基石,使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全面、完整、及時地為重大決策提供扎扎實實的支撐。

3.5.2 建立水污染防治投融資體系

設立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生態修復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新安江生態隔離帶建設、污染底泥處置、植物水生態修復等修復工程。建立治污投融資機制。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污染治理投入機制,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積極進行污染治理和環保建設。

3.5.3 建立流域綜合管理機構

新安江流域涉及浙江和安徽兩個省,管理部門有環保、水利、漁業、旅游、建設、華東電網等等,應建立統一的流域水資源和水環境管理機構,將治理、開發與保護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統一協調管理,實現共治,推進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取得實效。

3.6 以創新工作機制和完善法律法規為保障,確保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實現持續發展、良性循環

3.6.1 創新水污染防治管理機制

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責任制和問責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對水污染防治負責落到實處。建立新安江流域補償機制。新安江流域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逐步建立起流域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3.6.2 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

國內外水污染防治實踐證明,改善水環境質量,必須堅持激勵與約束并舉、引導與推動并重,完善水污染防治法規政策標準體系。修訂《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整體框架下,逐步建立健全新安江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的地方性政策法律法規體系。建立環保執法責任追究制度。新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不僅要靠法律、制度、規則等外在的規范約束來進行,也要靠生態道德、生態意識等內在的自覺自律來開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之時,就是我國生態環境全面改善之日。

猜你喜歡
新安江流域補償
壓油溝小流域
堡子溝流域綜合治理
羅堰小流域
無功補償電容器的應用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構想——以討賴河流域為例
新安江霧
新安江上游橫江地表水中砷、硒、汞含量變化研究
新安江上游流域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應用
植物補償和超補償作用
新安江水電廠兩代調速器性能對比分析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