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中散文閱讀教學模式探究

2015-08-15 00:50胡曉梅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散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

○胡曉梅

(揚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2)

傳統課堂的閱讀教學模式大多是“知識傳授”在課堂,“知識內化”在課后,而翻轉課堂是一種提倡“知識傳授”在課前,“知識內化”在課后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其運用與散文閱讀教學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同時,也會促進語文散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改革。

一、翻轉課堂的含義及其特點

翻轉課堂又被譯為顛倒課堂,“指在信息化環境中,學科教師提供以視頻教學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保?]翻轉課堂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環境,是人本主義學習與建構主義概念的有效結合。翻轉課堂中,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更加順暢與頻繁,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個性化的教育。所以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散文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

二、閱讀、散文、散文閱讀教學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和個性化的閱讀?!边M行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切忌防止逐字逐句的過度分析或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其提倡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和提高創新意識、閱讀質量。而個性化閱讀則是一種以學生作為閱讀主體,鉆研課本,獲得新知的閱讀新理念。其特別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

散文一般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較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在內容上,散文題材廣泛。在形式上,“散文是沒有一定格式的,是最自由的?!保?]散文主要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語言優美等特點。我們閱讀散文,是體認作者所見所聞,分享作者所感所思。[3]散文的美是有內而外的,學生唯有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以多角度、有創意和個性化的閱讀來幫助讀者通過書面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靈魂與靈魂之間交流,有所感有所悟,方能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散文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較大,散文教學是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以往的散文閱讀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違背了閱讀教學規律。教師往往不區分文體教學,將散文教學等同于說明文、小說等文體,運用“萬能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地實施教學,而且教師還通常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為解決散文閱讀教學中所出現的上述問題,散文閱讀教學應該切實實踐多角度、有創意和個性化的閱讀理念。因此,我們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散文閱讀教學,將其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注重學生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真正地實現了學生自由、自主的學習。

三、“翻轉課堂”中散文閱讀教學模式設計

(一)課前準備

1.教師制作微視頻。課前,教師通過對所要學習散文的教材、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進行分析,搜集資料,制作微視頻。散文作為文學類作品,包括語言層、形象層、情感層和意蘊層四個層次,視頻制作應該由簡入難,由表及里,逐層深入。微視頻一般15 分鐘左右,時間較短,便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應將制作好的視頻上傳于網絡,供學生下載觀看。

2.學生自主觀看視頻。學生在觀看微視頻之前,應先認真地朗讀課文,圈出文章中精美、富有感染力的句子,試著嘗試解讀文本。學生觀看微視頻,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調整微視頻播放的快慢,對于疑難點可反復觀看,并可做相關視頻筆記。觀看過程中,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討論。觀看結束后,學生也可以登錄作業平臺做一些簡單的習題進行自我檢測。散文教學中微視頻的采用,可以使課文內容更形象直觀地呈現于學生的眼前,激發學生的閱讀散文的興趣。學生通過自主、自由地觀看微視頻,不但為學習散文提供了一些先入為主的知識,使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而且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精神、獨立工作能力和獨立研究的習慣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3.學生自主品讀課文。散文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三者都是作者通過描述外在的客體來表達主體內心世界的感情的。散文美在語言、結構和意境,而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語言美。好散文語言凝練優美、自由靈活、富有哲理、詩情畫意。就抒情散文而言,文章的一景一物都不可被忽視,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只有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才會對散文的內容體味更加深刻和準確。所以散文閱讀教學提倡美文美讀,品析語言。學生已經觀看過教學微視頻,對所學散文已經有了初步化的了解,已經稍微具備獨立解讀文本的能力了。教師應事先教會學生閱讀散文的方法,比如圈畫法、評點法等。學生邊讀邊畫邊評,把自己閱讀過程中的想法都寫下來,體會文章語言文字的節奏美和音韻美,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和培養自己的語感。

(二)課堂教學

1.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張志公先生曾說過: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帶著學生讀進去,讀出來。好的文章需要通過多角度、有創意地反復吟誦、咀嚼,才能品出文章的深層內涵。課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散文朗讀的語速、語調和語氣等。對于一些比較優美的散文,可以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以求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境界。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旳,有羞澀地打著朵兒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整體感知要求學生從整體感知散文,注重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整體感知要善于抓住散文的“文眼”。每一篇散文都有“文眼”的設置,鑒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夠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荷塘月色》的“文眼”就是“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抓住了文章的文眼也就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其次,散文的閱讀教學也可以提倡運用宗炳的“含道映物”思想”,作者所描寫的“物”都是為表現他的“道”的,因為任何文本都隱含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如《荷塘月色》,作者通過對荷塘、月色等景物的描寫,或是人物的描寫,目的都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現作者在大革命失敗時期的苦悶彷徨的心情,同時也更深層次寫出了人類在苦悶時去自然美中尋求解脫的共同心理特征。所以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之后,文章開篇“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目的就顯而易見了——暗示時代背景,表現自己苦悶心情,為下文做鋪墊……

2.質疑探究,討論交流。課前已經進行了微視頻的學習,課堂就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就散文中的疑難重點進行討論??鬃诱f:“學起于思,思起于疑?!闭n前,學生結合微視頻,就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思考,敢于質疑,教師要避免去生疑讓學生思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學生在閱讀散文的時候,應采用評點法,這是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和立場上對散文進行解讀,運用已有的散文鑒賞知識對散文的語言、情感和思想等進行探究,以獲取文章思想。

散文作品中字詞句是值得仔細品讀的,作品的豐富意蘊和藝術魅力更是需要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和個性化的進行多元探究。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成果需要與集體智慧進行碰撞才能產出真知的火花。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后,應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分享彼此的閱讀體驗。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見解,教師應從多角度檢驗他們的觀點,以提出切實中肯的評價?,F今語文教育提倡多元解讀,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對文章內涵的解讀也就各不相同。教師不能完全參照教參評價學生的解讀。學生不斷地質疑探究,討論交流,深度解讀文本,有利于教師開展深耕細作的閱讀教學。葉圣陶說過:語文教材是例子。這些例子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文章所運用的語言和折射的情感都是值得學生學習和深思的。所以教師應該采用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深入解讀文本,擴大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以求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后,能夠學以致用,學一篇得一篇的好處。

3.聯系拓展,讀寫說結合。散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向學生推薦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是相同類型的其他文章及著作等,課堂上就可以運用一點時間對相關作品進行解讀。比如學習《荷塘月色》的時候,就可將其與郁達夫《孤獨的秋》做對比研究。主要因兩者都寫于大致相同的年代,同屬藝術散文,都是通過借景抒情來表達作者情感的文章。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行新課程理念下倡導的“大閱讀”觀,培養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即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品味。

散文貼近生活,易走進學生的心靈,且散文的立意、取材、表現手法等都別具特色。學生學習散文,更易幫助他們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散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讀帶寫,提倡微型寫作。以讀帶寫就是學生可就文章進行相應縮寫、改寫、仿寫等訓練,通過收集精美的字詞句積累寫作素材。微型寫作活動的設計可以是:句式學用,段式仿寫,課文信息提取,寫課文概說文,寫語言賞析文,寫人物評價短文……[4]以讀帶寫既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又可以訓練學生的審美、表達能力。同時,散文也可以“以讀帶說”,鼓勵學生敢說、樂說、多說,幫助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技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比如學習《散步》這篇課文時,可以以小組辯論的方式就某個人的行為作評價,也可以以“散步”為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進行口頭作文。在這種更輕松活潑的課堂中,學生的表現欲更容易被激活,他們才會樂于表達和學會表達。所以在散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應多鼓勵學生圍繞所學內容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學生的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課后復習

課后,學生還可以繼續觀看視頻,或與同學在線討論,還可以就不懂得問題咨詢老師。學生可再次在線做相關文本檢測習題,教師應及時修改并予以指導。翻轉課堂中,微視頻的永久保存,讓學生可以方便、自由地復習。眾多教師的微視頻共享,豐富和優化了學習資源,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視頻,更加自由、自主地學習。學生成為散文學習真正的主人,教師也從傳統課堂中的教師轉變為學生身邊的教師。

四、反思與不足

在散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活躍課堂的氣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等等。但是因理科知識點比較集中,翻轉課堂在理科類課堂運用比較廣泛。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散文閱讀這一方面,教師制作微視頻的能力、課堂的掌控能力、對學生課前和課后學習的監控能力,以及如何推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展開等方面都有待提升。所以在散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還需要廣大教師進一步地探究和完善。

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

[2]梁實秋.論散文[C]//周紅莉.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

[3]王榮生.散文閱讀教學設計的原理[J].語文教學通訊,2012(4/B).

[4]余映潮.閱讀教學中的微型寫作[J].中學語文教學,2013(10).

[5]付紅霞.整體閱讀觀下的中學語文散文教學[J].文教資料,2012(12).

[6]梅海蓮,陳琳,王可.翻轉課堂之《我的母親》教學設計[J].中小學史教,2013(5).

[7]丁建蓮.翻轉課堂,讓語言品味走向深處——以《春》一課為例談自主性賞析語言[J].新課程學習,2014(3).

[8]曹明海.文學解讀學[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9]尹道恩.中學語文教學建模[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10]謝富強.個性化散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新課標下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中學語文,2008(11).

[11]謝富強.散文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生成[J].學生之友,2011(7).

猜你喜歡
散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讀與寫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